監管層鼓勵銀行提高信用貸款佔比支持小微 業內人士稱還需更多技術手段和風控支撐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報道

11月20日,銀保監會網站發佈題為《強化監管引領和政策支持不斷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文章提到,銀保監會將堅持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是增加金融機構的有效供給,引導銀行持續下沉客戶群體,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增加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二是加大結構性降成本力度,引導銀行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在合理水平,規範銀行服務收費,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作用,引導降低融資擔保費率。

三是持續完善銀行內部經營機制,指導銀行細化授信盡職免責和差異化考核激勵,健全基層“敢貸、願貸”的專業化機制。

四是推動商業銀行貸款方式變革,督促銀行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為立足點,注重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少對抵質押品的過度依賴,逐步提高信用貸款佔比,完善推廣續貸業務,緩解資金週轉難題。

五是推動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推廣完善以線上直連方式運用涉稅數據信息、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稅互動”模式,用好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等企業信息資源,探索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

六是構建監管考核長效機制,研究制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評價體系,對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工作進行綜合全面評價,形成系統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考核評估機制。

七是指導銀行業在全國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全面深入瞭解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提高服務主動性、針對性,讓銀行金融服務惠及更多小微企業。

對於上述文章提到的鼓勵“引導銀行持續下沉客戶群體”和“推動商業銀行貸款方式變革……逐步提高信用貸款佔比”,某國有大行普惠金融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銀行增加對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還需要更多的風控手段和技術支撐,目前支持小微的信用貸款主要是投放至一些有數據支持的微貸領域,如50萬元以下的稅收貸,金額再大的銀行一般不敢放信用貸。”

浙江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坦言:“從下沉客戶和提高信用貸佔比等方面支持小微,銀行方面要更加謹慎,尤其是要監測資金用途,防止騙貸事件發生。”

在銀保監會發布文章的同日,記者注意到,北京銀保監局下發《北京銀保監局關於規範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收費的通知》(京銀保監發〔2019〕349號)也從嚴禁借貸搭售、嚴禁轉嫁成本、協商費用分擔、完善激勵機制、規範員工行為五個方面對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收費予以規範,堅決遏制轄內銀行業機構變相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等行為,同時要求轄區內銀行業機構全面排查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收費存在問題,徹底清理糾正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時附加不合理條件和收費管理不規範等問題,並將自查整改報告於2019年11月30上報。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層多次提到鼓勵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印發《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在信貸投放、成本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提升銀行保險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動力和能力,主要有提高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容忍度;完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充分發揮金融科技手段的作用。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分析,在我國,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與小微企業資產規模較小、固定資產少、抵押物不足等方面有關,這些因素導致其信用風險較高;二是與現行的財稅金融政策不完善有關,小微金融業務普遍存在收益低、風險高、成本高,需要政策配套支持,特別是小微企業信用體系、以政府為主導的融資擔保和風險分散機制等亟待建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需要形成財稅、金融、產業的政策合力;三是與金融機構業務模式不健全有關,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滲透率偏低,符合小微企業發展特徵的金融產品體系有待構建,在當前去槓桿的背景下,表外融資回表、存款成本持續上升,銀行資金成本向末端傳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上升。

某股份行人士告訴記者,在貸款利率方面,其所在銀行的貸款利率定價會根據企業主和用款企業的信用信息等外部信息和內部評分評級,綜合評價借款人資質,降低資信優良的小微企業主的融資成本。

從服務小微的覆蓋面來看,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2086.4萬戶,較年初增加363.16萬戶。

在信貸投放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6.3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3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81%,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0.9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