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91 篇 原 創 主 文-

公元207年,劉備為復興漢室求天下之大計,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孔明感激劉皇叔的三顧之恩,全面分析了當時全國的局勢,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輔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這就是名揚天下的《隆中對》。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陽古隆中,圖by悠然涉影

在這之後,於北伐中原之前,諸葛亮寫下名著《前出師表》,其中就有寫到與劉備見面的過程:“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只是諸葛亮並沒有向世人詳細說明他躬耕之地的具體位置,這就導致襄陽和南陽對這個地方的歸屬爭了千年。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南陽臥龍崗三顧堂,圖by山水

先不說《隆中對》中講述的可能是襄陽古隆中,襄陽人似乎更喜愛諸葛亮,連寬敞的廣場上都塑起大銅像。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陽諸葛亮廣場,圖by夏樹

那麼,襄陽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一、鐵打的襄陽

襄陽一直是漢江流域最重要、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城池,在建造之初,由於其所處的位置註定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

襄陽處在武當山、伏牛山等大山的懷抱之中,北部與南襄盆地相通,西部則扼守著漢水交通要道,山水間的格局和相對閉塞的區域環境使得襄陽易守難攻,所以這座城池歷來便是北接京洛,西通巴蜀的南北“咽喉”。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古代對襄陽的地理位置描述是這樣的:“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只不過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襄陽這座鄂西北著名的軍事重鎮在漢代時期城牆還只是夯土所築,並且延續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宋朝,為抵禦北方金人和蒙古鐵騎才開始將襄陽城改造成包砌城牆,也就是在夯土牆的外圍用大塊青磚包砌,牆基則用條石砌築,還修建了甕城、弩臺、敵臺等防禦工事。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如今的襄陽城,圖by風一樣自由

同時,襄陽城還依託峴山、襄水,配備了護城河,這是古代城市防禦體系中作為城牆的屏障。

襄陽護城河連接著漢江,在當時這條濠溝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堪稱華夏第一城。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世界最寬的護城河:襄陽護城河,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可即便如此,襄陽依然遭受多次戰火的洗禮,據史料記載至少有172次,之所以這裡會有如此多的戰役,是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巧位於北方南下長江中下游的重要通道——南襄盆地。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紅色圈範圍便是南襄盆地,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在歷史上,白起、關羽、岳飛等名將都曾在襄陽鏖戰。

公元前279年-278年,秦國大將白起伐楚,在攻下襄陽後順帶著攻陷楚都郢城,之後,秦國在東方的版圖不斷擴大。

而與其隔漢江相望的是襄陽的另一半——樊城,這座城的西北約10公里處,建安二十四年(公元前219年),關羽曾在此“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成就他在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樊隔江相望,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金兵圍困襄陽,固守此地的是南宋將領趙淳,他率萬餘士兵,依靠山勢地形的優勢,抵抗數倍於他的金軍進攻,並堅守孤城90余天。

這一場戰役,趙淳統領的襄陽守軍前後大戰12場,小戰數十次,終於擊退金兵,撐起南宋與金抗衡的半壁河山。

然而襄陽城就像一座半島,除了依託峴山、漢江等天險,還有高城厚牆及寬闊的護城河城池,易守難攻,卻也有一個致命缺陷——沒有縱深,容易被孤立包圍,與其隔江相望的樊城萬一失守,被拿下也只是時間問題。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從高空上俯瞰襄陽看著就像是一座半島,圖by《中國自駕地理》

在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蒙古帝國便是抓住襄陽城這個缺點,發動了滅亡南宋的關鍵之戰——宋元襄陽之戰。蒙古軍隊圍困襄、樊二城,在二城四周修築眾多堡壘並燒燬兩地間的江上浮橋,封鎖漢水,切斷了援助,接著用“回回炮”攻城,樊城陷落,襄陽只剩下一座孤城,形勢非常危險。

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南宋降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滅宋策略開始,至鹹淳九年(1273年),襄陽守將呂文煥苦於糧草不足又孤立無援,為保城中百姓舉城投降,歷時6年的戰役,以襄陽的失守告終,也意味著南宋的滅亡已成定局。

二、真正的歷史並不溫柔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相信看過《射鵰英雄傳》的觀眾都記得

郭靖與鐵木真浴血奮戰統一蒙古並消滅了金國,成吉思汗甚是喜歡他,還準備招他為金刀駙馬。

可以說,郭靖一直很受重用,而他也不停回報成吉思汗,不過後來聽說蒙古有意對大宋用兵,作為宋人一份子,郭靖毅然放棄蒙古的榮華富貴,回國與夫人黃蓉帶領丐幫幫眾為南宋堅守襄陽城。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83版《射鵰英雄傳》郭靖黃蓉劇照

在保衛、堅守襄陽城的數十載裡,郭靖打退蒙古軍隊的多次進攻,最後與夫人黃蓉戰死襄陽城,成為金庸先生筆下與自己國家一起滅亡的唯一大俠。

成就了郭靖的一世英名,也讓襄陽名滿天下,成為一個充滿英雄氣概的地方。

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襄陽並沒有這一戰,蒙哥其實是在釣魚城(今重慶合川區)被南宋軍隊亂箭射死(另一說是抱病駕崩),正在攻打鄂州的忽必烈聽到這消息,急忙趕回蒙古爭奪汗位。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蒙哥被成為“上帝之鞭”,但他卻折在這釣魚城下,圖bylcfcqcc

等到忽必烈把大汗之位坐穩,並採納了降將劉整的策略,從開封揮兵南下直撲襄、樊二城,最後他只是圍困襄陽,卻集中兵力猛攻樊城。

在彈盡糧絕、人丁也寥寥無幾的情況下,襄陽才向蒙古人投降,雖然如今的我們想象不到當時的戰爭究竟有多殘酷,但是可以從城中挖出的大如足球的回回炮石彈上感受當年圍城戰帶來的恐怖和災難。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如今的襄陽街道已經很難想象出當年在此會有一場恐怖的圍城戰,圖byjane影

原來的襄陽城牆在元末就被毀壞,現在看到城垣重建於明初,與原本宋代城牆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吸收了襄陽之戰的教訓,將城牆與護城河以及漢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防止敵人直接從船上登城。

三、襄陽還能成為省會嗎?

一說起湖北的省會,大家都會說武漢,但在千年前,襄陽就是作為省會城市存在。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陽中國唐城,圖by襄陽文旅局

襄陽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從西漢初起就有襄陽縣建制,東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荊州牧劉表將治所由武陵漢壽(今湖南常德)遷至此。

再到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不戰而得荊州,於是在這裡設襄陽郡,但是治所卻在新野,在當時,武漢被稱為夏口(今漢口),僅是荊州的一個軍事重鎮。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漢水自沔陽以下古稱夏水,其注入長江處稱為夏口,本在江北,現為武漢市漢口。圖by武花馬

到了西晉東晉時期,當時天下大亂,大量北方人南遷,其中雍州(關中)人大多逃至荊州一帶避難,於是東晉孝武帝決定在襄陽僑置雍州以安撫大量流民,但那時的雍州並不是正式的行政建置,很多方面都受到荊州的掣肘。

為解決這一問題,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宋文帝劉義隆決定讓雍州正式脫離荊州,成為一個真正的地方行政機構,首府自然放在這片區域內最大的城市襄陽。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陽曾經也叫做雍州,圖by湖北日報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西魏時期,西魏(北周)改雍州為襄州,同時還是總管府駐地,雖然說是地級但實際上又是省級。

直到隋唐時,襄陽也是赫赫有名的,只不過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原王朝的經濟中心開始向南部轉移。

到了宋朝,南方的經濟已經遠遠超過北方,武漢的地理優勢開始顯現,由於它處於長江的中游,正好是一個貨物運輸和集散地。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這是1890年時的武漢漢口江灘,可以看出當時船比人多。圖by武漢市文旅局

宋元南北爭霸時期,襄陽作為南宋京西南路省城,但昏庸宋主及臣公毫無亡國之憂,待到襄陽城被蒙古軍隊攻破之後,原有數十萬戶的南宋大城池僅剩下萬餘人左右,此後一統南方的元朝將其降級為府城。

之後元朝便將湖廣行省的首府設置在武昌,不過在那時襄陽也是一個重要城市。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武昌不僅是元朝湖廣行省的首府也是終結封建王朝的開始。圖bygzx66588

在明清時期,襄陽府和武昌府都很有名,其他地方則是州。進入近代社會,在京漢鐵路通車後,武漢的地位更加突出。

其實當時經濟重心南移,武漢的地位就已經無力撼動,襄陽雖說有很不錯的經濟實力,歷史文化底蘊也深厚,但想成為省會這個難度太大。

四、湖北第二城

雖然湖北提出“一主兩副”的新發展戰略,在鞏固武漢龍頭地位,拉動鄂東經濟的前提下,鞭長莫及的鄂西地區則依靠襄陽、宜昌兩個省域城市拉動,但在中心城市的光環下,附近城市幾乎都成了衛星城。
有了武漢這座巨無霸城市存在,當一問起湖北省的第二城是誰?不要說外省人,可能不少湖北人自己也不知道,襄陽,竟然會是湖北的第二城!

在建國後,襄陽、樊城兩城合併成為襄樊市,並且在1964年至1980年間,由政府主導進行了大規模的工業遷移和人口遷徙,這就是著名的三線工程。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樊城九街十八巷是襄陽城市與商業文化的發源地,圖bysina

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後,襄陽的經濟逐漸衰退,政策的變動讓大量人才撤離了這裡,曾經的“黃金水道”漢水也隨著公路、鐵路的開通,航運地位開始衰落。

在之後,襄陽更是錯過高鐵帶來的交通變革,至今當地都還沒有開通高鐵,只有動車。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襄陽火車站修得跟古牆一樣氣勢恢宏,圖by安哥拉

而武漢一城獨大的局面至今依然是積重難返,襄陽這個副省級城市的GDP與省會城市相比差距還是很大,而且背後還有虎視眈眈的宜昌,這湖北第二把交椅

襄陽如坐針氈。

2010年12月,叫了一甲子的襄樊在悄無聲息中重新更名為襄陽,這座在金庸先生筆下偏愛的充滿英雄氣概和俠義精神的城市相比較繁華喧囂的武漢,經濟發展沒那麼快,卻更能保持城市的古風原貌。

它就像一名略帶滄桑的隱者,早已不過問江湖多年,江湖上卻到處流傳著它的傳說。

1.孔維京.襄陽古城牆鑄就華夏第一城.《百科知識》2018年第17期;

2.祝昊天、楊鈺婷.襄陽地名由來考.《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

3.關山遠.襄陽之戰:沒有郭靖黃蓉,卻有這樣一對兄弟.《山海經》2017年第17期;

4.張碩.考古學視角下的襄陽文脈.《湖北社會科學》2015年第7期;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被遺忘的湖北第二城:金庸先生偏愛的俠士之地是如何遲暮的?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更多精彩內容/線路,歡迎戳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