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由于出身于农村的原因,观影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有关农村生活写照的电影。因为很喜欢影片塑造出来农村的那种纯朴和真实,似乎看起来永远是那么的平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微妙,充满着关怀和幸福。

但这看起来一片和睦的现象大部分只是存在于影视剧中或者读物给我们带来的认知。事实上,每个村庄或者说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或者一部分人因为时代的的高度旋转和命运的捉弄而被遗留在墙角的小人物。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那一个个孤独无助,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行走在那一条条狭窄和航脏不亢的小巷中,没有目标的行走,对于存在感,他们只不过是人们粗茶淡饭后谈闲的笑料。对于他们存在的价值,我想只有在红白喜事这样的日子才能够被想起他还有些许可用的地方。

虽然这样的现实被夸大了,但这样的人物,只不过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缩影,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快节奏物质富裕的城市,多多少少都能从这样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迹。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胆气再去观看那部电影,对于那种现实主义的电影,当观影后对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而产生共鸣后,心头涌上来的不是激昂,而是抑塞,就像影片中那个寒冷刺骨的村庄,那个生活在人心和村庄一样冷漠的树先生,让人郁闷的难以形容。

对于王宝强,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了,以往在影视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以喜剧的身份出场,“傻根”的标签在他的身上一直如影随形,所以初次出于《hello ,树先生》,我是抱着欣赏喜剧的心理去观影的。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但没想到,当王宝强从《人在囧途》的牛耿摇身变成精穿着邋遢,存在感薄弱,精神空虚的树先生时,不由得为他的演技感到惊讶。可以肯定的说,这部电影,绝对是影帝级的表演。

1

《hello!树先生》的上映时间是2011年,导演是韩杰。说起韩杰,这位独特的导演,似乎在每部作品中能够清晰的挖掘出人性的另外一面。

而有趣的事,这部电影的制作人是于冬,和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因为时代的洪流,新时代的第六代导演也有着自己身上的特色,为了放映出这个时代的另外精神层面,于是他们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大时代小人物的身上,来对他们的遭遇进行深刻的写实,而折射出社会出现的一种不可言喻的现实。

所以当韩杰和贾樟柯精心合作的时候,《hello!树先生》就注定是一部不平凡的影片。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树先生,就是他们镜头下的一个人物。从称呼上来看,树应该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他们依靠着强而有力的树根吸取营养,向着阳光的方向成长为大树。

但是,树先生,却是没有根的。虽然村子里的人在表面上都称呼他为“树哥”,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或者说人们不屑于去了解他,看见了就拉着他一起喝大酒,但这只是为了戏谑他而获得一种无道德的人性快感,人们的伪装和丑陋都纷纷投射了在他身上。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他漫无目的的游走于在那个的村庄,那个对于他来说,即熟悉却没有他精神归宿的地方。而带给他的并不是树这种植物需要的阳光正能量,而是世人的冷眼和笑柄。

但说他像树也是对的,他矗立在世人的眼中,饱受着人们带给他的风霜,他内心想树一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幸福的生活或者说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温暖,但可惜,这些只是泡影。

在经过尊严尽失,和亲情的崩塌后,生活对他的无情打击浇灭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后一粒火苗,之后彻彻底底的成为了生活在自己虚幻世界的疯子。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而他那无处安放的双手和游离的眼神,刻画出了他骨子里的自卑和胆怯。其实这一幕,总是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国产鬼片所塑造出来的恐怖人物,如

《山村老师》的楚人美,她那张开的双手,凶残恐怖的眼神控诉着自己的冤屈,批判着人为了权贵而不惜背信弃义,无良无德。

而树先生张开的双手,在本质上和楚人美一致,前者想找寻的是自己失去的尊严和属于自己的幸福。后者是为了自己无法平息的冤魂控诉,他们都是人们伪善和丑陋人性的牺牲品。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树先生远不如鬼,后者人们还会对她产生敬畏和同情的心,而前者我想只有带着自己的悲剧走完这一生,一直到死,才可能脱离这一切的虚伪,让自己的精神升华到生前从未有的高度。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当导演用他写实的语言镜头,对准了这个游离在人性虚伪的的个体时,观影大众那种爱莫能助的情绪和埋藏在心底的压印感扑面而来。

人们在把自己和树先生紧紧地结合了在一起。所以,树先生是一个标志,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是千千万万个树先生其中的一个。

2

大时代,被人们所遗忘在角落的小人物往往是悲情和深沉的。乡村的外在形象受大时代的熏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面目全非的乡村早已是灯楼辉煌。而本来淳朴和善良的乡村精神文化,一部分却在慢慢的变质,人心之间的距离早已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尽管树先生村庄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人心的伪善和对底层人物的尖酸刻薄却仍然存在于每一个寒冷的角落,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更是勾出了人们心中的贪欲和无知。如无视法律道德强行霸占土地转变为私人工产,自己生活不顺想着用迷信的方式来解决困难。

所以,在精神层面发生病变的不仅仅是树先生一个人,也不仅仅是大猪一个人,而是整个村庄和部分被城市化而丧失道德的人群。

导演用一个人的病态却揭示所有人的病貌,而更多的是衬托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被边缘化的乡村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纯朴,而在这里面,被边缘化的人遗忘那角落的树先生,成了守护纯朴善良乡村文化的牺牲品。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从这来说,树先生是悲哀的,同时也是伟大的,他给那些被边缘化而失去原来的善良纯朴的人敲响了一个警钟,可惜这样的一个小人物早已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他的自尊早已被埋葬在人性的大潮中。

通过树先生,再放大视觉,在一部分被物质所控制,早已不复当年的村庄时,观影的大众心理都有莫名的触动。直到电影的最后他仍然出现幻想而手舞足蹈时,悲剧还没有结束,纯朴的文化并没有实现自我的回归。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3

被树先生围绕的压抑是长久的,整部电影看完后,那种让人窒息的压抑感莫名涌上心头。在城市打拼,容不下肉体,回到农村,安顿不下我们那不甘的灵魂。

想在大城市闯出自己的一番价值,但是面对现实的那种无力感,随时都能让我们的内在精神奔溃,灵魂的那一边想逃离城市的压力而在乡村徘徊,肉体的一边又每天麻木的面对生活的重重挑战。

但,即便是一方面极力让自己融入所谓的圈子,一方面又自己默默抚慰自己的灵魂。社会也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退让而变得温和,他还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知不觉的把我们原来最真实的一面给改变。于是,在这千变万化中,我们最终连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无迹可寻。

《树先生》:一个喜剧演员却演了场悲哀的疯子戏,王宝强封帝作品

拼命孤单的挣扎,无处安放的灵魂,苟延残喘的生活让我们一步步向树先生靠近。树先生这样的一个角色承载着太多的不堪和狼狈,着也让我们陷入无限的沉思:我们是生活在自己的疯癫的梦幻中,还是存活在赤裸裸的现实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