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這些孩子至關重要的事不能靠老師教 寶爸寶媽注意了啊

家庭|這些孩子至關重要的事不能靠老師教 寶爸寶媽注意了啊

家庭|這些孩子至關重要的事不能靠老師教 寶爸寶媽注意了啊

家長們常常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嚴格的劃分開來,認為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最好、最優質的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而學校則是一心一意的教育好孩子。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

孩子們在成長中所需要經歷的這些事,就是不能靠老師的,家長們都瞭解嗎?

家庭|這些孩子至關重要的事不能靠老師教 寶爸寶媽注意了啊

1 寫字和握筆姿勢

如果你經歷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你會感悟到,孩子寫一手帥氣的鋼筆字,是非常有價值的技能。把字寫好,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

一個班裡那麼多學生,老師沒精力逐個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沒精力激勵每個孩子都去練字,所以孩子寫字、握筆姿勢需要家長平日的監督。

2 叛逆期的衝撞

孩子到了四五年級,就敢跟你頂嘴了,究其原因是家裡集寵愛於一身,被慣壞了。對孩子的缺點要對症下藥,尤其是,對原則性問題就是不能讓步。

譬如:

  • 作業完不成,就是不能睡覺;
  • 關上電腦,就是不許玩遊戲。

五六歲開始,如果你捨不得對孩子說“不”,到了10幾歲,你就不敢對孩子說“不”了。所以不要埋怨孩子不聽話,你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老師管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學生往往怕老師,

但是孩子不怕你,就是因為你沒有制定讓孩子尊重並且畏懼的規矩。

3 讀書的興趣

讀書的興趣,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兩三歲的時候,孩子就該看書了。此時,孩子愛不愛看書,跟父母的表現有直接關係。家裡的書多,孩子讀得就多。家裡沒什麼書,孩子就不喜歡讀書。

我們家長,不要埋怨孩子不喜歡讀書,父母沒給孩子傳承愛讀書的習慣,孩子怎麼愛讀書呢?孩子從記事起,對讀書沒有印象,孩子就只能模仿大人讀書以外的事情。

然而試圖通過老師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也是行不通的,學校課堂上老師負責對課程講解引導,課後閱讀則需要家長的監督。

不喜歡讀書的孩子相對比愛讀書的孩子,在認識能力上就會有差別,將來寫作文會出現問力不從心的現象。

習慣是需要家長培養的,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不如先從每天陪孩子看一小時書做起。

4 快樂教育

如果家長一直以為孩子上學很辛苦,一直以為國外教育多麼好,多麼優秀,國外孩子沒有作業,可以無拘無束……除非你現在就把孩子送到國外,要麼就不要有這種育兒理念,因為你改變不了中國的教育大環境,你這樣的想法最終是害了孩子。

事實證明,講究快樂教育的家長,到頭來你會發現,有些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在班級與集體格格不入,孩子的成長很難。

但是從小就刻苦認真的孩子,他的成績會比較優秀,在班裡也就擁有自信,擁有更多快樂。

快樂教育不是您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需要在集體環境裡培養。

孩子從小接受了你的快樂思想,可是在大環境下孩子沒有志同道合的同伴,沒有老師的鼓勵與表揚—— 因為他與大家背道而馳。

那麼,其實他並沒有快樂,他就會變得孤獨、偏執、逆反,一旦您發現了這些現象,那就後悔莫及了。

5 爭勝心

如果家長信誓旦旦地要求孩子奪得某個名次,並且為孩子的學習付出關注和代價,那麼,孩子的成績,距離家長的目標,差距就不會太大。如果你對孩子要求成績差不多,中上游就可以了,那麼你家孩子也不會考到前幾名。

因此,我們家長必須給孩子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班級多少名次,年級多少名次,然後鼓勵孩子去努力。如果孩子因為學業的懈怠而導致成績下滑,此時,適當的懲罰,寫檢查等,都是可行的。

父母的心氣高,孩子的鬥志才高。

這種積極向上勇爭第一的爭取心,不是老師教的,需要家長去潛移默化。

家庭|這些孩子至關重要的事不能靠老師教 寶爸寶媽注意了啊

6 關於網癮

對於一個有網癮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形成網癮的過程,就是父母失職的過程。記住,孩子最初有網癮,責任就在父母。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缺乏警覺, 孩子一旦滑入深淵,帶給父母的就是無盡的哀怨。

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要控制住家裡的電腦。當孩子哭著喊著想玩電腦的時候,你一旦遷就他,就等於給孩子餵了一口毒藥。每一個沉溺網吧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對失職的父母。

當學校老師接手管理你家孩子的時候,孩子的習慣已經形成。

老師的精力有限,學生的缺點不能每一個都管到,頂多是在校園裡和課堂上控制住孩子。

而類似於這樣的劣行,都是發生在校外的。

7 學習和生活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受家長的潛移默化,家長樂於助人,孩子也就助人為樂。要想讓孩子成為高尚的人,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

老師教給孩子的多是課本的知識,課本以外的,尤其是生活習慣,做人道理等等,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8 面對現實,迎接考驗
凡是抱怨孩子功課壓力大的家長,孩子也會覺得學業多,自己學習累。告訴孩子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這樣的家長養育的孩子,也就會堅強,變得對生活充滿信心。大部分的學生,要想學習好,都是很辛苦。

作為家長,無論是老闆,還是工薪層或普通百姓,都在辛苦工作而為謀生。學習遠遠比艱苦謀生容易多了,家長心疼孩子累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吃的苦,是為你未來的幸福打基礎,而你現在偷的懶,都會變成最深的遺憾。

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是對孩子的磨礪,和對課上學習的東西的鞏固。

我們明知道有些作業是沒用的,但是它都是鍛鍊孩子的過程。

咬緊牙關吧,最出息的孩子,都是從題堆書海里闖出來的。

9 孩子細節上的管理

有些孩子做作業磨蹭,有些孩子做作業馬虎,有些孩子總是在最後時刻才想起趕作業。家長要學會督促孩子,利用邊角縫的時間,早早地完成作業,免得孩子最後搞突擊。尤其孩子在小學階段,家長必須要培養孩子儘早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你遷就孩子,就等於坑害孩子。完成作業了,剩下的時間,孩子可以休閒玩一玩,也可以讀課外書,豐富自己頭腦。

老師佈置作業,在課上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卻管不了孩子什麼時候完成作業。

好的學習習慣,一些細節上的事情是需要家長來管理的。

10 遵守交通規則,培養安全意識

無論老師囑咐了多少遍,總是有些學生在放學路上違反交通規則。對孩子安全規則的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家長別闖紅燈,別抱僥倖心理,要給孩子做表率。

遇到孩子有亂跑亂串行為,必須要嚴加訓斥。

老師負責校內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交通。

一旦你家孩子違反交通規則而受傷,你將會心疼一陣子,乃至一輩子。

11 給孩子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

孩子厭學,孩子逃學,孩子跳樓,貌似是孩子的事兒,但實質上,是家長從小對孩子胸懷培養的結果。父母吵鬧或離婚,都是對孩子的傷害。

一個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的孩子他的幸福感則會非常強,對世界充滿愛,內心豐盈,自然也不會做一些極端的事情。

家庭的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學習氛圍,就抵得上一個優秀的老師。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