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放在全球似乎都很適用,無論是申請國內大學還是世界名校,

分數成績是一切的基礎。

對於勤奮刻苦的中國學生們來說,“取得高分”並不是那麼困難,標化成績考試更是中國留學生申請美國名校時強項,SSAT、托福考試接近滿分的學生比比皆是。

然而,成績真的是決定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關於這個問題,一場顛覆性的、全新的評價體系改革討論正在進行,“去標準化成績”的浪潮也在逐漸掀起。

MTC:顛覆GPA評分體系,讓發展更自由

教育是在嘗試改革中不斷前進的。

為了能夠完整的展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綜合能力,讓世界名校可以多角度的發掘學生潛力,以Phillips Exeter Academy為代表

的近百所美國頂尖私立高中成立了能力素養成績單聯盟(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以下簡稱MTC)。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除了眾多頂尖美高,聯盟內也有中國學校的身影,上海協和國際學校、香港港灣學校(The Harbour School)、香港沙頭角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以及探月學院也加入其中。

然而,我們今天的重點並不是MTC組織,而是MTC通過精心的研究和開發後,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學生評價系統——素養成績單(Mastery Transcript),也稱之為成績考核模型“A New Model”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傳統的成績單是什麼樣子,A、B、C的成績等級和以及幾點幾的GPA評分標準?而MTC的目標就是顛覆傳統的GPA成績單

它放棄了普通GPA以科目、時間和成績為基礎的A-F評分制,而是持續追蹤、記錄和評估學生的各項能力,學生不會得到任何字母或是數字形式的分數。

GPA所表現不出來的創造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信息技術及數理能力、全球視野、適應性與探索力、誠信與決策力等在A New Model中都可以體現出來。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現在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等80餘所美國著名高校都十分認可該評分體系。

也獲得了美國大學申請系統Coalition for Access,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CAAS)的支持,同時還收穫之稱的“重新想象教育”K12年度金獎。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A New Model”是名校對綜合人才的渴求

MTC的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Dr. Scott Looney表示:

綜合素質評價單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標準化,而是區別化,就好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樣,每個高中也是。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美國優質高中的學生都希望進入像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這樣的頂尖大學,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非常努力,要選擇難度最高的課程,或大學先修課程(AP)與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B)等,不斷完成頂尖大學招生規定的固定各項任務。

美國的普通中學“成績僵化”更嚴重,這些學校不但學生學業平平,而且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基本不會考慮創造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MTC認為傳統的成績單是“壞掉了的工具”(A Broken Tool),甚至給傳統成績單這柄“破錘”,定出了下述“七宗罪”:

◆ 專注信息的獲取,而非如何創造意義。

◆ 工業革命的殘餘,是流水線式的產品。

◆ 假定單一教師給出的分數是可複製的、合理的、並且有意義的。

◆ 忽略了非智力因素,也就是品格特質。

◆ 在多學科交叉的現實世界中,鼓勵各個學科的分離。

◆ 教會孩子們重視外在而非內在動機。

◆ 放大分數效應,抹殺掉個別學生所表現行為的任何潛在價值。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所以,美國的頂尖私立高中近年來開始嘗試教育教學的改革,去年合作設計了“A New Model”評價體系,希望從改變學生“成績單”的呈現形式入手,來改變當前矛盾的教育教學現狀。

幾乎完全與傳統成績“對立”

它十分關注學生全面的能力素養,MTC會設定學分框架、成績模型、展示方式,但並不決定具體的考核內容。

MTC鼓勵高中學校從MTC的考核標準資源庫中,自行定製一部分考核內容。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總結起來,A New Model 的優勢主要有三點

突出能力導向

學生每修得一門課程,將獲得相應的能力學分(Mastery Credits)。這種能力學分呈現的是“已經可以掌握和使用高等數學”“可以理解並熟練使用兩種語言”這樣的質性評價。

動態記錄

MTC聯盟開發了一個技術平臺,電子記錄實時更新學生的能力學分,並提供學生的課堂作品、論文、視頻展示等材料,同時還提供每所學校的評價標準,這些都能為高校錄取學生提供直觀和可靠的依據。

自定標準

雖然能力鑑定的模板是固定的,但每所學校擁有

較大的自主權,可以自行決定對學生能力的評判標準,學校也可以根據培養目標,劃定哪些才是學生應該重點培育的能力。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每所學校希望的是學生能夠保持對新知識的渴望和好奇,能通過實踐激發創造力、合作意識,能夠突出獨一無二的特性,並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

然而,現實中的教學卻是,學生必須被動地聽講,參加統一標準化測試,雖然有足夠多的課外活動和個人項目,但大多數學生在選課時還是把成績放在了愛好之上,讓分數成為“鞭撻”自己前進的唯一核心。

A New Model:糾正病態分數膨脹觀

MTC的成立和A New Model的出現,可以說是如今病態分數論的一劑“清醒劑”

對於許多美高同學來說,成績單上“A+”意味著一門進階課程的兌換券,一個學分領取方式,一塊世界名校的敲門磚。一旦成績單上出現了B以下的成績,也意味著與盼望已久的課程無緣,也可能與夢校失之交臂。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美國分數膨脹(Grade Inflation)嚴重延續已久,優秀的學生比比皆是,大家的GPA普遍上升,導致學生之間競爭壓力不斷攀升

有些學生甚至都覺得就連一個A-都是成績單上的敗筆。為了一張滿是“A+”的成績單,熬夜、吃補品似乎成為常態,試圖吃藥、試圖作弊的學生也屢見不鮮。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美國紀錄片《藥癮》也曾經提到:美國中學生在巨大競爭壓力下,為了提升專注能力以提升學習成績,竟然到了“天天嗑藥”的地步。

學生們服用藥物主要是指利他林和阿得拉。這些藥物,本來是用於治療多動症的。學生不顧服藥導致精神病的風險,只是為了提高自己成績,因為在學生心中,標化成績遠超過了它本身代表的意義,膨脹成了決定未來的“生死籤”。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有趣的是,能力素養成績單聯盟首席執行官史黛西·考德威爾(Stacy Caldwell)曾任美國學業能力傾向測試(SAT)的副主席,他是否正因為看到了現在美國學生的“分數困境”,所以才跳出侷限去支持開發一種全新的評分標準,我們無法下定論。

但由此可以看出,A New Model 被眾多名校認可,成為考量學生的標準似乎是“命中註定”。

取代SAT、ACT成為“美國高考”?

儘管A New Model逐漸被更多的學校認可,但事實上它並不是十全十美的。

由於綜合素質成績單的評判標準是連續和持久的,就這需要導師們對學生投入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直接增加了老師負擔,有人開玩笑的形容說成“閒了學生,忙瘋老師”。

另外“綜合素質成績單”並不是傳統可打印的紙質成績單,而是個

交互式在線系統。它允許招生官點擊學生的每個指標,查看學生所在學校對這一指標的詳細解讀,以及學生擁有該項素質的實際證明。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評判項目的多樣性評判標準的多樣化,新的成績單系統完全電子化相當於讓招生官瀏覽一名同學四年成就的“壓縮包”,所以在

查看成績單時也頗費功夫。

目前MTC還在開發新的算法和操作機制,來幫助大學招生官們簡化招生選拔流程,讓招生官可以在5分鐘之內瀏覽完一名學生的所有內容。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新模式與傳統模式成績評估對教師工作內容的影響對比

現階段大學招生中較看重申請者在中學的平均分數(Grade Point Average,GPA)或平均等級(Rank)。此外,先修測試(Advanced Placement,AP)成績、競賽獲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文藝體育特長、教師推薦信、發表作品、自我陳述、面試等方面的信息也在審核之內。

換言之,美國並沒有統一的“高考”,SAT、ACT僅佔高校錄取的部分權重。

所以A New Model將取代SAT、ACT成為“美國高考”的依據,這樣的論斷並不科學。

追求優質教育的人,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MTC表示,聯盟內學校將在2019年秋季正式使用“新模式”成績單,目前MTC在與更多學校溝通、打磨,以完善“A New Model”。

儘管現階段“A New Model”被應用於少數私立學校,並且主要用於一些尖子生的錄取

。但不可否認是的,SAT和ACT等標準化考試在大學招生中的比重有可能越來越小,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原美國大學理事會(The College Board)、美國大學考試(ACT)副總裁王湘波指出,儘管我們不能照搬美國多元化高校招生模式,但是可以借鑑其中一些成熟的做法。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深知

分數和核心素質是不可以分開而論的。

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和應試不是平行線,它們之間並不矛盾。未來的人才要具有國際視野,能夠站在全球,甚至更廣闊的視角,去觀察和把握整個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趨勢。

正如美國普林斯頓胡恩中學副校長史蒂夫·布里斯托爾所說的那樣:

以學生為中心,提倡體驗式學習和國際化教育,以技能和性格為導向,讓每一位學生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茁壯成長。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無論是世界名校還是未來社會,真正需要的絕對不是一個只有“高標化”的學生。

多變的規則對於學生來說未必是壞事,當一個標準定下來,必然會有一群人達標。而想要從中篩選出更優秀更有潛力的人,只能通過更高更復雜的標準來進行考核,因為一直以來人類便是如此不斷進步的。

​SAT、GPA等成績即將“失效”?我們的留學之路越來越難走了

成績不會成為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作為家長,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成績,便會限制孩子發展的視野。



當我們不再拘泥於孩子的分數,而讓他放眼世界,進行多元化的發展。

才可以靈活應對未來多種的考核標準,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才能最快的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