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神”的传说

莱阳人豪爽好客,由来已久。这与传说中的“黑虎神”有关。


“黑虎神”的传说

三千多年前,纣王无道,群雄并起。西伯侯姬昌应运创“周”,史称周文王。


“黑虎神”的传说

周文王麾下有一能人异士,姓崇名黑虎。他本是北伯侯,识大局,晓大义,弃商投周,亲自斩杀了佞臣、自己的胞兄崇伯虎,得到了文王的赏识重用。每逢战前对敌,僵持不下之时,黑虎轻念咒语,他背后的宝葫芦,便冒出青烟,随之飞出大量的铁嘴雄鹰,扑天盖地般的啄向敌人,奇袭取胜,使敌人防不胜防,为文王东征、武王伐纣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黑虎随子牙征讨渑池县时,被总兵张奎奸计所害,丧了性命。黑虎丧命后,魂入子牙的封神榜。后来,战事平息,黑虎被子牙封为南岳衡山大帝,黑虎从此成了“黑虎神”。


“黑虎神”的传说

话说,黑虎当年丧命之时,他背后的奇异宝葫芦,也神秘的消失了。那葫芦产自东夷莱子国,即今天的莱阳地界。它本是与天地同生,蒙儒道教化,得遇黑虎青睐,认黑虎为主,与黑虎相互依存。“黑虎神”遇害了,宝葫芦失了黑虎的呵护,好似没了生命一般,飘飘摇摇地,不觉回到了莱子国。没了生机的葫芦,里面却装盛了功力深厚的铁嘴雄鹰,这些雄鹰,没有了黑虎咒语的约束,怎肯屈身于葫芦之中!它们奋力挣扎、用铁嘴啄来啄去。啪嗒!终于有一天,葫芦被雄鹰撑破,雄鹰飞走了,葫芦碎了一地。


“黑虎神”的传说

黑虎成神后,雄鹰自然又回归了“黑虎神”。“黑虎神”一直牵挂他的宝葫芦。他在衡山之上,念念有词,奇迹出现了:干枯多时的葫芦破碎处,地上,吐出了几株新芽,宝葫芦复生了。


“黑虎神”的传说

勤快热心的邻居,细心地浇灌呵护着葫芦。不久,枝蔓上,结满了几十颗籽粒饱满的葫芦,他把葫芦切开为二,剖净晒干,制作成了家庭常用的盛米、舀水的生活用具,分给了乡亲们,称之为“瓢”。因为当时葫芦漂回莱子国时,有人记忆犹深,一开始叫它“漂”以做纪念,后来,因为葫芦内有瓤、种、籽,发现它与瓜果沾点边,便改为“瓢”了。


“黑虎神”的传说

“黑虎神”心系宝葫芦,葫芦复生便是他的杰作。凡是使用瓢的人家,全部都被“黑虎神”关注着,他时刻祝福着每个用瓢的人家。每当这些人家遇到危险,他便及时施展手段,使他们逢凶化吉。

这天,莱阳张员外家。呜呜呜!哇哇哇!吉庆的唢呐声响起,张员外的儿子正在喜娶媳妇……


“黑虎神”的传说

一整套繁杂的仪式过后,新媳妇儿上了炕。呜哇!呜哇!呜哇!伴随着不停的啼哭,张员外的远亲小娃娃,挣脱了大人的怀抱,拚尽了全身力气,要爬上新媳妇的炕。大人拉住了他,他扯开嗓子大声啼哭,手抓、脚踢、牙咬要挣脱束缚,几番坚持,无奈之下,那远亲想要抱着孩子离开,但孩子始终不放弃,脚底下,似扎了根一般,愣是叫大人拉扯不动半步。


“黑虎神”的传说

“算了!算了吧!不就是上炕吗?随孩子的便就好了!”张员外不忍心远亲为难,快步走上前去,直接从远亲怀里,把孩子抱着,上了新媳妇儿的炕。咯!咯咯!孩子上了炕,止住了哭,立即开心的笑了……


“黑虎神”的传说

暗处的两个家伙,却气坏了!谁?牛头和马面。原来,二位鬼差奉阎王之命,在张员外儿媳妇上炕之时,准备趁机在灶台放火,趁乱要取了张员外的性命,因为灶王爷反映说张员外不信命,他相信自己努力了便会有财有命,阎王爷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可现在时辰到了,“黑虎神”亲自上了炕。“黑虎神”压炕,谁还敢动手?!

那啼哭的小孩,正是附身的“黑虎神”。这张员外,辛苦持家,“瓢”进“瓢”去,“黑虎神”一直默默护佑。在衡山之上,他掐指一算,知道张员外被灶王爷陷害,会受冤蒙难,便分神附身于娃娃,亲自上炕,吓跑了牛头和马面。


“黑虎神”的传说

事情的原委,被莱阳的土地爷获知,他托梦给了张员外,张员外如梦方醒。他感恩“黑虎神”,更加地辛苦奔波,维持了自己的富裕之家;同时,他常行善举,以“黑虎神”的护佑为例,提醒人们善待每一个登门的客人,善待路遇的每一个有缘人。因为,说不准,这些人里,便有救星福星“黑虎神”。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莱阳人豪爽好客之风成俗,远近闻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