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甲午戰前,宋慶毅軍駐守旅順12年不見清軍的墓地,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海戰北洋艦隊戰敗退縮旅順港,陣亡的士兵還有兩位洋員,他們都埋葬在旅順什麼地方?在旅順這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說葬在三里橋的山上後來被平掉了,但沒有發現一塊墓碑。10年前,我在旅順井崗街採訪過一位90多歲的老人。他告訴我,清軍墓地就在旅順火車站東南面的山坡上,正對火車站的方形墓地是俄國公墓,南邊的圓形墓地是清軍公墓,小時候他去墓地玩過,還記得石碑上刻有清軍字樣。後來,叫日本人全部給平了蓋別墅了,不知道屍骨埋哪裡去了。也就是說,現在井崗街日式別墅群就是當年的清軍公墓所在地。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南邊的圓形墓地是清軍的公墓(源自網絡)

為尋找清軍的墓地,我幾乎走遍了旅順城周邊的墳地,察看那些大小不一的石碑。功夫不負有心人,最近終於發現一盔與清軍有關的墳墓,但不是當年駐守旅順清軍陸軍的墳墓,也不是北洋水師的墳墓,而是甲午海戰後重新組建的大清國巡洋艦隊一個士兵的墳墓。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墓地裡的石碑(本文作者拍照)

這盔墳位於旅順城東部,整個墓地近7000平方米,屬於亂葬崗,都是私家墳,祖籍都是山東某縣的。這盔墳在山坡下墓地的最前邊。碑高80公分,寬37公分,厚12公分。石碑質地是堅硬的青石,做工粗糙。碑的左上角被人為損壞,碑面有些坑點,但整個碑面文字清晰可見。碑額自右向左刻有“湖北”二字,其中”北”字上半部分有些殘缺。這與我們常見的碑額不一樣,我們常見的碑額通常刻有“永垂不朽”、“萬古流芳”、“永遠懷念”等字樣。但這塊石碑卻直接刻上墓主人的籍貫或出生地。中間一行字刻的是“海琛軍船二等機兵閤太明君墓”。與眾不同的是墓碑的兩邊沒有年款,也沒有名款。如果有年款,我們根據立碑的時間,就可以準確地推斷是哪個時期的。如果有名款,我們就很清楚此碑是軍隊,還是家族所立。但是根據碑上閤太明君的“君”字,這個敬稱,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塊碑是軍隊所立。最有價值線索就是“海琛“二字。查閱相關資料得到如下線索。

1896年,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為重建海軍,從甲午戰敗時起到1898年,清政府從國外購買各種戰艦。清廷向德國伏爾鏘造船廠訂購海容、海籌、海琛三艘穹甲巡洋艦,每艘造價16萬3千英鎊。海琛號是最後一艘來華的艦,於1898年9月21日抵達天津大沽,由直隸總督裕祿驗收。後加入大清帝國海軍巡洋艦隊,此後一直是清末主力艦之一。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海琛號巡洋艦(源自網絡)

查閱相關書籍,還可以找到海琛號的艦船資料、武器配置

、歷史事件等詳細資料。

海琛號艦船資料

長100米,寬12.5米,艙深7.5米。吃水4.877米,正常排水量2680噸,滿載排水量2950噸。煤艙正常容量200噸,最大可載煤580噸,載淡水量270噸。動力裝置4座燃煤鍋爐,2座四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功率7500馬力,航速19.5節。艦船編制軍官29人、士官兵295人。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海琛號官兵陣容齊整,軍服規範,是一支現代軍隊。(源自網絡)

海琛號武器配置

150mm40倍徑克虜伯速射炮3門(艦艏左右2門、艦艉1門)105mm40倍徑克虜伯速射炮8門(分佈於兩舷),37mm哈乞開斯機關炮6門,8mm馬克沁機關炮6門,60mm克虜伯行營炮1門,魚雷發射管3具(艦艏水線下一具,左右舷甲板上各一具)。

海琛號歷史事件

1911年10月18日,薩鎮冰率領海琛號巡洋艦開至武漢京漢路岸附近,下令用艦炮猛烈轟擊革命軍。1911年11月12日,在艦隊隊長薩鎮冰默認情況下,海琛號巡洋艦官兵宣佈起義。1911年11月,海琛號巡洋艦執行了三次攻擊任務,炸死清軍400人。1937年9月25日江陰海戰為阻止敵艦沿江而上、進犯南京。同其它戰艦一起沉於江陰長山腳附近。軍艦上的大炮被拆下,運到陸地上的炮臺,加強防守。1960年上海市政府組織打撈公司在江陰阻塞線南北浮間撈起該艦後拆毀。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江陰沉船堵塞線(源自網絡)

前面說過,因為碑上沒有具體的時間,很難判斷出閤太明具體身份。根據海琛號的歷史事件來看,它主要有三個不同的身份。作為清海軍轟擊革命軍;作為革命軍炸死清軍;作為中華民國海軍抗戰沉船江陰。海琛號服役長達39年,其間,還做過張作霖的東北海軍,不知道二等機兵閤太明是哪個時間段在海琛號上服役,如果能查到當年海琛號的不同時期的花名冊就一目瞭然了。

不過,從墳塋高度來看,只是比地面高出一點點,可能從來就沒有人上過土;從碑前的祭祀情況來看,連燒紙用的灰坑都沒有,更不要說壓墳頭紙了,可能從來就沒有人來上過墳。他既然葬在旅順,就應該與旅順有關係。根據海琛號購進的時間來看,是1898年9月21日抵達天津大沽,作為大清帝國巡洋艦隊的主力艦,在俄國租借旅大期間很可能來過旅順軍港。二等機兵閤太明不知什麼原因在旅順去世的,然後被就地掩埋了。這只是一種推斷,還沒有發現文字證據。

旅順發現一盔海琛號巡洋艦清軍墳墓

海琛軍船二等機兵閤太明君墓地(本文作者拍照)

現在整個墓地都動遷了,只剩下幾盔無主墳還沒有挪走。閤太明墓碑的水泥底座上也用紅油標上數字,在動遷之列。但願他的後人,能夠看到此文將墳遷回老家,讓逝者魂歸故里;但願民政部門,能夠看到此文將墳妥善處理,讓海軍戰士有一個安息之地;但願文物部門能夠看到此文,在做無主墳處理時,將墓碑收入館藏,讓人們記住海琛號,還有一位二等機兵閤太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