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林則徐在新疆

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前,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官至一品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在廣州主持禁菸運動。由於禁菸運動觸及了英國人的利益,面對英國侵略者的壓力,道光皇帝搖擺不定,加上清廷內部以穆彰阿、伊里布、琦善為代表“主和派”佔了上風,清廷答應了英國政府的無理要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並將林則徐等主戰派革職查辦,成了朝廷的“替罪羊”。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1841年7月13日(清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林則徐在浙江鎮海前線接到遣戍的命令,次日便踏上新疆漫漫戍途。由於長途奔波,林則徐走到西安就臥病不起。在西安養病四個月後,大病初癒的林則徐攜三子聰彝、四子拱樞繼續西行新疆,並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同鄭夫人作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其中“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一句成為千古名句,真摯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高尚情懷,也是他一生的偉大精神的真實寫照。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這時已經57歲的林則徐,孤獨無援地跋涉在荒涼寂寥的戈壁上,一個曾居高位的功臣,當年如何頂風冒雪,走過幾千公里的大漠戈壁,翻過冰天雪地的天山山脈,承受著艱難的折磨,後人難以想象。正如他在詩中寫到:“沙礫當途太不平,勞薪頑鐵日交爭。車廂簸似箕中粟,愁聽隆隆亂石聲。”“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1842年12月10日,林則徐父子三人經過4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伊犁的惠遠城伊犁將軍府。冬日的惠遠,寒風呼嘯,殘雲密佈,先期流放到伊犁的原兩廣總督、曾和林則徐並肩抗英的鄧廷楨等候已久,他特意趕到城外數里迎接。昔日抗英炮火中二人共顯英雄本色,今日同遭遣戍,於邊關相聚,心中無限感慨,盡在不言之中。

林則徐簡單地安頓了一下,就急忙前去拜見伊犁將軍布彥泰,布彥泰是當時是伊犁將軍,清朝駐守新疆的最高軍政長官。林則徐也就是向領導報到來了。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布彥泰雖然是滿人,但他沒有因為林則徐是“罪臣”而輕慢他,對他既熱情又敬重,告訴他,你一路勞頓,先休息一下,安排林則徐以後就管一下糧餉處的事吧。布彥泰還讓人送過來不少的米麵、豬羊、雞鴨等食物,這無異於雪中送炭。林則徐當即表示感謝。

林則徐在伊犁算住的房子太舊,牆壁有縫,門窗透風,難以禦寒。林則徐只好帶著兩個兒子和泥抹牆糊門窗。另外,林則徐是南方人,不習慣睡火炕,經過房東的允許,就把火炕改為床鋪,還添置了桌椅板凳和必要的炊具。當然少不了盤爐灶、修火牆。想一想,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南方人,曾經的一品大員,凡事親力親為,實在可敬!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有一天,道光皇帝下旨裁撤伊犁鎮總兵,將辦公場所移置天津。伊犁將軍布彥泰不知道該咋辦,就徵求林則徐的意見。林則徐告訴布彥泰,沙俄野心勃勃,終日虎視眈眈,妄圖侵佔我新疆的大片土地,現在一定要加強新疆的軍事力量,千萬不能裁撤伊犁鎮總兵。於是,布彥泰就按照這個意思上奏皇帝,請求保留原軍隊編制不變。道光皇帝覺得有道理,終於保留了伊犁鎮總兵。

林則徐是個閒不住的人,他來到新疆,總想為這裡的老百姓辦點好事。可是,他到達伊犁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根本出不了門。林則徐就利用空閒時間,翻閱了大量的新疆屯田檔案資料,將這些資料摘抄編輯為《衙齋雜錄》,這些資料對發展新疆農業生產很有參考價值。

興修水利是林則徐的專長,他在南方任職期間,治水的成績就十分出名,他被革職以後,路過河南,還協助大學士王鼎治理過黃河水患。

1844年3月,布彥泰計劃想要復墾荒蕪多年的阿齊烏蘇地。新疆種地離不了灌溉澆水,要想復墾,就得首先解決伊犁河水利問題。這就必須把原有的喀什河引水渠道挖寬加深,並開挖新渠引入阿齊烏蘇東界。那由誰負責這一項水利工程呢?布彥泰知道林則徐是治水的行家裡手,於是,他就讓林則徐總負責。林則徐接手項目後,沿施工的河段細緻地勘測丈量,甚至深入到伊犁河的上游喀什河流域,對整個水利工程進行勘察、測量、設計、預算。

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後,當時的伊犁將軍府缺乏工程必需的資金,於是,林則徐提出對阿齊烏蘇渠(後稱“湟渠”)就採取捐資分段承修的辦法。林則徐主動捐資承修了整個水渠最艱鉅的龍口工程。布彥泰大感快慰,由衷欽佩林則徐。

龍口地形十分複雜,北岸是亂石陡坡,水在坡旁流,必須挖石排淤,使水流通暢。南岸受河水的沖刷,多處坍塌,必須打上木樁,砌上石頭,築起護坡堤,建起調水壩。整個龍口渠首工程要修的渠,寬三丈到七八丈,深五六尺到一丈多,長六里以上。林則徐親自率領錫伯營兵丁民夫,6月開始動工,苦幹5個月,共用工10萬以上,完成了工程量最大、最困難的龍口工程。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1845年4月,200多公里長的水渠全線貫通,引水灌溉墾複面積約15萬公頃。這是清代伊犁開屯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當地民眾為表達對林則徐的敬佩與懷念,稱之為“林公渠”。

通過此事,布彥泰更加敬重林則徐了。他向朝廷奏報說,開墾阿齊烏蘇大局已成,渠道全通,10多萬畝土地得到灌溉,還不誤春耕。另外,他還趁機向皇上報告林則徐的立功表現。布彥泰給道光帝寫了一個奏章說:林則徐到伊犁後,勞績可嘉,是一位好官,平生所見之人,再也沒有比林則徐更好的了。如此有用之才,廢置邊塞,實在可惜,要求對他既往不咎,“棄瑕錄用”。

道光皇帝得知奏報後回旨,林則徐辦水利、興農業很有本領,那就讓他在新疆發揮他的才幹吧。於是,道光就在1844年10月下旨說,讓林則徐到南疆阿克蘇、烏什、和闐去勘測調研。具體事務就是勘丈地畝,興辦水利,招民安戶,考核工費等。

伊犁開墾成效顯著,影響帶動南疆掀起興墾熱潮。接到聖旨的林則徐開始了南疆之行。1845年1月24日,年邁體弱的林則徐在他的三兒子的陪護下,克服了惡劣的自然條件,沿著天山北路去烏魯木齊,再經吐魯番,走天山南路,和辦事大臣全慶會合。他們在5個月的時間裡,先後領導勘查了庫車、烏什、阿克蘇、和闐、葉爾羌、喀什噶爾、庫爾勒、托克遜等地,行程兩萬多里,所到之處興修水利,開荒屯田。原來荒無人煙的地方,出現了新的綠洲和村落。例如和闐達瓦克,開墾一年後,搭蓋房屋,壟畝相望,一片片的村落建起來,實現了定居。葉爾羌巴爾楚克地區本來空曠無人,林則徐召集民工,建築城池,開渠引水,然後讓人們前來墾荒種地。沒過多久,這裡就形成集市,許多貧苦的人家帶妻兒老小前來安家落戶,把這裡當成很好的家園。林則徐與全慶勘田60餘萬畝,基本上分給了當地維吾爾族貧苦農民耕種,實在是做造福一方的功德。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林則徐考察過程中經過吐魯番時,看見一路乾旱缺水,忽然發現一片綠洲,灌渠整齊,流水清清。他下車仔細觀看,請教農戶,問水是從哪裡來的?原來水是從地下的洞中穿過流出來的。當地人叫“坎兒井”。林則徐對“坎兒井”很感興趣,在農戶的帶領下,實地查看,邊走邊問。原來它是從山地水源挖一個暗渠,長度不一,每隔20-30米有一通地面的豎井,各個豎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漸減小。暗渠的水流到田莊附近,就開始經明渠流出地面,灌溉農田。林則徐瞭解情況後,加以改進,每隔3-5米挖一口井,井下連環相通,水由井內水道下流。他在墾地積極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一片片的綠洲出現。當地人民紛紛推廣林則徐的引水方法,將“坎兒井”稱為“林公井”,以表達對林則徐造福地方的深切懷念和感激。

林則徐潛心研究新疆歷史地理,思考著穩固邊疆安全之策,把握當時的形勢與命脈,敏銳地覺察到來自沙俄的侵略隱患。他曾大聲疾呼,未來新疆的安全威脅來自俄國。在林則徐的文稿當中,記載“餘觀俄國勢力強大,多規畫布置,志實不小。英夷由海道犯中國實難,但善守海口,則無如我何!俄夷則包我邊疆,南可由滇入,陸路相通,防不勝防,將來必有大患”。“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見之”。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趁火打劫,通過《中俄北京條約》以及後來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了我國西北7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充分印證了林則徐的預言和韜略。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針對新疆邊防形勢,林則徐提出改屯兵為操防。要加強新疆的防務,就必須提高邊防的軍事力量。林則徐提出撤銷兵屯,讓種地的戰士回到營院裡,專門搞訓練,把騰出來的土地交給維吾爾族群眾耕種。南疆兵屯有三處:喀喇沙爾、烏什、阿克蘇。1844年烏什召民戶耕種兵屯之地。屯地給農戶耕種後,每年交糧5100餘石,除支付官兵口糧,還剩餘2000石左右,可折銀抵充經費。回營屯兵專事操防,充實了戰鬥兵員,特別是邊境地區,加強了巡防查界,提高了防禦外來侵擾的能力。

林則徐離開新疆後,仍念念不忘新疆邊防問題。1850年,林則徐返鄉途經長沙時,召後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徹夜長談,談及西域事務時,林則徐說,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盡,以致沃饒之區,不能富強,餘頗以未竟其事為憾。林則徐與左宗棠的一席談話,激發了左宗棠經營西北的決心。27年後,左宗棠完成了收復新疆的大業。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林則徐正是中國的脊樑!他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的貢獻使各族人民長思久仰,永遠不能忘懷!

1958年,毛澤東在回顧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歷程時指出:“我們的民主革命,從林則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第一幅浮雕就是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壯烈場景。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無愧於中華民族英雄。

大漠雄鷹:林則徐在新疆

我有詩讚雲:

馳關越嶺界天西,萬里征程戍伊犁。

汗貫湟渠連朔漠,足勘兆域上雲梯。

邊疆略定英雄志,沙海開荒景色迷。

一怒虎門千古贊,江山穩固望林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