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生於1751年的浙江紹興人俞蛟曾在《夢廠雜著》中記錄清代鴉片吸食者的痛苦:

“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對於鴉片的危害,中國的認知和禁止不算太晚。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頒佈了《懲辦興販鴉片及開設煙館之條例》和《申禁售賣鴉片及開設煙寮上諭》。在這一法令中,首次提出了用刑罰手段來懲治販賣、教唆或引誘他人吸食鴉片的行為,並加重了對管理官吏的責任。該條例為世界上第一個禁菸令。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罌粟花

此後多位皇帝一直強調禁菸。十九世紀,英國商人為彌補中英貿易逆差,從印度向中國走私鴉片,及至道光時期,各地煙館林立,“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吏,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置買菸具,方第日中”。就連道光本人也一度成癮。他在《養正書屋全集·賜香雪梨恭記》中自述即位前吸菸之事道:“新韶多暇,獨坐小齋,復值新雪初晴,園林風日佳麗,日蝕微研朱讀史,外無所事,倦則命僕炊煙管吸之再三,頓覺心神清朗,耳目怡然。昔人謂之酒有全德,我今稱煙曰如意。嘻!”可見當日吸食之普遍。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道光帝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中國的有識之士早就意識到了鴉片的危害。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信任推舉之下,林則徐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禁菸運動。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抵達廣東後,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籤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同時,林則徐強硬宣告:“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以虎門銷煙為代表的禁菸壯舉,有力打擊了外國殖民者的販毒行動,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堅定的禁菸決心。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林則徐

不過,英國打贏了他們聲稱的“貿易戰爭”,也成功打開了鴉片傾銷到中國的大門。其實對於鴉片的態度,清廷歷來就有兩種態度。林則徐屬於禁菸派,而時任太常寺少卿的許乃濟則屬於弛禁派。1836年4月27日,許乃濟曾向道光帝上《鴉片例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提出了弛禁論的主張。他認為:嚴禁鴉片,引起許多流弊,而且越禁越多,不如“仍用舊例,準令夷商將鴉片照藥材納稅,入關交行後,只准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以防止白銀外流。並主張文武員弁、士子、兵丁等“不得沾染惡習”,而“其民間販賣吸食者,一概勿論。因為就他看來,吸食鴉片“不盡促人壽命”,而且“今海內生齒日眾,斷無減耗戶口之虞。”同時他在附片中還提出了除聽任民間吸食外,應讓“內地得隨處種植”的建議,理由是“內地之種日多,夷人之利日減,迨至無利可牟,外洋之來者不禁而絕”。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鴉片戰爭期間的外交和議

概言之,許乃濟認為既然吸毒無法禁絕,不如准許民眾種植鴉片,以國產鴉片對抗進口鴉片,至少還能挽回經濟上的利益。這種言論理所當然地受到了義正詞嚴的斥責。馬克思在《鴉片貿易史》中論及晚清的鴉片政策中還提到許乃濟,認為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傷筋動骨的折騰,清廷對於鴉片的態度仍然回到了許乃濟這一邊。弔詭的是,因為禁菸成為英雄的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之後,卻越來越向許乃濟的論調靠攏。鴉片戰爭五年後,即1847年2月,時任陝西巡撫的林則徐在給江西撫州知府文海的信中表示:“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民嗜洋菸而不嗜土煙。”對於土煙,林則徐又說:“(若白銀在)內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引自楊國楨著《林則徐傳》第433頁)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鴉片煙館

為了發展經濟,林則徐建議江西撫州種罌粟,可見罌粟已成為一種經濟作物。土煙是中國自產的鴉片,而洋菸則是進口的鴉片。林則徐所擔心的,只是消費者能否接受國貨,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至於吸食鴉片對國民身體造成的危害,林則徐根本沒有在乎。想當初,林則徐曾經痛徹心扉地談到:“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言猶在耳,如今卻改弦更轍,何也?其實林則徐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禁菸是禁不了的,因為鴉片戰爭已經叩開了中國國門。既然這樣,還不如將鴉片貿易合法化,罌粟種植合法化,這樣還可以杜絕白銀外流。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林則徐

作為清朝的地方官,仍然承擔著發展經濟的現實壓力。對於鴉片貿易合法化,馬克思也說:“如果中國政府使(鴉片)貿易合法化,這意味著英國國庫遭到嚴重的損失。英國的鴉片貿易會縮小到尋常貿易的規模,並且很快就會成為虧本生意。”沒有直接的資料表明,在林則徐當政期間,陝西是否已經將鴉片的種植列入支柱產業之一,但從林則徐這樣的禁菸派人物都敢於公開鼓吹鴉片種植,可以確認當時鴉片已經至少成為地方官員們的新寵。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馬克思

鴉片戰爭後30年,即1872年,上海《申報》發表文章,主張弛禁鴉片,廣泛種植。此議一出,朝野上下竟然無人反對。兩年後(1874年),李鴻章上奏同治帝,說“既不能禁英商不販洋菸,即不能禁華民不食洋菸”,那就不如開禁,允准中國人種植鴉片,從而自種自食,以防白銀外流(每年外流約二千數百萬兩)。結果是清廷准奏。這樣一來,僅僅幾年,中國土煙的產量就超過了進口洋菸。於是,白銀的外流倒是因此得以制止,但隨著土煙的廣泛種植以及煙價的迅速降低,吸食鴉片的中國人不但沒有減少卻反而大大地增加了。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李鴻章

鴉片能徵收超出糧食二十倍的稅收。農民喜愛鴉片,因為“種植罌粟花,取漿熬煙,其利十倍於種稻”,“鴉片之利,數倍於農。小民無知,孰不棄農而趨利乎?”。根據後世學者測算,一畝罌粟地大概能收穫五十兩鴉片,一兩鴉片約值大洋一元,一元大洋可以買四十斤左右大米,一畝鴉片就能換來兩千斤大米。畝產千斤的糧田,到哪裡去尋找呢?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直到2019年10月,才在湖南衡陽市達到畝產1046公斤。可見,即使扣除了各種成本、繳納了各種稅費,鴉片的收成也大大高於糧食。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袁隆平

鴉片的種植區域,從雲貴川等地,迅速擴展到全國。貴州鴉片質優價廉,成為抵抗洋貨的先鋒,暢銷兩廣。雲南鴉片的種植面積,高達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一。四川鴉片在“鄉村籬落皆遍種之”,涪陵等地“皆以種罌粟為要務”,日常蔬菜不得不從外地調入,甚至“通市難覓菜油,日用則桐油,皆罌粟油也。”有學者估計,四川一省生產的鴉片,可能佔了全國市場總額的40%。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罌粟頭

山西“無處不種”,“晉民好種罌粟,最盛者二十餘廳州縣,其餘多少不等,幾於無縣無之,曠土傷農,以致畝無棲糧,家無餘粟。”待到罌粟漫延時,一場席捲華北的特大幹旱襲來,歷時三年,餓死千萬,這就是“丁戊奇荒”(指19世紀70年代中後期,即1877—1878年發生在中國大地的特大災荒)。當時清政府公開允許種植鴉片(土藥),導致農村大量土地種植利潤更高的鴉片,而糧食播種面積減小。山西成為這次大饑荒最嚴重的災區,山西巡撫曾國荃痛訴道:“自境內廣種罌粟以來,民間蓄積漸耗,幾無半歲之種,猝遇凶荒,遂至可無措平。”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旱災

作為亡羊補牢的措施,受災各省紛紛開始查禁鴉片種植。山西要求“所有栽種罌粟者,責令甲長族長押令拔除,改種五穀;州縣官吏私徵罌粟畝稅,立予參撤”。等張之洞到任後,在鴉片種植最火的交城、代州兩地,剷除了所有罌粟,到1883年前後,山西的鴉片已經基本禁絕。幾千萬條生命換來的慘痛教訓,其有效期並不長久。1908年,僅四川一省的鴉片產值就高達三千五百萬兩,超過當年從日本手裡“贖回”遼東半島的費用。其中的兩千三百萬兩,就地完成了銷售,令四川遍地菸民。

林則徐:從虎門銷煙到倡議種煙,這個晚清能臣的內心掙扎有誰知

林則徐

我們再回來接著談林則徐。從禁菸到提倡種煙,林則徐的如此轉變讓人驚愕。那麼林則徐還算得上是英雄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林則徐能夠挺身而出,不計較個人安危,這就是英雄。當然,我們應該看到,林則徐是人不是神,也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但是他已經比同時代的官僚進步很多了。

禁菸是為了國家,種煙也是為了國家,這就是一個封建士大夫忠君愛國的真實寫照。想必當他在回信中倡議種煙時,其內心也是掙扎的。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形勢比人強,以毒攻毒也是無奈之舉。美國華裔學者張馨保在《林欽差與鴉片戰爭》中讚歎道:“在所有19世紀的中國政治家中,林則徐的形象和影響都超過了其他人。”(彭忠富/整理;參考文獻《林則徐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