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聶:跑者的“力量”

小聶:跑者的“力量”

今天和大家講講力量練習的簡單訓練技巧。對大部分業餘跑友而言,力量訓練應該算是一項非常難以堅持的訓練科目。原因很簡單,一個是重視程度不夠,感覺沒有必要。一個是感覺做無氧力量太累,沒有樂趣。

事實上,哪怕我們沒有跑步的習慣,僅僅是從健身的效果來說,基礎力量練習也是保障我們身體健康的根本。健身方式比較流行的瑜伽,普拉提等項目的很多內容其實就是一些基礎的力量練習。運動原理一樣,說法不一樣而已。

對熱愛跑步的我們來說,提高肌肉基礎力量是減少運動風險最有效的方式。對目的是健身跑的人如此,對目的提高自己,挑戰自己的跑者來說更是如此。

跑者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肌肉力量呢?

首先要確認的是,如果我們目的是要完成馬拉松或是想跑得更快、更遠,那麼所有的力量練習的基礎都要建立在跑量的基礎上面來補充完成。對跑者而言,沒有跑量,就沒有力量。我們進行大量的有氧基礎練習,除了對心肺功能的訓練以外,也是對所有肌肉力量練習的過程。也就是說,低配速慢跑,也是一種有效的力量基礎練習,而且,通過這樣的慢跑,讓肌肉感受每一步的重力衝擊,能有效的發現自己不同部位的力量缺陷,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改善。這一點,部分跑友會出現訓練誤區,往往花大量的時間呆在健身房做力量而忽視了跑量的積累。

對初跑者來說,隨著跑步的時間積累,會很容易發現身體,特別是下肢和髖部等不同的部位出現不同的疼痛,而這類的疼痛,除了技術原因,大部分是因自身力量基礎不足造成的。所以,我通常會建議我的學員,在跑步的初期,會針對性的做一些基礎力量練習,保證在有一定的力量基礎後才開始進行相應的跑步訓練。

對進階中的跑者而言,力量訓練更為重要,很多人往往會重視體能的訓練而忽視力量的重要性。在這點,我個人是非常有感觸的。從改變跑步技術開始,我所有的提高,基本可以定義為我力量的提高。而對於我這種力量基礎非常薄弱的人來說,提高的技巧就是加強力量,效果非常明顯。

跑者的力量基礎分類,總體就是兩個方面:第一是肌肉耐力基礎,主要針對下肢腳踝部位,小腿以及大腿肌肉力量和上肢,肩部,手臂肌肉力量,第二是人體核心區力量基礎。主要針對髖部,腰腹部位等肌肉力量。建議大家在做力量訓練的時候,分開來做。就是說肌肉耐力和核心區耐力分不同的時間來做。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同時做。

對業餘跑者來說,力量練習需要遵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就能很好的達到訓練目的。除精英跑者以外,每週安排時間各做一次20—40分鐘的肌肉耐力和核心力量訓練就可以了。我通常會在週二的放鬆跑後做20—40分鐘的肌肉耐力訓練。週四在速度訓練後做20—40分鐘的核心區力量訓練。視身體狀態來調整時間。基本都能保持每週各一次。我想大家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跑步時間合理安排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力量訓練的強度,點到即止。就是說感覺累,但不是很累的狀態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做到筋疲力盡的感覺,這樣會影響恢復和第二天的訓練科目。而且,跑者的力量訓練是對肌肉深層刺激,需要時間循序漸進的來提高強度,持之以恆才是重點。我想這點在很多跑友的理解當中也是很容易出現誤區的。包括我初期做力量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

另外還有一個強度的誤區,很多人在做力量練習的時候,單個項目喜歡以次數或時間來增加強度,例如深蹲一次做30個增加到100個,俯臥撐一次做30個增加到100個,卷腹一次做30個增加100個,平板支撐一次做1分鐘增加5分鐘這樣,這樣的模式除了增加我們的訓練時間以外,效果也不會太明顯的。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深蹲,從自身體重開始,負重10公斤,15公斤,20公斤這樣增加,循序漸進的提高強度,但總體組數一樣的15次一組,每次3—5組。平板支撐從30秒一次開始,做三到五次。假如覺得強度不夠,那麼就增加動作難度,例如舉起一個手或一個腿這樣,變換不同的方式。而不是增加時間。這點希望大家要調整一下自己的訓練方式。每次的總體訓練時間控制在20—40分鐘左右就差不多了。

以上是個人的力量訓練體會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