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唐朝末年以来,走马观花式的改朝换代,造成了连年的战乱不断,在这当中深受其害的是贫民老百姓。

乱中思变,于是就有了各路英雄揭竿而起,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就是在这乱世当中走出去的英雄。

在群雄四起的战乱当中,有一位叫刘知远的人得了天下,谁能想到他是一位短命的君主,登基一年崩逝,他的十八岁儿子刘承祐继承了皇位,由于登基伊始,加上这个皇帝来的如此容易,所以,这个皇帝位置仍然在飘摇当中。

不久,手下的各路诸侯对刘承祐举起了造反大旗,刘承祐基于自己的威望,实在难以平复大局,于是他在惊慌失措中想到了战功卓著的郭威,刘承祐根本不会想到,就是自己请来的这个郭威,夺走了自己的江山。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图片)刘承祐

一、功高盖主郭威遭疑,兔死狗烹,郭威起兵造反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刘承祐启用大将郭威,其目的就是利用郭威巩固自己的皇权,那么郭威也不负刘承祐的期望,很快就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此时的郭威不但在朝廷上下很快就培植了自己的一大部分亲信,加上平素结交的一帮好友,说一不二的郭威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历代帝王最害怕的就是功高盖主,刘承祐对于郭威的权利膨胀已经产生不安,所以采用了各种手段,削弱郭威的权利,并且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打压。

契丹对边境的进犯,让刘承祐找到了惩治郭威的机会,于是把郭威调出城外,去边境与契丹作战,刘承祐的这一举动,使郭威感到有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在委屈中,郭威不得不起兵造反。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郭威的起兵造反,必然有一种无奈的成分,因为他的家人还在开封城内,这就是他最大的后顾之忧,虽然京城开封近在咫尺,他的一步棋走错,毕竟会使他的家人祸灭九族,郭威的这个后顾之忧不无道理,当刘承祐得知郭威起兵造反,刘承祐毫不犹豫的,在一怒之下,将郭威的全部家眷诛杀。

城外的郭威得知自己一大家子人命丧黄泉,陷于痛苦之中的郭威便丧失了理智,以"清君侧"的名义,下了一道死领,就是因为郭威的这个死领,给他自己留下了一生当中的污点。

他的这道死命令是:无论哪个部下,只要攻入京城开封,便可以随意抢掠,这让郭威所率领的将士,激发起了士气,以不可阻挡之势,势如破竹,只用了七天时间,便攻入京城开封,进入开封城后,士兵们的举动可想而知,不但兽性大发,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开封城爆发了残酷的洗劫。

郭威的大军,既然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又如此勇猛,这让开封城内的禁卫军纷纷倒戈,此时的刘承祐觉得大势已去,在逃跑中被郭威的部将斩杀。

再看开封城内,一片狼藉,百姓死伤无数,抢劫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拾。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二、来之不易的江山与背后的手段和阴谋

公元950年刚刚入冬,郭威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城,此时的开封城内的局面已经失控,先期入城的士兵,只记住了郭威的那句话——"入开封,可劫掠十日"由此,开封城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狼哭鬼嚎之中。不过在这次洗劫当中,有一个人列外,那就是赵匡胤。

在这次开封城中的大洗劫,始作俑者无疑就是郭威,当郭威来到一片狼藉的开封城中,对于开封城发生的这一切,似乎无动于衷,在老百姓的眼里,没人知道郭威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这就是郭威在为家人报仇雪恨以后的畅快淋漓,还是失去亲人的悲哀苍凉?

忽然间郭威从思绪中醒来,如同做梦一般,不禁想到,自己的这一个举动,不是失去民心了吗?如此下去,自己还要不要坐这个江山?冷静下来的郭威,认为必须要扭转这被动局面,所以采取了安抚城中百姓的举动,进一步和曾经跟随刘承祐的臣子交涉,这给他们的一种假象就是,他郭威还想继续为后汉效力。

郭威的这一举动,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在他的属下们心理产生了疑问,既然刘承祐死了,郭威已经占领开封,正是取后汉而代之的机会,更是理所当然,可是从郭威的举动上看,似乎没有这个打算,难道说郭威对皇帝位置没有兴趣,还是高处不胜寒?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郭威

众人们的种种猜测没有用,因为郭威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因为郭威知道自己这是造反,即使坐上皇帝位置,得不到天下的拥戴,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这需要一个过渡,可是部下不这么想,既然是造反,那就不能拖泥带水,何不痛痛快快的根除异己,以绝后患。可现在郭威的军令如山,众将士只能以他的意志行使。

首先是郭威请出了后汉的太后,出来垂帘听政,太后是天下的太后,更是刘家的太后,郭威作为后汉的刘家的悍将,此时又抬出了这个太后主宰天下,难道刘家的人能原谅他们这些大逆不道的反叛之人吗?这些问题仍然是郭威及其属下有待于解决的重大问题。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家的能人是绝对不允许自家人被欺负的,此时后汉的开国功臣"刘崇"站了出来,这位刘崇就是被郭威推翻并杀死的已故皇帝刘承祐的亲叔叔,时任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侄子被杀,并要改朝换代,岂能坐视不管。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刘崇画像

三、郭威为称帝前的过渡使用阴谋手段的艺术

刘崇这个节度使,本来落得个清闲,但是他的威望却不容忽略,特别是在乱世之中掌握一定军队的人,何况刘崇在自己的辖区更是培养出一支相当具有实力的军队。

当他知道郭威造反所做出的这一切,刘崇毫不犹豫的带领自己的军队,直奔京城开封而来,可是遥远的路程需要时间,这给郭威创造了喘息的机会。

刘崇的出兵开封,让还没有彻底安静下来的郭威部下,产生了骚动,其主要原因是,正在收获当中的郭军,在享受着进入开封的喜悦,没有充分的备战,产生军心不稳是预料之中的事。

可郭威的内心,自有他自己的打算,那就是,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抵御刘崇的大军,于是郭威说:"我不可一日无军,现在虽然是太后垂帘听政,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就是要有一位皇帝的人选。郭威就在皇帝人选这个问题上,在刘崇身上做起了文章。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郭威

郭威要想抵御住刘崇的大军,首先就是稳住刘崇,而稳住刘崇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刘崇的儿子刘承赟,确立为新皇帝的人选,作为缓兵之计,这就是郭威的阴谋与手段。

郭威的这一举动明显是放长线钓大鱼,以缓兵之计的办法,收服刘崇大军,明眼人一想都知道,郭威不可能把梦寐以求的皇位拱手让给他,推举刘承赟为新皇帝,只不过是郭威使用的毒辣手段而已。

在城外得到这一消息的刘崇父子,当然是欣喜若狂,刘崇以为既然郭威让自己的儿子刘承赟做皇帝,就没有进军开封城的必要了。可当刘崇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不能不怀疑郭威的用意。

虽然派使臣去见郭威加以确认,可是,刘崇的儿子刘承赟能做上皇帝的这个承诺,让刘崇坚信不疑更是慌不择路。

虽然得到确认,但是他没挣得到自家太后的意见,因为当时垂帘听政的太后,她毕竟是刘家的人,她的话才最可靠,所以刘崇上当受骗也怨不得他人。深信不疑的刘崇,哪知道这是郭威设下的天大的惊天陷阱。所以刘崇直接做上了当太上皇的美梦,为了表示诚意,刘崇下令撤兵,这正中郭威下怀。

刘崇的兵一扯,他的儿子刘承赟迫不及待的赶入开封城,他那想到,此行一去踏上的是一条黄泉路,而开封城的郭威,听说刘承赟已经进入开封城,不仅长出了一口气,这一切终于按照自己设计的阴谋,顺利按预期发展下去。

这时众人才知道郭威的手段,因为有了刘承赟这个筹码,城外的刘崇大军,无论怎么勇猛,有刘崇的儿子刘承赟在,就不足为惧。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开封城

开弓没有回头箭,郭威打一开始就知道,既然走上了反叛之路,就绝无回头之理,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一路走到底,他不但成功了,而且还坐上了皇帝宝座。

由于消息封锁的紧密,刘崇对自己的儿子刘承赟的遭遇还蒙在鼓里,哪知郭威的司马昭之心,如此毒辣,对于郭威的手段,前朝留下来的大臣只得屈服,不但屈服,还上书太后,要求太后对郭威给与重任。

太后也不是糊涂人,自然明白这个"重任"除了皇位还有什么,随后在众朝臣一再的劝进下,郭威于公元951年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而且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这就是后周的开国皇帝。

宋史︱郭威窃取刘氏江山的强硬手段和他背后的阴谋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根据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坚持原创。

2019.9.2于佳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