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余杭区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余杭区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余杭区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余杭区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市场上一些不法商家受高额经济利益驱使,以旅游、治病、会销等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特别是老年人、病人等特殊弱势群体成为主要侵害对象,严重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百日行动”集中执法整治,联合相关部门、镇街强效治理“保健”市场乱象,同时探索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今年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城管、属地镇街开展联合执法97次,检查酒店、宾馆、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要害部位689次,检查药店、超市、保健品店、医疗器械店等经营单位1042家次,查处案件100件,罚没款570万余元,累计关停非法保健经营单位35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排查摸底,实施重点监管。依托镇街市场监管平台,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全面排查,确定临平、良渚、仓前、五常、余杭、闲林等重点区域,存在会场推销活动的宾馆酒店、公园、广场、“保健”类店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场所,摸清单位数量、地址、“保健”类商品的名称、种类、功效等情况,建立涉嫌非法营销保健单位名册,进行动态监管。

高压震慑,严打违法行为。联合公安、城管、属地镇街开展联合执法,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严查处;对聚众会销的保健经营单位,挤压其生存空间,直至关停;增加检查频次,防止死灰复燃;通过查办一批影响范围广的大案要案、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件,震慑心存侥幸的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群防群治,实现长效治理。将“保健”经营单位纳入镇街网格排查事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对酒店、宾馆等场地提供者、房东,进行警示性约谈,要求如有非法营销的情况不予出租并及时上报;对相关单位从业人员进行行政约谈,禁止虚假夸大宣传、销售问题产品、坑害消费者等行为;加强日常宣传,鼓励群众通过电话等渠道举报投诉“保健”市场各类违法行为。

塘栖所:

妥善化解保健床垫消费纠纷

日前,塘栖的陈女士为塘栖市场监管所送来了一面印有“公平公正,有效化解消费纠纷”的锦旗,对塘栖所帮助其妥善解决保健床垫消费纠纷表示感谢。

今年9月下旬,某销售保健床垫、被子、枕头等商品的商家对一位家住塘栖的老人进行推销,诱导其购物消费。老人的监护人得知此事之后立刻进行了消费投诉举报,原因是这位老人患有精神残疾,此次购买保健床垫的行为未经过其监护人的认可。《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塘栖市场监管所经现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这位老人确实是一位持有“精神残疾证”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执法人员当即约谈商家,要求商家采取退费处理。9月底,老人拿回了消费款49000多元,该起保健床垫消费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仁和所:

取缔一涉嫌虚假宣传流动摊位

近日,仁和所接到辖区网格员反馈,某农贸市场有一流动摊贩,每日清晨在农贸市场销售植物精油,涉嫌无证经营和虚假宣传。

据此,仁和所执法人员一早赶赴该农贸市场,果然发现有一小汽车充当临时摊位,售卖植物精油。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摊位主在销售植物精油时用到的宣传海报、宣传单页上印有“幸福狐狸植物精油,家庭好医生, 哪里痛喷哪里,一喷见效”等宣传用语,并且标榜该植物精油适应人群广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老寒腿、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消膜炎、宫寒、肩膀疼、落枕、头痛、乳增生、鼠标手、腱鞘炎、偏头痛、颈椎疼、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等病症都可使用。而该款植物精油实则为化妆品,其包装标签标示的功效为蕴含多种植物精华,柔软滋润肌肤,为肌肤提供舒润感受。仁和所执法人员以涉嫌虚假宣传高价销售化妆品对周某某进行立案调查,案件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惕保健食品

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老年人是保健食品市场当中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易被不良商家“忽悠”的群体。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注意这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夸大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如“根治”“药到病除”等,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讲座、座谈会”等形式,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3.“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促销活动,现场往往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

4.“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学术机构等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部分含有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内容。

5.“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或义诊。体检后,“专家”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从而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