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導語:4月24日,《復仇者聯盟4》在中國上映,排片佔比超過90%,《東北往事二十年》《九龍不敗》《一個母親的復仇》等電影紛紛改檔,避免和《復仇者聯盟》的正面衝突。

作者 | 禦寒

美國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2》上了知乎熱搜榜,因為韓國的一個發佈會。

11月22日上午,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在首爾舉行了緊急新聞發佈會,多位導演聯合抗議《冰雪奇緣2》的排片佔比過高,並提議通過立法限制“銀幕壟斷”,給所有電影以足夠的生存空間。

同日,《冰雪奇緣2》在中國上映,上映首日排片佔比達到36.4%,次日上漲到43%,下週的預排片超過50%,目前累計票房達到2.4億。國內暫時沒有出現抗議《冰雪奇緣2》排片佔比過高的跡象出現。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圖源:韓國mydaily)

在此之前,韓國電影市場就經常提到“銀幕壟斷”一詞。“銀幕”指代電影院的排片,單部電影的銀幕數越高,在電影院裡播放次數就越多,也就等於排片佔比越大。一旦形成單部電影的“銀幕壟斷”,同時段上映的電影幾乎沒有翻身的機會。國內也曾多次發生小眾電影排片過低、慘淡收場的案例。

電影熱度和排片佔比,其實是一個“雞生蛋”的問題。排片高的電影有更高的熱度,而高熱度的電影也理應得到更多排片。然而,“內容為王”的時代,依舊要靠院線排片來保護電影,也暴露了電影產業結構不平衡的問題。

由來已久的排片爭議

11月21日,《冰雪奇緣2》在韓國上映。數據顯示,《冰雪奇緣2》上映前的預售觀影人次就高達110萬,上映第一天的觀影人數高達60萬人次,上映兩日突破124萬。

和中國電影市場的習慣不同,韓國電影市場更看重觀影人次。考慮到韓國總人口僅為5000多萬,電影市場的評價標準比中國要低,100萬觀影人次就是“高票房”的表現。

在《冰雪奇緣2》上映前,鄭智泳導演的電影《黑錢》領跑韓國票房榜,11月13日上映,五天後觀影人次突破100萬。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黑錢》 圖源:豆瓣)

然而,鄭智泳導演在2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冰雪奇緣2》上映的當天,《黑錢》的觀影人數從90萬下降到30萬,“這樣的下降是在一天內發生的,我要對這一不公平的現象提出申訴。”同時,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指出,《冰雪奇緣2》目前的排片率為63.0%,完全壓制了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

委員會聲明說,此次發佈會的目的不是打壓《冰雪奇緣2》,而是希望推動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實施,來解決“銀幕壟斷”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

從製作水平來說,韓國電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國際上屢創佳績;但是韓國的電影市場規模並不算大,“銀幕壟斷”的問題最受詬病。

2015年8月,電影《老手》在韓國上映,狂攬1000億韓元(6億人民幣)的票房,累計觀影人次超過1340萬,幾乎每4個韓國人中就有一個在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最終,該片榮登2015年韓國票房冠軍,並躋身當時的韓國影史前三。(注:該片後被中國翻拍為電影《“大”人物》,由王千源和包貝爾主演)

兩年後,當《老手》的導演柳承莞帶著新作《軍艦島》迴歸的時候,很快收穫萬千期待。7月26日上映第一天,在整個韓國不到3000塊銀幕的情況下,《軍艦島》創下了單日佔領2027塊銀幕的驚人成績,超過此前《美國隊長3》的記錄,成為韓國影片銀幕數之首,也引起了諸多電影人的不滿。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軍艦島》 圖源:豆瓣)

韓國的特殊情況是,電影製片公司旗下就擁有數量龐大的連鎖影院,一旦製作團隊和電影院線相互勾結,很容易形成“銀幕壟斷”。

對此,韓國電影界紛紛呼籲要為電影銀幕佔比設限,讓所有電影都能有發展空間,保證電影產業的良性發展。

和《軍艦島》引起的“銀幕壟斷”風波相比,此次《冰雪奇緣2》的情況更加複雜一點。

《冰雪奇緣2》是迪士尼推出的典型商業電影,同時段上映的《黑錢》則是一部基於韓國國情的“反腐”電影。二者的票房比賽,也是韓國本土電影和外國進口電影的戰爭,別有一番深意。

保護國產電影靠排片

和中國一樣,韓國也有“國產電影保護”的說法。上世紀50年代開始,韓國就有了保護電影產業的意識,此後通過大量扶持政策,以期推動國產電影的發展。

自從 1966 年實施“電影法第一修正案”開始,韓國政府就規定了每年影院必須上映國產電影的天數,該模式稱為“銀幕配額制”。1985 年以後,“銀幕配額制”規定每年至少要放映146天國產電影,以防止影院為了利益只播放進口大片。

該政策促進了韓國本土電影的發展,目前韓國電影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銀幕配額制”功不可沒。

到了2006年3月7日,韓國國務會議通過縮減電影配額制的試行令改進案,將至少放映146天國產電影的時間減半為76天,引發了諸多爭議。

這也讓人聯想到中國“國產電影保護月”,以及近幾年此概念的弱化。

“國產電影保護月”其實並不是民間的戲稱。2004年,國家電影局為了扶植國產電影,口頭下達通知,希望全國院線在每年6-7月或7-8月期間,減少引進海外分賬大片,目的在於提高國產片每年到票房佔比,業界將這段時間稱為“國產電影保護月”。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早先時候,“國產電影保護月”一度讓電影愛好者叫苦連天。春節和暑期之際,正在國外熱映的大片都要推遲1-2個月才能在國內上映,而在映的國產電影很難得到好評。

2019年,情況似乎不一樣了。6月28日上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征》和7月12日上映的《獅子王》,都比北美還提前上映;8月還有《憤怒的小鳥2》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也都在北美上映的一個月內就得以在國內上映。

有人將其歸因於國產電影開始頻出佳片,可以正面迎擊好萊塢大片;也有人認為這其實是中國電影疲軟的表現,需要靠熱映的進口大片來彌補票房缺口。

唯一不變的依舊是院線排片的絕對力量。

4月24日,《復仇者聯盟4》在中國上映,為了不和這部註定主宰院線的電影遭遇,《東北往事二十年》《九龍不敗》《一個母親的復仇》等電影紛紛改檔。隨後幾日,《復仇者聯盟4》的排片佔比幾乎都在80%以上,甚至超過90%,連續9天單日票房過億。

對此,《地久天長》的主演王景春怒發微博,難掩嘲諷的意圖:“必須100%排片啊!”隨後又發微博澄清:

“我今天的確有點酸,但酸的不是漫威電影和觀眾,而是環境本身,希望不同類型的電影有自己的空間。”

此前,《地久天長》最高排片佔比僅為6.5%,總票房4500萬。

事實上,排片和口碑互相影響,共同作用於電影票房。在《地久天長》和《復仇者聯盟》的情況中,很難斷言哪一方的作用力更大。

不過,從目前電影市場的產業模式和觀眾的觀影習慣來說,院線方的力量經常大於觀眾的口碑效應。隨著電影市場的下沉,將會有更多看重社交和娛樂性的人群加入觀影隊伍,院線排片數據能起到一個關鍵性引導。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

2016年5月,電影《百鳥朝鳳》的製片人方勵在微博開啟了直播,講述了《百鳥朝鳳》的幕後故事。直播結束前,方勵對著鏡頭雙膝下跪,懇求院線經理在接下來的週末增加《百鳥朝鳳》的排片。

在接受《新京報》的採訪時,方勵表示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爭取院線和觀眾,也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這個週末又有幾個新片要上……就只剩明天后天這個週末,今天1.2,明天就是零點幾,這個週末就沒(排片)了。”

驚人一跪換來的票房逆襲,院線壟斷到底有多大力量?

方勵還說,當時《百鳥朝鳳》的排片是從2%跌倒1.2%的,此前他擔任製片人的電影《後會無期》排片從38%掉到24%,接下來的預排片就變成10%。排片佔比的下跌是速度極快的連鎖反應,他的下跪實屬無奈之舉。

5月12日,上映6日的《百鳥朝鳳》累積票房只有322萬元。方勵直播後的那個週末,《百鳥朝鳳》的排片佔比達到4.4%和7.2%,到18號《百鳥朝鳳》的票房已經接近4000萬,最終總票房超過8000萬。這部豆瓣評分8.1分的佳片,也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成績。

方勵在直播中所說:“影院經理們掌握著電影的生殺大權”,這不是虛言。

電影檔期是一門學問,合適的上映時間可以造就一部“爆款”電影,而不合適的檔期有可能讓同一部電影迅速“撲街”。但是,“院線壟斷”則是另一種概念,排片是影院的商業行為之一,既有可能是市場驅動的結果,也有可能是看不見的行業潛規則。

2016年,Netflix的CEO裡德·哈斯廷斯曾公開表示,電影院線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在大部分國家,所有電影的正規分發模式分為三輪,首先都是在影院播出,其次製作成DVD,最後才會出現在視頻網站上。在中國,一般會省略第二個步驟。

在這樣的情況下,院線排片是所有電影的必爭之地,壟斷院線就能控制票房,而票房分賬往往也能讓電影院賺得盆滿缽盈。一旦電影院和電影製作方達成協議,巨頭影視公司就能壟斷銀幕,觀眾在選擇影片上將會變得十分被動。

大製作電影靠排片刷票房的同時,其他電影的排片空間被擠壓,觀眾數量不足,無法引起大眾反響和二次傳播,繼而影響接下來的排片情況,陷入惡性循環。

這樣的買賣建立在損害小眾電影和小型影視公司應有的利益上,顯然有悖於自由市場規則。

同時,一旦影視製作方將院線也劃入自己的產業鏈,這樣的情況會更加嚴重,這種模式在上個世紀初曾在好萊塢風靡一時。

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即反壟斷法,試圖打擊當時市場上的寡頭壟斷現象。當時,美國的電影產業由八大製片廠主導,憑藉強大的資源和資本力量,他們自己製作電影,自己發行,在自己公司的電影院裡放映,是不折不扣的“壟斷市場”。

經過長達20年的官司,最終法院終於在1948年判定八大製片廠存在壟斷行為,並在反壟斷中增加了《派拉蒙法案》,規定電影公司不允許擁有院線業務,從而給予了小公司和獨立電影一定的發展空間。

如今,類似的壟斷現象也在中國發生。此前,馮小剛曾指責萬達院線壟斷電影市場,打壓《我不是潘金蓮》,猜測原因在於《我不是潘金蓮》由萬達影視的競爭對手出品和發行。

方勵、馮小剛之輩的資深電影人,尚且需要院線的支持,更不用說是掙扎在起跑線上的新電影人。

在國產電影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小眾電影渴望排片保護,利益驅動的院線壟斷急需解決,抗議和下跪總不是長久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