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写在最前面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说起玉林市兴业县,就连玉林市本地人还算清楚,外地人却有些懵了,这个1300多年前建置设县,曾经州治驻所330年的桂东南小县,在历史撤销了45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得以复置,很多上年纪的人还记得石南,却不记得兴业,而年轻人呢,对兴业的历史知之甚少。放眼整个玉林全市,兴业算是存在感最低的县市了。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兴业“百业俱兴”

秦始皇嬴政并吞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并在岭南(现两广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兴业县境隶属桂林郡,后隶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次年废除象郡,在岭南设置九郡,兴业县境则属郁林郡。

南北朝,陈天嘉二年(561年),郁林郡分置石南郡,郁平县分置石南县。石南郡和石南县治所位置均在今石南镇古州肚,隶属于南定州(治所桂平市蒙圩镇新德古城村)。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开皇十年(590年),改石南郡为石南县,改属尹州(今贵港市)。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属郁州,三年又改属郁林郡。大业十二年(616年),石南县分置兴德县,治所在城隍村(今城隍镇),后撤销。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兴德县,旧治今属葵阳镇旧县村西南附近,与石南县同属南尹州(今贵港市地)。贞观九年(635年)石南、兴德两县改属贵州(古贵州即今贵港市)。麟德二年(665年),置郁州。兴德县分置潭栗县,治所在今大平山镇古城村;石南县分置兴业县,治所在今兴业县城区北部。其中,兴业县乃取自“百业俱兴”的意思,寓意相当美好。兴业县建置自此开始,距今1300多年。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郁林州治所330年

乾封元年(666年),郁州更名郁林州,改属郁林州。永淳元年(682年),置党州,旧治今属县西北(今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同年,置辖抚安、善劳、善文、安仁、宁仁等县,俱旧治今属县西北党州附近。次年,析党州置平琴州,旧治今属县西北。同年,平琴州置辖怀义、福阳、古符等3个县,并划辖原隶党州之安仁县。州县均旧治今属县西北。天宝元年(742年),郁林州、党州、平琴州分别改为郁林郡、宁仁郡、平琴郡。至德二年(757年),安仁县易名容山县,抚安县易名抚鹿县。次年,郁林、宁仁、平琴等郡又分别复改名郁林州、党州、平琴州(古平琴州治所位于今蒲塘圩)。唐建中二年(781年),郁林州治移郁平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平琴州废省入党州,属县为党州所辖,石南县废省入兴德县。唐末,今县境有兴业、郁平、兴德、潭栗等4县,隶属郁林州。

五代十国,今县境仍设兴业、郁平、兴德、潭栗4县,属郁林州。

宋朝,开宝五年(972年)废郁平、兴德、潭栗3县并入兴业县,郁林州迁治兴业县。至道二年(996年),郁林州治迁至南流县(旧治今属玉林市玉州区)。兴业县仍属郁林州。郁林州治在兴业县地前后共330年。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解放之前

元朝,兴业县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岭南广西道(后改广西两江道、广西行中书省)郁林州。

明朝,兴业县和郁林州属广西行省(后改布政使司)梧州府。

清朝,兴业县初属广西省。雍正三年(1725)八月,郁林州改为广西省郁林直隶州,兴业县属之。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民国时期,今县境仍设兴业县,县治在今石南镇环江村。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政府裁府与州、厅,改省、道、县三级,由道领县。六月,设置漓江道和郁江道,兴业县属郁江道。次年六月,郁江道易名为苍梧道,兴业县继续属苍梧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制,改属广西省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年,兴业县属郁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改属梧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九月,属浔州行政监督区,十一月,又改属郁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属第六区行政督察区。次年十二月,郁林县与兴业县改划县界,即以鸣水铺沿公路直向东行,约0.5公里处立有“兴业县界”界碑,以东属郁林,以西属兴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治苍梧;兴业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十二月,郁林县将插花飞地鸣水铺划归兴业县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三月,将原系第三区之郁林、兴业、博自、 北流、陆川、贵县等6个县改归第八区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月至1949年,将郁林、博白、兴业、北流、贵县和陆川等6个县划出新置第九区,区治郁林。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撤销与复置

1949年12月1日,兴业县解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兴业县临时军政委员会,行使县人民政府职能,1951年1月成立兴业县人民政府,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兴业县属容县专区。

1952年8月,广西省人民政府第六次行政会议决定,将兴业县撤销合并郁林县。1953年4月政务院批准合并,其辖域分别划归贵县和郁林县。直到1997年4月复置兴业县,隶属地级玉林市,辖石南、城隍、蒲塘、大平山、山心、葵阳、沙塘、北市8镇和龙安、铁联、博爱、高峰、洛阳、小平山、卖酒7乡,县人民政府驻石南镇。复置的兴业县和1953年以前的兴业县版图和范围都不同。新划入兴业版图的有蒲塘镇、北市镇、小平山乡、卖酒乡、龙安乡、大平山镇的东部和南部。2005年6月撤销铁联、博爱两乡,分别并入葵阳镇、山心镇。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兴业的今天

目前,兴业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468.38平方公里。总人口76.29万人,现辖管辖石南、大平山、葵阳、龙安、山心、城隍、高峰、蒲塘、沙塘、洛阳、北市、卖酒、小平山13个镇。黎湛铁路、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在建)、广昆高速、荔玉高速公路(在建)、国道324线、省道308线贯穿县境。

州治330年,撤销45年,玉林市存在感最低的县——兴业的来世今生

兴业县资源丰富,境内有储量大、品位高的石灰石、花岗岩、萤石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出露地表的石灰石100亿多吨,获授予“广西氧化钙之乡”。兴业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宜居宜业,有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的国家AAAA级鹿峰山风景区、天外天风景区、李宗仁屯兵连升三级发迹遗址、庞村清代民居群、庞大福生态农业园、幸福农庄、兴业县大水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观,拥有“金大叔”土鸡、全上品餐饮、兴业黄金桔、山心毛尖茶、百谷香米、蒲塘米粉、城隍酸料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县肉鸡年出栏量占广西七分之一,素有“三黄鸡之乡”的美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