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立方星,是从质量和几何尺寸等维度对卫星平台的描述。现阶段国际立方星已认识到立方星在空间探索与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和成果。美欧航天强国十分重视发展立方星空间科学任务,中国空间科学界也应进一步关注立方星的发展,利用立方星平台开展研究,与传统大中型空间科学卫星形成互补,推进多点探测,获取多样化数据;补充探测手段,提高探测分辨率;开展概念验证,培育重大空间科学任务。

01

立方星是航天器平台发展的新增长极

微/纳卫星和立方星,是从质量和几何尺寸等维度对卫星平台的描述。立方星概念一经产生,即在国际掀起研究热潮。2003年世界第一批立方体星成功发射,开启了空间演示试验与应用阶段。2013年用于商业和科学研究的立方星数量成倍增加,成为立方星快速发展的新起点。2014年立方星入选Science“世界十大科学突破”,指出 “小小立方星,可做大科学”。

立方星结构尺寸不等,小的有0.25U,大的有27U,甚至更大,图1为荷兰ISIS公司的典型立方星结构。截至2019年4月,已发射的立方星中3U的立方星占比最多,达到近1/3;其次为1U,占比接近 1/5。从资助机构上看,近年来商业航天发展迅猛,首先商业立方星占比超过50%,其次是高校、政府机构以及国防部门(图2)。此外,美国发射的各个尺寸立方星数量比较均衡、尺寸相对较小、功能相对较强,中国的立方星在尺寸上仍偏大,在技术层面与美国相比有一定差距。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 ISIS公司典型的立方星结构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2 立方星尺寸与资助机构占比

从应用领域上看,立方星已应用到技术验证、卫星通信、遥感成像、科学探索、高校教学、国防应 用、科普等各个领域。其中,用于技术验证的占比最多,达到71%,其次遥感应用占比13%,而用于科学方面的仅占8%,如图3(a)所示。近两年来,用于科学研究的立方星数量大幅增长,预期未来其发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如图3(b)所示。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3 已发射立方星应用领域占比及科学应用立方星数量

从立方星发射的国家来看,截至2019年4月, 美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总共发射了741颗立方星,占全球的73%;中国发射立方星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共有34颗,占比3%,但在数量上跟美国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图4(a)所示。但是,中国发射的立方星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发射总量中的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18年,全球包括美国在内,在发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依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如图4(b)所示。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4 各国发射立方星数量及中美发射立方星数量对比

截至2019年6月,全球共发射微小卫星1186颗,其中立方星1088颗。尤其是近5年来,世界范围内每年成功发射的立方星数量连续超过100 颗,最近两年来发射量更是总共超过了500颗,立方星已成为航天活动的重要发展领域和新增长极(图5)。与此同时,中国的立方星技术日趋成熟, 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技术验证制造和发射能力已位居国际前列,为利用立方星开展科学探测奠定了基础。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5 2005—2018年世界立方星的发射数量

02

立方星在空间科学探测中的作用

已取得重要科学发现和成果的立方星任务

空间天气实验立方星(CSSWE)。“探索者一号”发现了地球辐射带的存在:外辐射带主要是高能电子,主要来自太阳风;内辐射带主要是高能质子。一种理论认为,银河系的高能宇宙线进入地球磁层,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产生 “反照中子”,之后衰变为质子和电子以及反电子中微子,这个过程被称为宇宙线反照中子衰变(CRAND)。反照中子的绝大部分动量会分配给新产生的质子,后者被地球磁场捕获后,就成了内辐射带中高能质子的来源。但是60余年过去了,没能真正探测到CRAND过程中形成的电子,这也成为困扰空间物理学家的未解之谜。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Boulder)分校李炘璘研制了3U立方星CSSWE,致力于揭示地球辐射带电子变异特性的观测,成功得出了这一难题的答案,如图6(a)和图6(b)所示。CSSWE测量了地球辐射带上的高能质子和电子通量,首次在内辐射带直接探测到了CRAND过程形成的高能电子,并 证实这些电子的确来自中子衰变,其相关成果发表 在《Nature》上,如图6(c)所示。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6 空间天气实验立方星研制运行及科学发现示意

火星洞察号立方星伴星(Marco-A/B)。2018年,以卡通明星“瓦力”(Wall-E)和“伊娃”(Eva)名字命名的6U“双胞胎”迷你卫星—— “火星立方星一号” A和B(Marco-A/B, Mars Cube One-A/B)与“洞察号”(InSight)同行,成为首批进入行星际空间的立方星,它们承载着小型化深空通信设备的测试任务,完成了多项通信和飞行导航实验,并在“洞察号”进入火星大气、下降和着陆时,把远距离遥测结果直接发回了地球。除此之外,Mar⁃CO-A在飞越火星的过程中还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了反推火星大气成分的科学探测;MarCO-B在“洞察”号着陆后不久便传回了拍摄的火星图像(图7)。MarCO立方星任务的成功表明,立方星能够为大型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支持,这为立方星的应用 开辟了新机遇。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7 Marco立方星结构示意图与通信示意(图片来源:NASA)

QB50项目。QB50项目是欧盟主导的基于立方星的国际合作项目,比利时冯•卡门流体力学研究所(VKI)是项目大总体,德国大气物理研究所(IAP)是项目科 学总体。该项目是迄今最大规模的200~380km 高度的地球低热层大气低成本、长时间、多点原位探测,获得的低热层数据能够进一步完善地球大气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它凸显了立方星空间科学任务“用很少的钱做很大的事”的特点,该项目仅以800万欧元的投资就牵引了世界90多个国家、地区和机构参与,其中多数为高校,产生了巨大了国际影响。其次,该项目致力于“人类几乎未做过的事”——探测人类尚未深入涉足的低热层大气,带动了国际立方星项目的发展。QB50项目计划由50颗立方星组成星座,实际发射38颗卫星,包括2颗技术试验卫星和36颗科学探测卫星(图8)。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8 QB50两次发射任务介绍

正在研制的月球和小行星探测立方星任务

月球极区氢测绘(LunaH-Map)。LunaH-Map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设计、研制和运行,质量约13.6kg,将是太空发射系统(SLS)与猎户座飞船的首飞(EM-1)发射的立方星之一。EM-1将搭载13个6U大小的立方星,全部用于开展环月任务,部分任务还将达到月球以远区域。LunaH-Map到达月球轨道后将进行为期60天的科学探测,利用两个中子光谱仪探测月球南极水冰,绘制近月表的氢分布,有望生成迄今为止月球水冰最详细的分布图,揭示水冰的深度和分布的新细节,为未来载人月球任务奠定基础(图9)。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9 LunaH-Map结构及科学探测范围示意

天火立方星任务(SkyFire)。SkyFire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6U立方星,将搭载EM-1任务发射。它将首次采用全新的红外相机技术,拍摄月球表面及其环境的图像;完成飞越月球和数据收集后,还将进行拓展的基于立方星的技术演示,包括机动和操作,支撑未来载人深空和火星探测任务中瓶颈问题的解决(图10)。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0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kyFire立方星收集月球表面数据示意

小行星起源卫星AOSAT。AOSAT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制的一个体积为3U大小的科学实验室,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立方星的离心机。它将在立方星上进行一系列独特的科学和技术试验,以回答太阳系如何形成和理解小行星和彗星表面动力学的基本问题(图11)。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1 AOSATI 设计(图片来源:NASA)

03

美欧航天强国重视发展立方星空间科学任务


美欧等航天强国或机构充分认识到了立方星,在空间科学任务中的独特作用。从2010年开始NASA就实施了“立方星发射倡议(CSLI)”,每年为1~6U立方星提供免费搭载机会,表明基于立方星的科学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NASA还通过“百年挑战”项目中设立的“立方星探索挑战赛”为立方星提供搭载深空探测任务机会,使其能够在月球附近和更远深空执行先进的空间操作。


在2017年第48届月球与行星学会大会上, NASA资助了10个利用小型卫星开展金星、月球、小行星、火星探测的项目,其中多个项目均是基于立方星平台开展科学探测。例如马里兰大学的立方星紫外实验CUVE项目,利用12U立方卫星,测量紫外线吸收以及夜辉排放的金星大气动力学(图12);史密松天体物理天文台的立方星X射线望远镜CubeX项目,利用12U立方星绘制月球的元素组成,理解月球形成和演化史(图13);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漩涡之上月球大气双卫星天文台 BOLAS项目,使用12U立方星调查月球的氢循环(图14);约翰逊宇航中心的科学和勘探立方星小行星遭遇战CAESAR项目,用6U立方星群评估小行星的属性,研究其物理结构、形成和演进史等(图15)。2018年,NASA启动“天体物理学微型卫星研究”计划ROSES,面向天体物理学家征集用小型卫星进行宇宙天体物理研究的建议,2019年6月,NASA宣布两个日球层立方星任务正式实施。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2 CUVE任务概念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3 CubeX的任务载荷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4 BOLAS的双星探月过程(图片来源:NASA)

国际立方星平台的科研现状及对中国空间科学的启示

图15 CAESAR任务概念(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04

结论

中国空间科学界应进一步关注立方星的发展。中国立方星平台及载荷等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基于立方星参与了国际上部分空间科学探测项目。“十二五”期间以“悟空”“墨子号”等为代表的空间科学卫星产出了一批重大科学成果,但这些卫星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型或大型卫星,建议国内空间科学界进一步关注立方星的发展,利用该平台开展研究,与传统大中型空间科学卫星形成互补,增强并拓展相关领域的探测能力,有效降低任务难度并缩短研制周期,促进中国空间科学取得更多重大发现和突破。

推进多点探测,获取多样化数据。在现有大型卫星任务和地面观测设施基础上,立方星可以用作有针对性的空间科学探测工具,通过多个立方星构成星座,实现高频率、多手段、大范围的多点原位测量,增加观测区域,实施更多的科学观测任务,进一步有效提升观测能力。

补充探测手段,提高探测分辨率。利用立方星平台,可以填补空间科学的很多空白,有效弥补传统大卫星进行探测的局限性,实现大型科学卫星与立方星(群/座)协同探测的互补,以及天基立方星探测与地基台站观测的协同。

开展概念验证,培育重大空间科学任务。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中国应加强对空间科学原创性想法和概念的培育力度,可部署立方星用于概念检验和关键技术验证。利用立方星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的优势,迅速佐证科学设想,消除科学家对空间技术验证的“畏难感”,有效降低任务难度,为推动空间科学重大任务立项奠定基础。以空间天文领域为例,立方星可以用于新兴的时域天文学观测,作为专用航天器长时间凝视某 个感兴趣的天体或天域目标,还可以通过构成星座或阵列,进行多孔径干涉测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