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鼓浪嶼,作為廈門之心

被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

更是影視劇鏡頭中的常客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不過你知道嗎?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

很多劇組便把鼓浪嶼

作為內外景主要拍攝地

上世紀80年代

就有多部知名影視劇在鼓浪嶼誕生

比如說《泉水叮咚》《親緣》《歸宿》等

甚至金雞獎評選也曾在鼓浪嶼上進行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電影《親緣》曾在鼓浪嶼拍攝

鼓浪嶼與“金雞”有過怎樣的情緣?

當年的影視劇是如何在島上拍攝出來的?

那些“銀幕來客”

給鼓浪嶼人留下怎樣的回憶?

跟著日報君一起去探尋吧~

↓↓↓

廈門和“金雞”的緣分

其實早在36年前便已結下

如今已年屆八旬的廈門本土文史專家郭坤聰,對於當年第一時間知道金雞獎將在廈門評選的情景記憶猶新。

1982年,電影《泉水叮咚》攝製組來到廈門拍攝,身為本地記者的郭坤聰採訪了主演張瑞芳。“那天是1982年7月6日的晚上,採訪時,張瑞芳跟我透露,次年的金雞獎將在廈門評選。”郭坤聰回憶說。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郭坤聰很快又見到了張瑞芳,那是1983年2月,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在廈門鼓浪嶼舉行。

評選在鼓浪嶼的哪裡進行?

“當時評選就在福州軍區鼓浪嶼幹部療養院進行。”郭坤聰回憶,那屆評委會的委員有二十多個,包括電影劇作家、評論家、導演、演員、電影技術專家等,都是電影藝術各領域的優秀代表,孫道臨、秦怡、王心剛等明星位列其中。

當時的工作人員僅3人,一位是電影劇作家、評論家、活動家陳劍雨,一位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的許玉瑾,第三位就是郭坤聰。

當年的金雞獎如何評選?

郭坤聰說,首先是關起門來,給評委放映參選電影,然後主任委員初步給出候選名單,經過反覆討論,大家舉手表決,確定各評獎項目的提名對象,最後通過無記名投票,評選出獲獎項目。

“過程大抵如此,當時可能有幾十部參評電影,具體數字已經記不清了。”郭坤聰說。

除了評選活動,當年的主辦方還安排了其他活動。比如,帶著評委去鷺江賓館和服務員座談。“深入群眾,體驗生活。”郭坤聰還記得,秦怡平易近人,愉快地和鷺江賓館服務員合影留念。

不僅如此,評委們還去了泉州,辦了場詩歌朗誦會。“類似現在明星和粉絲見面會。”郭坤聰說,秦怡還現場朗誦了《我是年輕的一代》,在泉州影迷中引起巨大轟動。

據郭坤聰回憶

評選活動持續了兩週

評委們無不稱讚廈門和鼓浪嶼的美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那些年曾在鼓浪嶼取景的劇組

郭坤聰親眼見證了

金雞獎和廈門、鼓浪嶼的結緣

電影愛好者、老鼓浪嶼人李世偉

則用心記錄了上世紀80年代

眾多劇組在鼓浪嶼拍攝的生動畫面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李世偉還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熱愛電影的他,時常在工作之餘跟著劇組觀看拍攝現場。

“鼓浪嶼有著天然的好環境,不僅自然風光好,還有可以呈現不同文化的建築,自然成為當時很多導演青睞的拍攝地。”李世偉說,由於當時媒體還沒那麼發達,劇組不用擔心“劇透”之類情況發生,所以一般都是開放的,不僅不排斥“閒雜人等”,反而很喜歡群眾圍觀,甚至喜歡和群眾交流。

年輕的李世偉就拿著自己的小本本,站在圍觀的人群中,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而這些內容,後來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電影刊物上的鉛字。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電影《海囚》曾在鼓浪嶼取景

讓李世偉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部戲是1981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歸宿》

那時攝製組為了表現臺灣的青山碧水和城市生活,專門選擇了環境相似的廈門來取景拍攝。

他還記得,有場戲是在7月1日的中午拍攝,天氣格外炎熱,從未出現過車輛的鼓浪嶼,當天卻多了幾輛小汽車,還來了四十幾位打扮與本地人不同的外地旅客。

“許多過路人都以為是觀光團,其實這是拍攝《歸宿》中‘送別’的一場戲。”李世偉笑著說,那時很多群眾圍過來看。

儘管天氣炎熱,導演董克娜依然非常嚴謹敬業,在連續四五次的試拍後,她才進行正式拍攝。因為天氣炎熱、拍攝時間過長,她勞累過度暈倒了,被送到了島上的廈門二院救治。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當時工作人員和演員的敬業一直印在李世偉的腦中。

1982年電影《碧落黃泉》有場“海邊敘情”的戲,在港仔後沙灘取景拍攝:1月11日16時,導演發出“正式開拍”命令後,只見翁端琳(飾演何曼雲)坐在一輛手搖三輪車上,身穿一件十分單薄的白紗連衣裙,馬昌鈺(飾演柳直)站在她身邊,安慰她。這時,翁端琳雙手捂住臉,低著頭大聲哭訴起來:“你不要再說了,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才能離開這輛車,才能開始新生活……”

鼓浪嶼雖然四季如春,但當時已是冬日,海風刺骨。這幾個鏡頭拍了一兩個小時,等拍完戲,翁端琳已經凍得嘴唇都發紫了。對此許多圍觀群眾感慨地說:“看戲容易拍戲難呀,當一名演員不簡單啊!”

事實上,李世偉追了不少劇組,除了《歸宿》《碧落黃泉》,他還圍觀過《海馬計劃》《獵字99號》等電影的拍攝。

很多拍攝花絮成為他的“獨家新聞”,而這些“獨家新聞”正是鼓浪嶼電影史的閃亮點綴。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電影《小城春秋》在日光巖取景

曾出現在屏幕上的鼓浪嶼“群演”

鼓浪嶼從不缺熱情的觀眾

今年備受關注的電影《第一爐香》

曾在鼓浪嶼取景拍攝

拍攝過程中

便有數十位本地居民參與

約佔群眾演員的三分之一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電影《第一爐香》在鼓浪嶼開機拍攝,有數十位本地居民參與其中。(圖/董啟農提供)

上世紀80年代

來鼓浪嶼的劇組基本上都是開放式拍攝

為劇組服務的鼓浪嶼工作人員

甚至圍觀的居民

都可以輕易地“觸電”

在電影或電視劇中成為一個“背影”

甚至成為一個“厲害角色”

今年81歲的蔡文田當時在鼓浪嶼區文教股工作,劇組過來選景一般都跟他對接。據他介紹,當時他既當“後勤組長”,也當“顧問”。劇組需要什麼樣的場景,蔡文田便帶著他們去找合適的場地,有時,甚至還會“徵用”居民家的房子拍攝。蔡文田不僅作為工作人員為劇組提供便利,還多次參與影視劇拍攝,留下難忘的人生經歷。

說起丈夫最有意思的一次“觸電”經歷,蔡文田的愛人王素繁笑著說,當時老蔡在一部戲中客串一個人販子,一度引起她一個同事的誤解。“那時老蔡正在拍戲,我織布廠的一個小同事剛好經過看到,不知道是在拍電影,以為是真的。”王素繁笑著說,“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她就一直追著我問,‘你老公為什麼要抓兩個女孩子賣掉?’讓人啼笑皆非。”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蔡文田不僅客串過人販子,還客串過賣藥的、公司經理,在2002年播出的電視劇《插翅難逃》中,扮演過一名富豪的管家,不僅露臉,還有臺詞。

在這部戲中“發現”蔡文田的,正是他的二兒子蔡小翔。“我爸在第20集中出現。”蔡小翔笑著說,父親自己都忘了這回事。

揭秘!36年前,廈門就與金雞獎結緣,還有這麼多廈門人登上了銀幕

蔡文田飾演了電視劇《插翅難逃》的管家

1974年出生的蔡小翔小學畢業那年,在鹿礁路附近玩耍時,曾被一個正在拍攝電視劇的劇組“抓”去跑龍套。他至今還記得拍攝時的場景,“導演讓我們一群孩子吃東西,為了拍這個鏡頭,吃了很多。”蔡小翔回憶說。

找群眾來客串似乎是當時的常態。

王素繁說,自己現在的合唱團團長黃美文,當年就曾被拉去飾演一個賣海蠣的姑娘。

有時當群眾演員也有補貼,蔡文田說,當時劇組還是有錢的,他最多拿到過二三十元的補貼。“劇組都挺接地氣的,也給鼓浪嶼人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回憶。”蔡小翔說,這也是一段難忘的鼓浪嶼電影史。

你還知道哪些廈門和電影結緣的故事?

歡迎一起來聊聊~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鄔秀君 圖片來源:廈門日報圖片中心、資料圖、網絡圖、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