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世界上許多古文化早已連同創造它們的種族一起銷聲斂跡了,而中國的姓氏文化則歷經了四、五千年始終延續和發展著。據文獻記載,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姓氏共有5600多個,這些姓氏不僅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也是幾千年來祖先與後輩之間血緣關係的紐帶。

姓氏的起源有很多種。有以官職為姓的,例如司馬、司空、司徒、帥、史等;也有以祖父的名或字為氏,如豐、牛、柯、樂等;也以國邑為姓的,例如黃、蔣、賴等。商周時期,信陽境內分佈著諸多諸侯國,後來諸侯爭霸一些小的國家被滅,國人便以國為姓,很多姓氏都可以在信陽追溯淵源。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最為出名的就是“黃”姓了。傳說黃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後裔有14支,其中的黃氏,大約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

春秋時期,南方的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公元前648年,黃國被楚國滅掉。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氏,就是黃氏。歷史上,黃氏比較出名的就是春申君——黃歇了,黃歇委身仕楚為相25年,為“戰國四君子之一”,位極顯赫,帶來黃氏家族中興。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另外,“蔣”姓也是以國為氏,起源於信陽的淮濱縣期思鎮。周滅商後,不久武王病死,子成王誦繼位。成王年糼,武王弟周公旦輔政。在周初實行的周朝貴族大分封中,屬於周公諸子的有6國,其中周公姬旦的第三子伯齡被封於蔣,建立蔣國,成為蔣姓的得姓始祖。

後來,蔣國被楚滅後,蔣國子民為了表達對故國的思念之情,遂以蔣為姓,如今在淮濱縣還保留著蔣國故里。蔣國故都位於今淮濱東南13公里的期思鎮境內。據考證,故城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1700米,南北長500米,城牆高9米~12米,牆基寬32米。從縱橫交錯的街道遺址和出土文物上分析,蔣都人口5000人~7000人,全國人口不足6萬。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蔣姓歷代名人中,有三國蜀漢政治家蔣琬,代亮執政,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有北魏蔣少遊,工於書畫、雕刻;有唐代文學家蔣防,唐宣宗、懿宗兩朝宰相蔣伸。也有北宋書法家蔣璨,南宋詞人蔣捷等等。進入近現代,則有蔣介石、蔣經國等,他們深刻影響了中國現代歷史進程。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除此之外,信陽也是賴姓的起源地。《中華百家姓始祖圖典》記載,賴姓的始祖叔穎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因討伐商紂有功被封於賴地,成為賴國第一任國君。賴國,位於信陽包信鎮。現在包信鎮的譙樓上現存的清代石碑上面刻有碑文:“包信鎮,古春秋賴子國也……”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春秋時期,楚國強盛,不斷侵擾周邊小國,賴國也遭了殃。有學者認為賴國雖然實力較弱,但還是與楚軍打了一場慘烈的硬仗。後來,國君賴子為保全臣民性命,主動捆綁雙手,嘴裡銜著象徵權力的玉璧,抬著棺材,到楚靈王大營投降。

楚靈王接受賴子的投降,將其發放到鄢陵。賴國後人從此以國為氏,稱“賴氏”。民間把賴子的舉動稱為“面縛銜璧”,表示投降的意思。如今,賴姓後人在息縣包信鎮後樓村,建了一座叔穎公陵園,每年都有世界各地宗親前來祭拜。

這幾個姓氏起源於信陽,都是皇族的後裔,看看有你的姓氏沒?

除了上述幾個姓氏之外,羅、沈、陳、王等姓氏也與信陽有很深的淵源。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姓氏隨著人口遷移遍佈全國各地,有可能你身邊姓黃、姓蔣、姓賴的人,他們的姓氏起源地就是信陽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