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裡丨蘭州這些尕巷子 文化底蘊很濃厚

小街巷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單元。它們或熱鬧,或安寧,記錄著城市形象的變遷,承載著城市文明的進步。

“黃河九曲通佳氣,西域咽喉在此間”的蘭州承天地之恩澤,得黃河之浸潤,孕育出有根基、有歷史的小街巷。

而近年來,蘭州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持續加大“景觀示範街”和小街巷的治理力度,小街巷紛紛“舊貌換新顏”。一條條特色小巷飽含著蘭州深厚的歷史底蘊,一面面文化主題牆則彰顯了蘭州創文氣質,蘭州小街巷煥發出的新光彩讓“城市之窗”更加明亮。

貢元巷文風古道

貢元巷位於蘭州內城東部,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街巷。北起張掖路,南抵慶陽路,西臨中央廣場,中間被武都路分割成南北兩段。貢元巷曾是清乾隆年間的蘭州府貢院,誕生了甘肅初級師範學堂,也是蘭州原有四大書院——求古書院的“藏身之所”。這裡是老蘭州最具書香氣的地標。1990年以後,貢元巷的四合院逐漸拆除,建為樓群,但是老街巷的行制猶存。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巷子裡最吸引人的還是2006年原址復建的求古書院。重修後的求古書院由門樓和求賢堂、言教齋、理知齋、道明齋、藏書堂五大書院主堂組成,滿街古式建築,放眼望去,文風古道,令人暢然。而與其毗鄰的武都路、張掖路、靜寧路均已是現代都市景象。

箭道巷騎射印記

箭道巷是南北走向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南濱河路。據史料記載,箭道巷原同甘肅省政府、山字石連為一體,同屬明肅王(朱楧)府邸。公元1666年,明肅王府被建為甘肅巡撫署。公元1764年,陝甘總督移節蘭州,監管巡撫事,改巡撫署為總督署,方圓二里,署東闢為箭道。箭道是個長方形的操場,可容數百人操練。箭道巷在明、清兩代,是官兵練功射箭的地方。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現如今從張掖路步入箭道巷,行人、車輛井然有序。小巷右側的小遊園成了市民駐足休息的場所,坐在小遊園裡,欣賞牆壁上的《淳化閣帖》浮雕碑刻,看看歷代名臣法帖,讓人心生寧靜。而小巷左側牆上繪製的騎馬射箭圖卻又讓人彷彿感受到箭“嗖嗖”、馬“嘶嘶”的刺激。

道升巷繁華“幽徑”

道升巷南北走向,因南口為蘭州道衙署,以道臺升官吉祥語而得名。蘭州著名史志專家鄧明撰寫的《街巷舊事》中記載,道升巷曾是蘭州靴鞋行的集中地,上世紀50年代漸次消失。此外,道升巷的北段還曾是西藥房的集中地,也是甘肅早期金融業所在地之一。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現如今,這裡只是一條普通的小巷,成了城市繁華的“背後”,人們逛街購物之餘,品嚐美食的地方,而街面上停放的共享單車則靜靜地“看著”時光流過。

金塔巷“革命紅巷”

金塔巷位於酒泉路與永昌路之間,呈東西走向,全長800多米,自明初築城後,這裡一直是內城的重要通道,蘭州府和道衙門多駐於此。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分段稱道門街、倉門巷、橫巷子;民國三十四年,這條路統稱共和路。1958年以甘肅省金塔縣命名為金塔巷,沿用至今。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據記載,清朝期間,金塔巷內先後成立了廣東會館、江西會館,並帶動城關區逐步成立了30處異地省會會館,一路見證了蘭州這座絲路重鎮的商業文化發展。不僅如此,蘭州首位秦腔女演員登臺表演、蘭州第一所女子學校、甘肅第一所女子師範學校都在金塔巷誕生。對金塔巷歷史略有了解的老蘭州人,常稱它為“革命紅巷”。

從酒泉路的金塔巷東口進入,繪製於2012年的文化牆雖已顯得有些“年頭”,但逐一閱讀文化牆上娓娓道來的歷史、典故、人物、方言,瞬間把人拉進“蘭州往事”的回憶當中。這些年,金塔巷早已“多元化”,除了文化氣氛,也是蘭州人“美食地圖”中的重要一站。

賜福巷“淘寶”之地

賜福巷南臨武都路,東接隴西路,北抵金城大劇院,短短160米,卻是蘭州特色文化的最集中展現。在蘭州老城中心,賜福巷小有名氣。這裡從前是張掖路商圈內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巷,後因周邊匯聚了多個古玩書畫城而逐漸發展成為蘭州獨特的文化集市。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的賜福巷,不僅是老蘭州人心中值得一去的“淘寶”之地,也是不少遊客爭相打卡的文化地標。現在每逢過節,賜福巷還會專門組織一些民俗文化活動來豐富其文化內涵。如今的賜福巷,已經逐漸成為以文化藝術品、旅遊、商業共榮為主要模式,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特色街巷。

木塔巷“尋味蘭州”

木塔巷緊靠蘭州城西內城牆,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張掖路,路中又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呈東-西-南走向。木塔巷因木塔寺而得名。雖然巷子裡早就沒有了木塔的蹤影,但這裡早已成了外地遊客“尋味蘭州”的必到之所。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巷子裡,一幅幅精緻的浮雕惹人關注。浮雕上細膩地展現了蘭州的標誌符號和文化歷史元素,屹立於峰巒疊嶂之中的白塔寶寺、與之交相輝映的百年中山鐵橋、旋轉搖曳的蘭州水車,一股濃郁的金城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此外,浮雕上還將木塔巷歷史變遷和巷內古寺、寶塔選址、興建、修葺的歷史淵源一一展現。

木塔巷東巷口與中山路相接,隔河相望是拱抱金城的白塔山和橫跨黃河之上的中山鐵橋,東巷口的牌坊和南巷口的浮雕遙相呼應,完整地繪製了一幅生動的古文化畫卷。

文/圖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熊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