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明朝末年,群雄逐鹿,各地義軍蜂起,這其中,李自成異軍突起,一路打進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統治,此時明山海關統領吳三桂曾想要投降李自成,但最後還是轉投了清朝,併成為清朝頂定中原的功臣。然在他晚年之際卻再度背叛清朝。

如果要為吳三桂的一生打上一個標籤的話,那必然就是反叛。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吳三桂劇照

誠然,吳三桂的一生就是反叛的一生。他先是背棄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明朝,之後背棄了李自成的招撫,最後又背叛了給於他高官厚祿的清朝。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吳三桂可謂是拿到了一副好牌,掌握著​當時漢族最精銳的部隊。在幫助清廷入主中原之後,他更是虎踞雲南,上有朝廷出資以為軍餉,下有山匪作亂以練其兵。

世人皆知,史書乃是勝利者書寫的,若吳三桂在三藩之亂時候,能將清廷擊敗,那麼他必然會成為人人頌揚的民族英雄、千古聖君。然令人唏噓的是,掌握兵力是清廷兩倍的吳三桂最終卻沒能反叛成功,終究落得個背主反賊的千古罵名。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三藩形成於清朝初年。到康熙年間,三藩勢力已經遍及全國,以吳三桂為例,當時吳三桂本人鎮守雲南,其部將王輔臣鎮守陝西,李本深為貴州提督,吳之茂則是四川總兵。由此可見,單單吳三桂這一藩的勢力就已經控制了四省之多。再加上耿精忠,尚之信兩藩,清朝的南方半壁已經成為不受朝廷管轄的國中之國。而清政府所能夠控制的地區也僅限於龍形之地東北等長江以北的地區。

三藩之中,實力最強的乃是吳三桂。光是本部兵馬便不下三十萬,耿精忠則有兵馬十五萬左右,尚之信的兵馬也在十萬以上。三藩總兵力接近七十萬,這還不算三藩勢力中已經分封出去的級別稍低的將領所帶的兵馬。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但剛剛智擒鰲的康熙皇帝,年輕氣盛,根本聽不進大臣們的勸阻,執意裁撤三藩,最終導致三藩之亂的爆發。然而此時的清廷能能夠調集的人馬卻只有區區七萬。心急如的康熙甚至想要御駕親征。總之這一時期的清廷處在絕對的劣勢。

那麼為何手握如此大的優勢吳三桂還是失敗了呢?

歷史的慣性,由南向北難統一

回顧歷朝歷代的統一戰爭,我們不難發現,從古至今,除了一個朱元璋之外,其餘朝代皆是由北向南完成統一的。這樣的說法倒不是出去迷信,這其中有著一定的道理。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吳三桂在湖南稱帝

首先,北方的發展要遠遠早於南方。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我們的發源地就在黃河流域,因此,黃河流域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而南方則直到三國時期出現第一次大規模人口南遷才得以逐漸發展。因此,北方不僅在技術上較南方更高,人口數量也是數倍於南方。在那個人口就是力量的時代,這無疑是一項重要的限制因素。

此外,還有一點極為重要的因素便是“馬”。在冷兵器時代,馬的威力不言而喻,當年成吉思汗就是靠著耐力十足的蒙古馬建立了大蒙古帝國。因此,掌握了馬就是掌握了戰鬥力。而南方的地形是不可能有大片馬場存在的,所以,南方的政權多是建大船以圖自守,極少北上進取。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吳三桂的反叛,雖然他能在戰爭初期一路打到長江邊,但到了湖南以後就再難向前一步了。

反覆無常之人,失去百姓信任

吳三桂起兵之時打出的是“反清復明”的旗號。但他真的配這樣說嗎?

遙想當年,清軍入關之前,吳三桂統兵防禦山海關,在他的指揮下,明軍竟能在同清軍野戰之時不落下風,始終沒能讓清軍前進一步。為此崇禎皇帝還特別嘉獎他一把尚方寶劍,將他視為股肱之臣。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兵力是清廷的兩倍,可為何後來還是敗了?

南明永曆皇帝劇照

但隨著崇禎皇帝的自縊,君父已死,對於逼死君父的李自成吳三桂自然是痛恨萬分,因此進退失據的他無奈降清也算是情有可原。在降清之後,吳三桂則一改大明忠臣的模樣,大肆屠殺前明宗室,還用弓弦勒死了南明永曆皇帝。以此來博取清政府的信任。吳三桂這些舉動,深深傷害了天下漢人的心。因此當吳三桂打出“反清復明”旗號的時候,天下百姓是不支持的。即便是其他藩王與他共同起兵,但之時貌合神離,各大勢力都有著自己的心思。失去民心是吳三桂失敗的重要原因。

當然,吳三桂失敗還有很多原因。但以上乃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兩點。吳三桂最終只做到了“馬飲長江”,而終未達成“反清復明”。

《清史稿》

《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