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的幕後凶手竟是梅毒,這個黑便不簡單

2019ACG | 黑便的幕後兇手竟是梅毒,這個黑便不簡單

導讀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通常而言,生殖系統疾病的系統外表現較少波及胃腸道。而在2019年美國胃腸病學學院(ACG)年會上,Shruti報道了一例因出現黑糞而就診於消化科的梅毒類苔蘚樣食管炎的病例,該病例報告獲得了大會的Presidential Poster獎。現醫脈通將此病例報告編譯整理如下。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病例報告

患者女,50歲,因出現黑糞4天而入院,近期新發梅毒性葡萄膜炎,有HIV-AIDS、HCV肝硬化史。

食管胃十二指腸鏡顯示LA-D級食管炎,伴隨嚴重的炎症。食管中段有嚴重火山口樣潰瘍,且食管35 cm處發現狹窄,如圖1所示,見下: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圖1 食管胃十二指腸鏡顯示火山口狀的食管潰瘍

組織病理學活檢顯示固有層中有明顯的上皮內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異常角化細胞、Civatte小體、以及緻密的帶狀淋巴細胞浸潤,該病檢結果與苔蘚樣損傷一致,如圖2所示,見下: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圖2 食管潰瘍部位活檢顯示伴隨 civatte小體(A)的苔蘚樣損傷,上皮內淋巴細胞(B)增多(100x)。

且粘膜中可見螺旋體,如圖3所示,見下: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圖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提示大量螺旋體的存在

活檢未發現任何真菌或病毒包涵體的存在。

免疫化學染色結果:CMV(-)、HSV I / II(-)。

給予該患者為期14天的青黴素G,之後隨訪患者報告黑糞完全消失。

病例討論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可引起皮膚、結締組織、內臟等多系統多組織的病理變化。

臨床分3期:一期主要表現為硬下疳,感染後2-4周發生,為無痛性紅銅色丘疹,後為硬結,表面可潰爛;

二期主要表現為梅毒疹,感染後10 ~ 12周出現, 形態多樣,可為玫瑰疹、丘疹樣疹、膿皰樣疹等;

三期發生於感染2年以後,常侵犯患者的神經系統及內臟、骨骼等,主要表現為樹膠樣腫,初起為0.5 ~ 3.0 cm大的皮下硬結,逐漸增大, 高出皮面,皮色也由淺紅變暗至紫紅,並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 中心軟化,破潰後流出稠黃的樹膠樣黏液,形成的潰瘍可數年不愈, 或愈後留有萎縮性疤痕,也可局部浸潤形成硬化性損害。

初次感染人體後,梅毒螺旋體通過血流和淋巴管迅速擴散,並可向包括胃腸道在內的內臟器官播散,據報道,最常見受累的消化道部位是口腔、胃、直腸,食管也偶爾受影響。

若發生消化道受累,受累部位病理活檢可見炎性細胞浸潤,富於漿細胞,確診依賴病原學檢查,如顯微鏡下直接找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陽性等。

若梅毒累及胃部,胃樹膠樣腫形成的潰瘍與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相似,須加以鑑別。

此外,梅毒螺旋體還可引起免疫增生性動脈炎,影響被T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包圍的小血管,導致廣泛的粘膜損傷、瀰漫性食管炎和局灶性潰瘍,因此容易出血,產生黑糞。

參考文獻:

[1]Shruti Khurana, Shaheer Siddiqui, Scott Larson. P0330 - SYPHILITIC LICHENOID ESOPHAGITIS: A RARE FINDING. Program No. P0330. ACG 2019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Abstracts. San Antonio, Texas: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2] 郭慶捷.胃梅毒伴Dieulafoy病並上消化道出血1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09 , (8).

2019ACG | 黑便的幕后凶手竟是梅毒,这个黑便不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