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傳世的古代玉器是指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玉器中,非經正式發掘出土的和從未入土而流傳於世的那部分玉器。傳世古玉摻雜著偽古玉,辨偽是迫切要求。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環 商 徑7釐米 孔徑6釐米 厚1.2釐米

明清兩代的收藏家、鑑賞家在古玉辯偽的理論與實踐上存在著以下兩種途徑和既有聯繫而又有區別的兩種鑑考古玉的方法,這就是傳統的古玉辨偽法。

楊伯達在玉委會會刊發表的《傳世古玉辨偽的科學方法》一文中,詳細的介紹了古玉的辨偽,傳統的古玉辨偽法大約始於宋,經明、清,流傳到現在,並傳至美、日、英、法等國。這種傳統的辨偽法大致有既有聯繫而又有區別的兩種不同途徑和做法: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環 新石器時代 徑8.8釐米 孔徑3.7釐米 厚0.4釐米

其一:文獻一一古玉一一考證。

採用這種方法的代表人物是晚清考據學家吳大澂。他依照《周禮》研究傳世玉器的名稱、形制、規格及其功能,其研究成果又成為《周禮》一書的補充,並對古玉鑑定、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真代表作為《古玉圖考》。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人首 商 長4.3釐米 寬3.4釐米 厚1釐米

他在序中講到:“餘得一玉,必考其源流,證以經傳,歲月既久,探討益廣。”筆下之意,所列諸器均經考辨,是真器無疑了。但今天看來,其中顯有偽器,說明他並不善辨偽,故自白:“唐宋以後,仿製之器多,而求玉之真者不可辨焉”。事實上,他亦為贗品所困惑而不能解脫。從這一角度來看吳大澂上述方法並非傳世古玉的辨偽法,而是一種學究式的鑑定古玉的考證法,故亦有人稱之為“經學式”研究。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獸面紋琮 商 高6.1釐米 徑7.3釐米

其二:古玉一一感覺一一經驗。

人們通過玩弄摩挲古玉,積累了這樣或那樣的感覺,久而久之便從諸多感覺中得到一些辨偽和鑑定的心得和標準,因為這種辨偽標準一般說都缺乏客觀依據,往往是主觀的臆斷,這是明清古玩商、收藏家的古玉辨偽說法。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鑿 新石器時代 長11釐米 寬2.9釐米 厚2.5釐米

古玩商的古玉辨偽經驗首先來自師傅的傳授(代代相傳),其次是從自己的觀察體會中積累起來的,或者是從收藏家那裡聽到的。古玩商是以營利為目的進行骨董交易活動的商人,收進的玉器只要有利可圖便很快地又賣出,一般說不會留下來自己去欣賞怡樂。不好的古玉賣不出高價,又不能很快售出,便積壓下來。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玦 紅山文化 徑5釐米 孔徑2乘以2.2釐米

還有,古玩商經手的玉器不會有什麼由古至今的系統性,其進出是碰運氣,取決於買賣雙方,所以他們的感覺和經驗往往是支離破碎的,難以系統化、條理化,為了賺錢,往往將其感覺和經驗蒙上一層離奇的、古怪的、臆說的蠱惑色彩,如屍沁、水銀沁:“凡在土中五百年體松受沁,質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爛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則爛為泥”等等,就是他們臆想出來的。古玩商的古玉鑑定比較可靠的部分是20世紀出土的殷墟玉(安陽坑)、寶雞的西周玉及洛陽金村的戰國玉器而已。

古玉辨偽有方法,明清兩代鑑藏家早已有詳細總結,應該如何學習

玉獸頭玦 紅山文化 高15.4釐米 寬10.5釐米 厚4.2釐米

上述傳統的古玉辨偽法不會隨著時代變遷、條件改善而自動地退出歷史舞臺,而是需要一種新的方法去取代它。需要借鑑傳統辨偽法的合理成分,尤其是有關辨偽的古文獻。所以,今天我們對待傳統的古玉辨偽法要持公正的、科學的態度,這就是“批判地繼承”,用於當今整理、鑑定古玉的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