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造”購物中心 替阿里“蹚雷”

盒馬在試新上表現的樂此不疲。盒馬首個購物中心“盒馬裡”12月30日開門營業,這是一家由傳統百貨改造而來的社區購物中心。現階段來看,單一項目的改造並不具有代表性,如何跑通且能夠複製或許才能算得上成功。從生鮮超市到菜市場,再到如今的購物中心,頻繁嘗試新業態的盒馬,更像是阿里在檢測新生事物與阿里生態能否契合以及契合度有多高的先鋒部隊,放在阿里的大生態裡,盒馬才能更具有價值。不少分析人士稱,阿里在用盒馬下一盤更大的棋,既包括已經收購而來的項目,也包括盒馬這種“新物種”。

落地購物中心

超市與菜市場已經滿足不了盒馬摸索實體商業的野心,於是將一家傳統百貨歲寶百貨改造成了屬於盒馬的購物中心“盒馬裡”,並瞄準了社區商業。

據瞭解,“盒馬裡·歲寶”共三層,面積超過了4萬平米,有60多個品牌入駐,SKU超過了10萬個。目前,盒馬裡涵蓋了零售、餐飲、生活服務、親子四大業態。

盒馬並非簡單的接手,而是將購物中各業態重新進行了排列組合,餐飲、生活服務的業態明顯加重。根據現場的情況來看,餐飲成為了重頭戲,以連鎖品牌、網紅品牌居多,且強調體驗性。傳統百貨與購物中心標配的黃金飾品,在盒馬裡僅在一層有兩家。在聚集人氣、客流量較大的一層,盒馬有意強調餐飲的權重,弱化社區生活中易被替代或難聚客流的業態。

與此同時,零售區域的產品和品牌有所調整,側重生活必需品和大眾熟知的、高性價比品牌。二層的盒馬鮮生依舊扮演著引流的角色。此外,為貼合社區居民對便民性生活服務的需求,盒馬將盒馬裡將設置在2層中庭的服務檯增加了家政保潔、衣物洗護、鞋包洗護、美容美甲、數碼維修等業態。盒馬認為,社區服務屬性的增加,能讓盒馬裡成為“社區生活中心”。

改造完成後,不變的則是盒馬一直標榜的3公里小時級配送速度。盒馬裡為門店附近半徑約3公里居民提供分鐘即配送,包括整個購物中心內約60個商家、4萬種商品和服務。據悉,餐飲類商品最快能達到30分鐘送達,零售類商品1小時內送達,生活服務可在App內進行線上預約。

“高人氣”網紅模式

“從盒馬開超市,再到開購物中心,速度上的“快”,意味著可以保持一定熱度,但並不意味著能快速摸透所在領域的運營模式。”一位不願具名的實體零售行業的從業者如此表示。

“盒馬就像是網紅一樣,要時刻保持著高人氣,讓每一次創新都成為話題、增加曝光。”他說。

在上述人士看來,盒馬對一個業態的創新還要基於既有的商業規則,從目前來看,盒馬裡的零售、體驗、餐飲、生活服務等業態符合社區購物中心的定位。長期來看,盒馬裡需要拓展服務的社區範圍,根據周邊的居民需求隨時調整,還要提升軟件設施等。

談及開拓盒馬裡這一新的購物中心模式的原因,盒馬總裁侯毅認為,社區型購物中心“離用戶近”的優勢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仍是一片藍海。侯毅對盒馬裡的發展給出了兩個目標,首先成為人氣mall,保證mall的人氣要遠遠超越過去;其次,線上銷售達到30%,終極目標想做到50%。

盒馬方面宣稱,行業慣例購物中心開業後都需要2-3年“養商期”,盒馬裡需要半年培育期,是傳統購物中心的1/5。實際上,從盒馬裡的地理位置來看,周邊居民的確需要一個綜合的購物中心滿足各項需求。

當前,盒馬裡仍屬於單一的“個體”,更像是一個樣本,想要跑通並複製仍需一段時間。據悉,盒馬對下一個購物中心的開設時間給出明確的時間進度表。

多腿走路考驗平衡能力

盒馬裡是盒馬與深圳歲寶百貨的合作項目,也是盒馬攪動實體零售後落地的第七個“新物種”。盒馬此前已相繼落地了盒馬鮮生、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Pick`n go。

電商行業分析師趙振營表示,從盒馬近年來屢次試水的新業態可見,一定程度上均為阿里需要填補的空白。儘管阿里通過投資併購,實現了對高鑫零售、三江購物中心、銀泰等企業的管理,但對商超領域的整體滲透還較淺。無論是出於對實體領域的摸索,還是想要讓併購而來的企業儘快融入到阿里體系裡,阿里都需要用更短的時間諳熟其中的各項因素,例如供應鏈管理、人員管理以及如何讓阿里數字化體系沉入到這些商業合作中。

有時候,“平地起高樓”要比“舊城改造”的效果更明顯。相較於對傳統商超進行改造,按照阿里的願景新建構一個能實現數字化管理、融合線上線下管理體系的超市、購物中心,或許更快速、更容易見效。盒馬對“盒馬裡·歲寶”的定義是全球首個實現了“線上線下統一管理”的數字化購物中心,目的是對購物中心“人貨場”進行重構。

從高鑫零售到深圳歲寶百貨,盒馬打包輸出的“新零售”解決方案似乎更為誘人,還要看“盒馬模式”能在哪個領域率先跑通。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認為,事實上,每個業態的差異很大,多腿走路也更考驗零售商的綜合平衡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