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商鋪,現在是"傷鋪",投資商鋪已經成為"危險資產"?

曾經是商鋪,現在是"傷鋪",投資商鋪已經成為"危險資產"?

"一鋪養三代",這是過去很多人的置業理念,因為時代在進步,老百姓的消費力也越來越強,大家都喜歡買買買,加上房價的持續上漲,無論住宅還是商鋪,都在行業的風口浪尖之下身價大漲。不僅是房產升值所產生的自身價值,一間好的商鋪還可以日進斗金,可謂是一鋪興旺,全家不愁吃穿。可世事總是難以預料,如今樓市已大不如前,商鋪投資同樣是走向沒落。

曾經是商鋪,現在是

有商鋪投資者表示,10年前商鋪投資回報率很高,有錢人都搶著購買鋪子,因為當時來看這樣的投資既無風險,還可以躺著賺錢,何樂而不為呢!可近幾年越來越難了,由於實體生意的不景氣,租戶也逐漸減少,而且租金高了無人無津,但是租金太低自己又划不來,甚至都抵不上買商鋪的貸款,如果買這樣的鋪子別指望養三代了,基本就是坑三代。

商鋪為何從炙手可熱的投資房產,已經成為如今的"危險資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大方面做出分析:

曾經是商鋪,現在是

1、 房地產業的虛假繁榮帶來的巨大弊端

我國的房地產業的擴張速度是無與倫比的,商品房數量過剩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只不過住房的需求比商鋪的需求更大,所以其中的問題更加受到重視,殊不知隨著商品房的過剩,商鋪同樣是進入存量時代。道理很簡單,當一個城市規劃一篇居住片區時,相應的肯定還要規劃商業區,因為城市居民除了住以外的吃喝穿都需要購買,所以沒有商鋪完全不行。

但如今的商鋪遍地都是,比如城市裡老區、新區各種數不清的商業街和商業綜合體,每個小區底下還自帶門面,為了提高住房的售價,增加房產的銷售利潤,開發商前期基本會花費巨大的精力投入到小區的商業經營之中,比如前3年買商鋪給補貼,租商鋪免租金,這樣的優惠措施前期就能吸引很多商戶的進駐,但是3年以後是好是壞、是賺是賠就有市場來說話了。

曾經是商鋪,現在是

2、 商業形式的多樣化,尤其是電商的普及

電商巨頭馬雲曾經在媒體公開採訪時表示,未來的電商可以改變國人的消費習慣,對此當時很多的企業大佬都嗤鼻一笑,認為他的理念是天方夜譚,並認為網上購物永遠無法和逛街購物相提並論,現如今是誰笑到最後相信大家都已經有目共睹。電商是無法完全取代實體商鋪,但是它所帶來的衝擊力是實體商鋪業主難以承受的,很多不善於改變的業主和商戶就會在電商時代被吞沒。

曾經是商鋪,現在是

三、購買商鋪成本高,但投資回報率逐漸減低

商鋪歸根結底還是屬於房地產,房價不降,購買商鋪的成本同樣很高,但是買的時候貴並不代表未來的回報率就高。比如由於市場的不景氣周圍的店鋪租金都是100元每平,你就很難租到200元一平,租金低廉還沒有商戶來租的商鋪真的就成為"傷鋪"了。如今在人口淨流出的中小城市裡,在中小城市的新區裡,類似現狀的商鋪隨處可見。

相比住宅地產,其實商業地產早就進入寒冬天了,至少要提前兩到三年時間,這一點我們從商業地產大佬王健林甩賣萬達及下的項目就足以看出些蛛絲墨跡。老百姓購買住宅時就已經淪為"房奴",消費力就已經捉襟見肘,大家都沒錢消費了!城市的商業區還是有人去逛,但真正進去看和去買的人卻少,這背後,是整個社會實體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

喜歡作者的朋友記得點贊、分享、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