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靜脈炎,從四個方向入手,避免走進誤區

現代疾病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靜脈炎,治療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療效都不能令患者滿意。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對靜脈炎進一步認識,掌握了阻擊靜脈炎的奧秘。那麼大家對靜脈炎究竟瞭解多少呢,那麼下面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

一、靜脈炎病理變化

認識靜脈炎,從四個方向入手,避免走進誤區

血栓性靜脈炎簡稱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靜脈炎病理。其病理變理化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流緩慢。周圍皮膚可呈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水腫。以後逐漸消退,充血被色素沉著代替,紅斑轉變成棕褐色。少數病人可引起反應, 如發冷、發熱、白細胞增高等,患者常常感到疼痛腫脹。

二、靜脈炎臨床表現

認識靜脈炎,從四個方向入手,避免走進誤區

淺靜脈炎患者,患肢局部紅腫,疼痛,行走時加重,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

深部靜脈炎患者,發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腫脹,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努張或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後期出現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淤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後減輕,靜脈造影可見患肢深靜脈血管狹窄或堵塞。

三、靜脈炎誤區

認識靜脈炎,從四個方向入手,避免走進誤區

誤區一:輸液很容易引起靜脈炎

輸液會引起靜脈炎,因為除了由於輸液和針頭本身汙染以外,有一些注射品,比如鈣劑,胰島素等,由於其本身具有刺激性,會損傷血管內皮,出現靜脈炎,但是一般情況,只要正常進行消菌,是不會輕易引起的。

誤區二:靜脈炎就是靜脈曲張

雖然兩者都屬於靜脈病變,但是靜脈炎是指的靜脈血管發炎,而靜脈曲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

誤區三:不能熱敷

靜脈曲張、動脈硬化閉塞症等病症都要避免熱敷,但是靜脈炎可以用硫酸鎂熱敷,單純用熱水敷可能效果不太好。

認識靜脈炎,從四個方向入手,避免走進誤區

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併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迴流。局部可採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症吸收,止痛。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迴流等活血化瘀藥物。對於位於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採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並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

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症期消退後,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併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於炎症消退後行手術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疾病的診療水平亦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只要正確對待靜脈炎,不迴避、不退縮,儘早就醫,就一定能取得最佳療效。同時人們應該真正認識到靜脈炎預防的重要性,只有落實到行動上,才能真正減少靜脈炎的發病率。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可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是@周圍血管專家劉繼前,我會做出解答。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加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