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還記得2018年,魏建軍赴德與寶馬集團正式簽署合資協議歸來時曾說:“這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真正意義上民營汽車企業第一次與外企的合資,這將會是高質量、靈活的合作。”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而在11月29日,在獲得江蘇省發改委批覆一週以後,長城與寶馬合資項目一錘定音,光束汽車有限公司(Spotlight Automotive Co., Ltd,以下簡稱“光束汽車”)項目正式落戶張家港,成為我國放開合資比後簽約的第一家合資整車企業。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項目總投資約51億元,擬開工時間為2020年,擬建成時間為2022年。規劃年產能16萬輛,包括燃油乘用車全出口製造及純電動乘用車研製,未來雙方將進行純電動汽車的聯合研發,預計接下來的MINI純電動汽車以及長城汽車旗下新產品均將在此投入生產。


“後合資時代”該如何合作?


光束汽車項目從2016年4月18日,在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下籤署合資合同,雙方持股正式確定為50:50。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放開汽車合資股比之後,雙方堅持這一持股比例,證明長城與寶馬雙方是本著對等的姿態來進行合作,完全不同於之前以"市場換技術"模式。


由於簽約時間領先於吉利Smart,這也讓光束汽車成為國內首家民營企業與外資進行50:50合資的項目,同時也是合資股比開放後的第一家合資整車企業。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雙方各持一半,也表明了合作的對等關係。以往與外資強勢車企,採取了用市場換技術甚至有淪為純代工廠的風險,也不同於簡單地將國外車型本土化生產,而是從研發到生產、吸收合資雙方的優勢技術的全方位合作。光束汽車創造了一種相對公平並且互相制衡的全新合作模式。


這種合作模式在光束汽車的高層上也有所體現:光束汽車將由6人組成董事會來管理。董事長是由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國慶擔任,副董事長由寶馬集團高級副總裁傅耀擔任。長城汽車生產副總裁孟祥軍,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胡樹傑、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以及寶馬集團高級副總裁韓磊分別擔任光束汽車公司董事。管理層上也是由寶馬與長城派駐人員各佔一半,雙方在高層結構上也表現出了平等原則。


而在最重要的產品方面,光束汽車董事長趙國慶向“E車匯”表示,秉承著“少說多做”的原則,雙方股東已經規劃好了合資公司的產品計劃,但目前還沒到披露的時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光束汽車的首款產品必然是MINI車型。


長城的“走出去”和寶馬的“走進來”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現場表示:“光束汽車項目將會是中國汽車發展史上質量最高、最具創新和影響力的中外合作典範之一。長城汽車和寶馬集團的合資,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是強有力的支撐,是實力派的強強聯合。我們將同寶馬集團與政府一道踐行承諾,紮實推動工廠的建設,全力推動項目投產,持續護航經營發展。”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在日本、韓國、印度、奧地利、德國、美國等建立了研發中心,5個海外KD組裝廠,以及在俄羅斯的首個四大全工藝獨資製造工廠。作為長城集團向國際化進軍的重要一環,光束汽車之於長城的最大意義在於推動了品牌國際化的進程。通過與寶馬集團在研發、生產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長城將獲得自我提升,尤其在滿足全球市場要求和法規以及運營方面的經驗,具有重要意義。而光束汽車則符合長城汽車的長期戰略規劃。


而根據此前公告,光束汽車生產基地的燃油乘用車製造部分將包括四大工藝車間和試車跑道在內的設施,用於生產製造全出口燃油乘用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試製部分包括技術大樓及配套設施。這也就意味著,光束汽車的16萬輛燃油車產能將全部用於對外出口。而光束汽車也將會成為一家全球化的汽車生產基地。在項目投產之後,光束汽車將成為國內出口量最大的單一汽車生產企業。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則表示:“當今中國已成為創新的驅動力量,並尤其在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引領全球市場。光束汽車將協助寶馬集團打造更具吸引力的MINI純電動汽車。與長城汽車成立合資企業再次凸顯了中國市場對寶馬集團的重要意義,以及我們對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堅定信心。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共同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在今天的汽車行業大變革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重要的創新驅動市場,立足於中國市場實施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這是大勢所趨。


長城汽車旗下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據不少份額,同時,也有著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佈局。就在幾天前,相隔不足百公里的常州金壇,長城控股旗下蜂巢能源動力電池工廠也正式投產,這都將為光束汽車帶來足夠的動力電池供應,以保證未來生產。


光束汽車:長城走向國際與寶馬走進中國


寶馬集團通過華晨汽車以及長城汽車的雙合資戰略,能夠更快速的滲透到國內純電動車市場。而作為寶馬電動化戰略的重要之地,通過光束汽車,寶馬集團將實現MINI的本土化生產和MINI電動化兩個戰略目標。以點帶面進行全球電動化轉型也是寶馬遵循“生產跟隨市場”,秉承著“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生產純電動汽車的一個重要理念。


毫無疑問,無論是長城還是寶馬,光束汽車都是一次全新的征程,進一步加快了雙方的新能源發展步伐和全球化進程。


“新能源市場是一個很漫長的賽道,在看清方向的前提下,實際上我們並不是後來者。”魏建軍如此說道,“實際上寶馬集團有很好的電動車基礎,長城汽車深度佈局新能源方面也已經有5年的時間。雙方在新能源方面都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我們相信一定可以為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更具競爭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在一個合資雙方都不存在相互制約的對等情況下,長城汽車在未來也就有了更多去整合寶馬技術的可能,這或許也是長城與寶馬集團進行合資背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