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看市州丨常德:做好“加減乘除”法 瞄準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多次專題研究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省政府專門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為優化營商環境“放大招”。各市州也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出了系列舉措。紅網聯合省工商聯特別推出“營商環境看市州”系列報道,介紹各市州在優化發展環境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通訊員 覃軍 常德報道

营商环境看市州丨常德:做好“加减乘除”法 瞄准高质量发展

近年來,常德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助力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重要抓手,推行一系列改革舉措、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1月-10月,常德市新引進、新開工、新投產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分別達到280個、197個、139個,有31個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上市公司投資的工業項目落戶常德;產業投資增速達到22.2%,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4.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6.5%,工業投資增長25.7%。

這是常德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常德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助力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重要抓手,從“放”上著眼、“管”上著手、“服”上著力,推行一系列改革舉措、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常德市市場主體由2018年底的28.42萬增加到31.16萬,其中企業5.91萬戶、個體工商戶25.25萬戶,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273戶。

瞄準服務提質做“加法”

位於德山腳下的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有著155平方公里、總人口達15萬的現代化園區, 2010年該區成功跨入“國家級”方陣,讓常德成為湖南省第三個同時擁有國家級經開區和國家級高新區的市州。

目前,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工業企業603家,其中億元企業69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4家、中國500強企業10家。初步形成了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與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商貿物流兩大特色產業的“3+2”產業發展格局,園區“七縱八橫”路網格局已經形成。

位於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康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攝像頭模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信息技術產業,2018年全年產值達2.05億元人民幣,產生利稅656萬元人民幣,今年年產值已達到6億元。

2017年4月,常德市政府通過真誠招商,把在深圳根深10年的金康光電有限公司引進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深圳我們是幹一個工廠,在常德我們是幹一份事業,‘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我們可以說是常德經開區第一批受益者。”金康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海明表示,常德政府“服務特別給力”,各項招商條件都基本逐一落實,讓他感覺企業像是園區的主人。

為什麼那麼多企業抱著感恩的心態要在常德這塊土地上深耕?“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讓我們放心。服務讓我們安心”近年來,常德各區縣(市)都把心思放在產業發展上,對大項目、好項目堅持一盯到底、一抓到底,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面為“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實施“紅色+綠色”。堅持黨建引領,制定了出臺了新的政策,組織開展了“三聯三共”聯建活動,實現紅色黨建與企業綠色發展、綠色維權的深度融合。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03億元,同比增長75.3%以上;14個生活用紙檢驗檢測地方標準和5個農業技術規範地方標準,順利通過省局專家評審,新增公開各類標準569項。

——實施“監管+招商”。積極開展各類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不斷優化;併成立了招商引資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不斷做大市場規模。前三季度,全市生物醫藥企業完成產值90.1億元、稅收3.4億元;新增投資3.1億元,分別完成年度目標90.1%、75.6%、99.4%。

——實施“規範+便捷”。啟用了2019年新版《企業登記申請文書規範》和《企業登記提交材料規範》,設立了企業登記自助服務區,實行窗口服務前移。通過互聯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和手機APP“工商E登記”,實現企業登記全流程網上辦理,銀行網點免費為企業提供全程電子化填報指導,方便申請人就近辦理。

瞄準簡政放權做“減法”

11月12日,常德市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常德市民之家”正式啟用,標誌著常德市的政務服務踏上了新的起點,開啟了新的篇章。

“常德市民之家”位於市城區朗州北路以東,月亮大道以北,豐沾路以南。用地面積104769平方米,計劃停車位1101個。常德市民之家共有四層,包含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雲計算中心3個獨立的功能區。辦事大廳採用開放式窗口的佈局方式,還可通過中庭自由到達各個功能空間。常德市民之家將為常德市民提供三大中心一條龍、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近年來,常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群眾和企業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先後向園區下放199項管理權限,向區縣(市)下放33項管理權限,取消257項證明類材料,577項辦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辦、多證合一、多測合一等工作全省率先實施。

為保障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牽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牛鼻子”,大膽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能簡必簡、能放就放”。

通過下放審批事項,繼續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目錄,壓減大類、減少層級。壓減強制性認證種類,嚴格落實許可轉強制認證“正面清單”,對取消許可涉及健康、安全的產品轉為強制性認證。壓縮審批時間,不遺餘力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3個工作日以內,食品經營、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時限均壓縮至10個工作日以內。簡化審批流程,整合原工商、質監、食藥監行政審批窗口,推進標準化窗口服務,把原來涉及60個登記事項的137張表格整合為59張;認真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涉及市場監管部門的52項事項均實現了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對涉及本部門職能的26項改革事項全面實行“證照分離”,降低准入門檻。指導柳葉湖實現“同城通辦”、武陵實現公共服務辦理下沉、鼎城區出臺電商新政策等,切實打通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最後一公里”,為推動開放強市產業立市作出更大貢獻。

瞄準創新發展做“乘法”

今年以來,常德堅持“開放強市、產業立市”三級調度機制,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常德以復工復產、項目招引、項目落地、進位爭先、項目建設“百日攻堅”5個專題為載體,逐個專題地推進園區工作落實,幫助園區和企業解決共性問題近百個,個案問題近500個,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常德經開區、桃源高新區、臨澧經開區獲批全省首批產業園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點。

在園區發展上,常德專門召開全市產業項目建設暨園區工作會議,對園區發展進行安排部署;深化與發達地區園區友好結對合作,今年新增友好結對園區6個,總數達到24個,共建項目33個、總投資120.6億元;首批授牌的特色園區加快發展,津市深化與江南大學和越秀基金的合作,搭建產業發展新平臺,桃源圍繞迪文科技抓好產業鏈招商取得初步成效,臨澧正在全力打造全省新材料產業核心基地。

在招商引進上,常德成立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大產業招商服務中心,形成輻射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三大片區的駐外招商佈局;充分發揮常德科創未來(中關村)智造中心作用,目前在孵企業達22家,有14家企業在常德註冊。

在科創合作上,常德舉辦“智匯洞庭·科創常德”清華大學專場和高新區專場活動,支持湖南文理學院深化校地合作,開展“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動,32名“科創助理”充實經濟社會發展智庫;大力推進“三名”工程,全市117家企業、園區和高校主體對接市外名校、名院、名所85家,開展技術合作235項,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133個;大力推進院士工作站建設,總數達到15家,培育院士成果轉化工作站7家。

在品牌推介上,常德持續開展“常德品牌·中國品質”行動,舉辦了常德品牌農業推介北京站活動,常德香米、蔬果、水產等優質農產品成功打入北方市場;常德22個基地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是除廣東本省外基地最多的2個市州之一;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湖南展館以“湘遇桃花源”為主題,面向全世界展示了常德城市旅遊品牌。

瞄準企業減負做“除法”

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是“減負”工作的重頭。

中國第一生活用紙——“心相印”製造企業恆安紙業坐落在常德經開區,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幾年,通過常德市發改委落實下調用電價格政策,公司平均每年節省電費近2000萬元,提高了企業利潤率。

近年來,常德市發改委把“降成本”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通過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不斷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為推動降本清費工作落地見效,實行價格政策清單管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據統計,2018年以來,全市共實施降本清費12批次,涉及65項價格事項,累計為各類企業和群眾年減負4億元,其中電、氣方面累計可為企業年減負1.9億元;經營服務性收費方面累計可為企業和群眾年減負4000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方面累計可為企業年減負1.3億元;口岸進出口收費方面每年為企業年減負2100萬元左右。

“通過對3家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下調和擴大優惠政策,累計可為群眾年減負2000萬元”“取消、降低和放開部分經營服務性收費,涉及為企業減負2600萬元”“工商電價下調後,年度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近億萬元”常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上半年,常德市發改委端上一桌“降本清費”的“硬菜”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助力實體經濟“輕裝上陣”,破解企業和群眾“最煩”“最痛”“最怕”“最盼”的重點問題,得到了他們的廣泛認可,並讓他們感受到政府滿滿誠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