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中國的大多數姓氏也由這條母親河哺育而生。下面介紹的發源地都孕育了三個以上的姓氏,分佈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而它們正是黃河流經的最後四省。尤其是河南,黃河文化積累沉澱最深,彙集的姓氏及其根植地也最多。

河南省新鄭市

韓姓,高姓,馮姓,鄭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新鄭市 軒轅故里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韓國先後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鄭韓故國遺址至今還保留在新鄭市內。黃帝在此建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新鄭擁有軒轅故里、始祖山文化遊覽區、後周皇陵、白居易故里、歐陽修陵園等名勝景區,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第一古都”。據說,農曆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統一天下、建都創業的吉日,因而每年這一天,新鄭民間都有登山拜祖的風俗。據此,從1992年開始,當地旅遊部門推出了每年一度的“炎黃文化節”。2002年9月,鄭韓故城內發現了鄭國公族的墓地,其中包括鄭國王陵遺址、18座鄭國貴族陪葬車馬坑、3000多座墓葬,其規模不遜於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

河南省許昌市

文姓、許姓、陳姓、鍾姓、方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許昌市 中山街景

許昌是華夏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期就有許由部落在此繁衍生息。由於地處要衝,許昌一直是兵家逐鹿之地。東漢末年,曹操在此“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成霸業,使得許昌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長河為許昌留下了靈井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以及不計其數的漢唐遺物和明、清古建築,三國文化遺蹟更是星羅棋佈。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

陳姓、胡姓、田姓、夏姓、龍姓、邱姓的發源地

炎帝神農氏和太昊帝伏羲氏都曾在淮陽定都,淮陽因而成為炎黃子孫尋根溯源的祖地。淮陽城北1.5千米處的太昊陵,記載著中華民族人文歷史的誕生,號稱“天下第一陵”。淮陽城北環城湖中那座龜形的畫卦臺,是太昊伏羲氏觀天象、察地況、畫八卦的地方。周口市新建的“中華5000年”旅遊景區,濃縮了中國5000年的歷史。

河南省商丘市

湯姓、宋姓、戴姓、武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商丘市 市景

商丘是至聖先師孔子的祖籍,也是古代文哲大師莊周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上古時期,燧人氏、高辛氏,“五帝”中的顓頊、帝嚳都曾在這裡繁衍生息。這裡是商文化的發源地。商丘的歷史人文景觀星羅棋佈:有我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商丘古城,有我國最早的天文臺閼伯臺,有北宋最大的書院應天書院,有中國最大的漢墓群芒碭(dang)山漢墓群,有中國最早的漢墓壁畫梁王墓壁畫,有中國保存時間最長、最完整的古黃河大堤,明清黃河故堤,還有白雲寺、梁孝王與司馬相如吟詩作賦的清涼寺、燧人氏陵、木蘭祠、漢高祖斬蛇處等眾多古蹟。商丘就像一軸記載中華5000年曆史的精彩畫卷。

河南省濮陽市

文姓、張姓、孟姓的發源地

5000多年前,濮陽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部族生活的地方,因此,被稱為“顓頊遺都”。從秦漢開始,農業發達、商業繁榮的濮陽就是黃河中下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漫長的歲月,在這裡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蹟。“晉楚城濮之戰”“齊魏馬陵之戰”“宋遼澶淵之盟”等眾多史事均發生於此。子路墓祠、孔悝城、張揮公園等已開發為旅遊景區。而1987年濮陽西水坡出土的6000年前的蚌殼龍形圖案,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河南省輝縣市

段姓、龔姓、侯姓的發源地

輝縣市遠古為共工氏族居住地。這裡有趙國古長城、仰韶文化遺址、宋代邵雍的“安樂窩”等古蹟,蘇軾、趙子昂、岳飛唐寅、鄭板橋的手書碑刻,以及乾隆帝的御書御碑350多通。唐佛教盛地白雲寺,銀杏參天,古剎巍峨。“北國小西湖"——百泉公園,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輝縣市的百泉藥交會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最大的藥交會,自古就有“不到百泉藥不全”之說。

山東省曲阜市

孫姓、曾姓、金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曲阜市 城門

曲阜是魯中一塊風水寶地。作為孔子的故鄉,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天下第一家”——“孔府”,以及有中國書法藝術寶庫之稱的“孔廟”。這裡不僅是孔氏後代尋根拜祖的聖地,更是中華民族儒家文化的象徵。至今,魯國都城遺址仍在,當年曾氏先祖曾子就在這魯國都城內,著書立說。外形與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轍的少昊陵,安葬著金氏的先祖金天氏。黃帝誕生在曲阜城東4千米的壽丘,遺址已開發成公園。九龍山摩崖墓群,是漢代王族後裔的安息地。微山湖內的第大島—微山島上,保留著殷周微子墓、漢初張良墓等文化古蹟。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孔子系易處、李杜宴別處、孔尚任隱居處等歷史遺蹟,與秀麗的風光交相輝映。曲阜以濃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和儒雅的自然生態風景,聞名世界。

山東省淄博市

丁姓、姜姓、邱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淄博 齊國故城

淄博市臨淄區是西周時的齊國國都。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再現了齊國800年的輝煌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齊景公墓地的600多匹殉馬,可與秦兵馬俑相媲美。故城城牆位於臨淄區辛店鎮北,歷時千餘年,儘管僅剩殘垣斷壁,仍不難看出齊國當年的繁盛。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的墓地在故城東北部。姜太公旅遊中心位於臨淄(古營丘)城區,存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的中國古車博物館,充分展示了中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高超的造車技術。孔子聞韶處在臨淄區齊都鎮韶院村,相傳孔子就在這裡聽到了令他“三月不知肉味”的齊國韶樂。另外,還有臨淄石刻館和東方金字塔田齊王陵。今天的臨淄已成為姜太公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姜太公的誕辰,這裡都要舉辦隆重的大型慶典活動。

陝西省咸陽市

程姓、白姓、秦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咸陽市 乾縣 乾陵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咸陽一直是華夏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放眼咸陽北塬,周、秦、漢、唐時期的許多帝王建造的陵寢和陪葬墓,綿延百里。秦阿房宮遺址上火焚之跡依稀可見;咸陽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秦漢文物,其中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舉世聞名。地面上的各朝文物古蹟更是不勝枚舉。咸陽境內的民俗風情以黃土文化、秦漢文化為特徵,秦漢歌舞、社火、剪紙、皮影、牛拉鼓等民間藝術美輪美奐,古風濃郁。乾縣的黃土民俗村是較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禮泉縣的萬畝果園非常壯觀。

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

董姓、唐姓、侯姓的發源地

中國最主要的姓氏發源地

臨汾市 晉國遺址

臨汾市是史前堯王建都活動的地方,所轄的翼城縣,被稱作“唐堯故地”;而晉國在翼城一帶留下了上萬座古墓,其中晉侯墓內珍寶無數,震驚世界。古唐國遺蹟記載了唐氏在晉國之前的繁衍。有千年的歷史作背景,翼城縣的每一處古蹟,都記載著一段著名的歷史故事:舜王坪是舜躬耕的地方;玄元洞曾是舜王部落的住地;“割股奉君”的介子推被重耳所負後,即隱居於秀麗綿山之中。元代舞樓、石牌樓、木牌坊,展現了我國古建築的特點,海子溝大橋、佛爺山風景區、小河口水上樂園、金代大鐘裕公和尚道行碑、小關帝廟等各處景點異彩紛呈。

溫馨提示: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崇尚分享。免責聲明:本文只供參考。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專業領域的建議,我強烈建議您獨自對內容的可信性進行評估,並諮詢相關專業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