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毫不夸张的说,

张居正可能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却被万历皇帝亲手抹杀,张居正改革的失败,大明王朝的体制再没有拯救的机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他确实执政理政中却不失是一把好手,他看见大明朝根基哪里出了问题,却被培养起来的文官集团生生拔了,大明王朝的覆灭,其实就是皇帝和大臣亲手断送的结果。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钱、权的祸患,却只实现了一个

在他看来,发展了200年的大明王朝有几大问题,直指核心。首先就是宗室问题,朱元璋的宗室政策,让地方机构面临着很大程度的负担,不光是财政上的,还有土地、人员以及上下级之间,全是复杂根节。尾大不掉,让地方无法发展,光养活几百万的皇室人口,就占据了财政收入的很大一半,那你怎么去养军队,怎么去预防突发情况,怎么去赈济灾民。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由宗室问题引出来的一项就是财政问题,大明可是养活着辽东、宣化、大同一线的军队,这是边镇前线,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除了这些重兵还有地方驻扎军队,根本没有财力支撑这么多人,没钱的麻烦,一方面面临的就是将士们的哗变,另一方面面临的就是北部有些部落的虎视眈眈。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同时军队要拿钱养着,可此时的军队却越养越刁,长时间没有战事,这些士兵会变成兵痞,军队老油条不好好打仗,却拿着朝廷给的闲钱,真的有了战事却一个不如一个。除了大方面问题之外,还有文官集团的根源。张居正是文官出身,他们心里想的什么,他怎么可能不清楚,文官集团的斗争已经历经了几代皇帝,成了根本扯不清的难题,治理和不治理都会出问题,这也是最头疼的一件事情。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这几条隐患,算是抓住了根基,但是可以说张居正他只解决了钱和制度的问题,人的问题远远没有改善,反而成了压死他的利器。

张居正的“自救”,却换来人亡政息,悲剧收场

张居正改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最伟大的改革,却是大夏将倾、独木难支。政治上实行考成法,对于保守党派还有一些不支持改革的人确实是不小的打击,将内阁势力提高,加强皇权,其实就是为了削弱文官势力,还在制度上对于行事的流程还有决策做了一定的改变,这样就让他树立了很多政治上政敌。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同时实行丈量土地,改变土地兼并现象,包括了那些既得利益者,可以说上至皇太后,下至一些官绅,他全部得罪了。因为土地就是钱,你要收归起来重新分配,那些原有土地者当然不愿意。同时一条鞭税的实行,让国库开始充盈,解决了国家没钱的现象。可这样的那些地主豪强又不愿意了,原来能偷税漏税,现在交的更多了,当然有意见。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钱和权这两项,把大明阶层的人全部给了黑脸,只有底层百姓拥护他的政策,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底层百姓只是因为统治者的不同,才拥有了不同样的对策。再看看万历皇帝怎么转变了180度,不就是因为权力问题。而跟他同样是面临权利问题的政敌们,正好落井下石收回权力。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这场自救变成了无果,最后还把身后身价全都搭了进去,有人说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手下的操作失误,但并不可能全部操作有误,最根本的就是阶层那种利益的触碰,让政敌开始合理反对,才造成“自救”的失败,人亡政息,悲剧收场。

从张居正改革失败,看大明王朝覆灭之路,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张居正确实是大明不可多得的改革家,在他的身上看到的大夏将倾时的重任,也看到作为一个臣子应尽的责任,虽然有人会说他毁于私德,但不否认的一点是,他在这场改革中的初衷。他的一生做过最得意的两件事,一件事教育万历,一件就是改革,可这一切都毁在了被教育手中,大明朝覆灭,其实完全都是这些人作死的结果,不自救还反而阻碍,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