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黨課特輯之五

原創|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黨課特輯之五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四中全會,基本經濟制度增加了兩塊內容,即分配方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三位一體”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那麼,下一步如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需要在所有制、分配方式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大領域著力。

一、所有制領域: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在新時代,如何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好、鞏固好,完善好、發展好,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經過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公有制經濟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在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裡,公有制經濟牢牢佔據主體地位。但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還需要在一些重要領域繼續深化改革。一是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鼓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發揮出更大優越性。二是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服務國家戰略目標,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三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健全完善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推進骨幹員工持股制度,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積極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四是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加大對企業授權放權力度,賦予企業更多自主權,進一步強化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

(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毫不動搖鼓勵和推動公有制經濟發展,並不意味著放棄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這使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要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為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推動其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具體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二是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政策體系,把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落到實處,推動領導幹部同民營企業家交往既坦蕩真誠、真心實意靠前服務,又清白純潔、守住底線、把握分寸,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三是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在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健全完善金融體系、平等放開市場準入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動政策落準、落細、落實。

(三)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我國公有制實現形式有多種,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形式。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林權等產權制度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深化農村產權制度和基本經營制度改革,是一塊必須啃下的“硬骨頭”。一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抵押、擔保等權能,保障農民集體資產權利,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二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創新農業經營方式,豐富農業經營主體,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二、分配方式領域: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關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形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方式。

(一)完善初次分配製度

我們講的初次分配,具體是指按照各生產要素對國民收入貢獻的大小進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完善初次分配製度,要在以下兩個方面著力:一是堅持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健全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強化工資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了“知識、技術、管理”作為生產要素,反映了現代經濟中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首次增列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反映了隨著經濟活動數字化轉型加快,數據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乘數作用凸現,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新生產要素的重要變化。要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術、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數據權屬、公開、共享、交易規則,更好實現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的價值。

(二)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

再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製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礎上,對部分國民收入進行的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調節機制起作用。

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重點領域有:一是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的分配關係。其中,強化稅收調節很重要,特別是要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更好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二是重視第三次分配的調節機制。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習慣等影響下,社會力量自願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願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是對再分配的有益補充。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全社會公益慈善意識日漸增強,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三)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構建良好的分配秩序,形成正確的激勵導向,有助於全社會弘揚勤勞致富、艱苦奮鬥精神,從而引導大家主動通過自身勞動和努力去創造美好生活。為此,必須鼓勵勤勞致富,保護合法收入,清理規範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將分配製度建立在法治的軌道之上。要遏制以權力、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獲取收入,將收入獲取建立在公平競爭和要素貢獻基礎之上。

(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對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十分重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決好發展質量效益、擴大人力資本、發揮企業家作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建設技能型勞動者隊伍等重大問題。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

三、經濟體制領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經過多年發展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健全完善,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下一步,結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我們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權制度

產權清晰是進行市場交易的基礎,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沒有良好的產權制度,市場經濟就無從談起。只有產權得到平等、有效保護,市場主體才能放心投資,市場交易才有前提條件。要抓緊完善相關制度,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產權。近年來,黨中央推動一批典型涉企產權冤假錯案得到糾正,起到了很好的穩定和改善預期作用。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取得長足進步,但仍存在侵權賠償標準低等問題,要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二)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

整體上看,我國商品市場發育較為充分,市場決定商品價格基本實現全覆蓋,但要素市場發育不充分,存在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範圍有限、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要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重點是在土地、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健全制度規則,深化市場化改革,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決定》提出,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明確了健全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點和方向。

(三)完善公平競爭制度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公平競爭,只有競爭是公平的,才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企業優勝劣汰。要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以競爭政策為基礎來協調相關政策。為此,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生產許可制度,健全破產製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增強國際競爭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在國內外發展環境條件變化新形勢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了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積極發展新動能,強化標準引領,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五)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也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優化人口和經濟活動空間佈局,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是國家治理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為區域協調發展賦予了新內涵,提出了重大思路性要求,對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具有深遠意義。

(六)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建立在對處於深度調整期的經濟全球化近年來又出現一些新形勢、新變化和新問題的科學研判基礎之上的。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保護外資合法權益,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拓展對外貿易多元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健全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對外開放高地建設。推動建立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健全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國家技術安全清單管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制度。完善涉外經貿法律和規則體系。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周躍輝】

原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党课特辑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