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經常聽管理者抱怨,員工不好管,團隊不好帶。其實

,並不是員工“不好管”,而是領導“管不好”。領導,顧名思義就是“帶領”+“指導”,所以,帶人是第一位的。

帶人,是一門藝術。李嘉誠說過“以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及保存員工的幹勁及熱忱,無往而不利”。一語道破帶人、管人真諦。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馬雲說過:“一個優秀企業是管理出來的,優秀員工是管理出來的,優秀的商業模式也是管理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那麼,給你一個團隊應該怎麼管呢?記住,抓住一個標杆、兩個環境、四個步驟和五個手段,輕鬆打造高效團隊。

一,1個標杆

1,標杆來自哪裡?領導者!團隊好不好,關鍵在領導。正如東芝董事長土光敏夫所說“下級學習的,是上級的背影。上級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的行動,就是對下級最好的教育。

2,團隊風氣和領導者的言行和理念密不可分。領導言行一致,下面就會令行禁止;領導遵守制度,下面就沒人敢以身試法。如果責人嚴責己寬,一切制度等同於一張廢紙。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二,2個環境

1.硬環境

①很多公司為什麼管理混亂?與破破爛爛的辦公或生產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環境髒亂差,會讓員工心情壓抑,進而降低工作標準,並直接影響工作效率。

②百度CEO李彥宏說“管理者應該給大家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氛圍,讓有才能的人愉快、充分地發揮潛力創造。

2.軟環境

①軟環境主要是指簡單明瞭、易於執行的制度,基於人性、互相尊重的精神,充分信任、快樂工作的氛圍,目標一致、文化趨同的文化。

在愉快的環境下、工作心情舒暢的員工,比高壓力下工作的員工,具有更高的效率。

——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提出的“藍斯登定律”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三,4個步驟

1.第一步—目標

①管理學家切斯特·巴納德指出:

“提出目標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實際上這是他的主要責任。”可以這樣說,不懂如何制定目標,並有效實施目標管理的團隊領導,是不合格的,

②制定目標時要掌握好七個原則:有高度、量化具體、溝通一致、規定時間期限、數量不要太多、落實到每個人、監督和評價方法

2.第二步—計劃

①目標靠什麼保證?靠具體的實施計劃!目標能不能達成,70%取決於開始的計劃。所以,團隊領導人一定要重視計劃,考慮的細節越多你做這件事成功的希望也越大。

②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說:“雖然計劃不能完全準確地預測將來,但如果沒有計劃,組織地工作往往陷入盲目,或者碰運氣。”

3.第三步—檢查

①作為一個管理者,永遠不要把團隊的效率寄託在員工的自律和自發上,哪怕是文化高度認同的團隊,也離不開監督和檢查。

②檢查的是什麼?一是執行力!二是細節!管理者要明確一個觀念,檢查並不是懷疑員工的人品,而是對其能力和方法的一種指導和鞭策。

4.第四步—考核

①馬雲說過一句話:“如果真的愛你的下屬,就考核他,要求他,高要求,高目標,高標準,逼迫他成長!”管理,其實就是一種嚴肅的愛。

②作為領導,不要怯於考核。既然把你放在了領導的位置上,你就與“老好人”無緣了。如果不敢考核,那是對優秀員工的一種傷害。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四,5個手段

1.信心

①領導的作用是什麼?原克萊斯勒CEO鮑勃•伊頓說:“領導者是能夠將一群人帶到他們自認為去不了的地方的人。”這就是信心的力量。

②帶團隊一定注意塑造團隊信心,方法就是“首戰必勝”。王近山將軍帶兵,硬骨頭交給主力,衝鋒的時候交給實力弱的部隊,很快實力弱的部隊也就成了主力!

2.培訓

①培訓是最大的福利,企業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訓,如果不把員工培訓到你想達到的標準,你就難以達成目標。—牛根生

②培訓,就是培養在前,訓練在後。培養是內在的、長久的、觀念的,訓練是外在的、一時的、技巧的。只培不訓如紙上談兵,只訓不培如無本之木。

物質獎勵要明確、要及時,精神激勵要具體、要醒目。

人性是趨利的,沒有不願意幹活的人,只是你的薪酬激勵不到位!

底薪+提成的弊端:

  1.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 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3. 員工關注的只有營業額,至於費用成本這些與公司利益相關的其他因素,員工不會關心
  4. 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5.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點稍微高那麼一點,員工就很容易離職
  6. 如果大環境下業績一般,那麼公司內部工作氛圍就會萎靡不振,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註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夥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夥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夥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夥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夥人:作為合夥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夥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夥人以後,根據其貢獻,指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簽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不懂帶團隊,受累的還是自己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週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喲花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錢,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