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向海圖強再出發

12月5日,朝陽升起,萬象更新。一艘艘貨船滿載貨物駛離天津港,自然資源部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基地施工正酣,國家海洋博物館開門迎客……這些欣欣向榮的場景,見證著2019年天津在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領域取得的新成績。

海洋經濟“行穩致遠”

2018年底,天津臨港海洋經濟示範區獲批。今年是示範區建設開局之年,如何有序推進示範區建設,成為必須解決的難題。

今年8月,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出臺《天津臨港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示範區發展方向:截至2025年,總投資244億元,重點建設包括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等10個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項目、天津市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等17個海洋工程裝備項目、2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7個基礎設施項目等。

為促進海洋經濟交流合作,天津市還舉辦了首屆中國(東疆)航運產業周,以及第五屆中國海事金融(東疆)國際論壇、第三屆全球貿易集裝箱大會、“中國航運50人論壇”等活動,打造航運經貿合作平臺。

自2017年5月以來,天津市著力開展海洋經濟調查,3800多人參與調查了6萬多家單位和企業,建立了涉海單位名錄,形成了報告類、數據類、圖集類等六大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海洋經濟“家底”,相關成果於今年7月通過驗收。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天津港不斷深化與沿線港口、航運企業戰略合作,開闢了120條集裝箱航線,涉及中國、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非、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港口。其中,向南開放構建了聯通珠三角、長三角等國內港口通道,促進南北互動,涉及東南亞、南亞等的集裝箱船航線超過30條;向東開放構建了聯通日、韓的密集航線,有效促進中外貿易暢通。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文萊、佛得角、吉布提、馬爾代夫等國開展了一系列海水淡化項目,幫助當地政府改善水資源結構,贏得了廣泛讚譽。同時,該研究所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配合天津市政府、國際脫鹽協會承辦了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有效提升我國在國際海水資源利用領域的影響力。

同時,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在牙買加、朝鮮、瓦努阿圖、柬埔寨等國建立了多個海洋觀測站,幫助當地政府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今年,該中心還幫助柬埔寨政府部門編制完成了《柬埔寨海洋空間規劃(2018年~2023年)》。該規劃是我國首例幫助“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編制的覆蓋其全海域的海洋空間規劃。

今年,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通過收集資料、實地考察等方式,為佛得角聖文森特島海洋經濟特區提供技術服務,圓滿完成經濟特區項目規劃任務。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今年以來,一批海洋科技成果從天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我國海洋科技創新注入新動力。

元旦剛過,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傳來喜訊——由該中心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西風帶環境監測浮標成功布放。

長期以來,由於西風帶海況惡劣,科研人員嚴重缺乏實時觀測數據,此前只有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在該海域成功布放錨系浮標。此次成功布放的西風帶浮標,數據有效接收率達到95%以上,標誌著我國極端海洋環境浮標研製、布放技術達到先進水平。

今年,由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濃)海水高效節能提溴產業化裝置正式投產運行。2008年,該研究所著手研發(濃)海水高效節能提溴技術,歷經10餘年技術積累,成功解決技術難題,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此外,相關科研單位還利用“海洋溫度、深度及風要素觀測儀器檢測技術研究”項目成果累計檢測了9000多臺海洋儀器,利用“南海海洋能開發利用資源評估及示範電站總體設計”項目成果為邊遠海島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利用無纜海洋典型生態監視監測系統助力珊瑚礁保護,利用水樣自動採集與分配系統為海洋觀測站“一站多能”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今年以來,天津市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洋科技創新的同時,努力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取得了新成效。

4月,天津市17個部門聯合印發《天津市“藍色海灣”整治修復規劃》,提出將開展灘塗修復、岸線整治、岸邊人工步道和沿海溼地公園建設等30多個整治修復項目。同時,天津海洋執法部門全面排查入海排汙口,基本掌握了天津市海岸線以下入海排口底數,助力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

5月,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天津市加強濱海溼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工作實施方案》。一個月後,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提出將大力開展七里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目前,七里海已完成核心區土地流轉,緩衝區土地流轉已完成50%,溼地環境有效改善,溼地功能逐步恢復。

海洋意識深入人心

國家海洋博物館、泰達航母主題公園、海昌極地海洋世界……今年以來,天津利用多種海洋意識普及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宣傳活動。

3月,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與京津冀三地青少宮共同舉辦了“小企鵝公益計劃(第二季)”活動,讓更多孩子瞭解海洋科普知識,引導孩子們關心海洋、熱愛海洋。

5月1日,國家海洋博物館開始試運行,首批開放了“遠古海洋”“今日海洋”“發現之旅”和“龍的時代”4個展廳,展覽面積共7000餘平方米,每日可接受3000名觀眾預約。開館以來,觀眾預約經常一票難求。9月,該博物館還舉辦了大型文物展覽《無界——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集中展出313件(套)珍貴歷史文物,再現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人文風貌。

“十一”期間,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精心策劃了“盛世歡騰·國慶禮讚”系列活動,遊客不僅可一睹“航母真容”,還能借助該活動表達對祖國的祝福。

記者 劉 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