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縣鹹中的“吃土”與“偷饃”事件發生後,趙校長是這樣處理的…

華縣鹹中的“吃土”與“偷饃”事件

作者 謝膺白

我在華縣鹹中讀書期間,發生了兩件使我終生難以忘懷的事件,使我看到了我的老校長,全國教育戰線的英模趙玉璣的領導才能,從中學到了書本上看不到的一個教育家大愛無疆的精神。

華縣鹹中的“吃土”與“偷饃”事件發生後,趙校長是這樣處理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鹹中師生在正義樓前合影

第一件事“吃土”

事情是這樣的,那時上學極其困難,不少同學只能搭“米湯灶”。也就是從家裡背些苞谷糝,交到學生灶上,然後每頓喝一碗苞谷糝稀飯。就這樣一點苞谷糝還是家裡硬給擠出來的。

有位初中的小同學,星期天來校,揹著一小袋苞谷糝。誰料想在路上,布袋的口沒有紮好,開來了,把苞谷糝撒了一地。他頓時慌了神,嚇得直哭。要知道這是爸爸媽媽從嘴裡摳出來為他搭灶特別準備的。現在如何是好?

思來想去,他連忙用手把撒在地上的苞谷糝攬了起來。當他把攬起來的帶了土的苞谷糝交到灶上時,被管灶收糧的老師劉貴賢發現。劉貴賢煞有介事,寫了一張“有人叫我們吃土”的大字報,貼在了鹹中大禮堂的正門旁邊供師生瀏覽,一時間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這張大字報最後讓趙玉璣校長看到了,趙校長立即把劉貴賢叫到了辦公室去。劉貴賢心想,趙校長一定會表揚他工作認真負責,說不定還能為他升官晉級。他心裡美滋滋地到了校長辦公室,豈料遭到的卻是校長狠狠的一頓教育和痛批。

趙校長說:學生交了帶土的苞谷糝肯定不對,應該批評教育。

但是貴賢,你設身處地地想一想,現在是什麼時期,是三年困難時期,是從苞穀殼造“澱粉”,從蘿蔔水制“鏈胞黴”填飽肚子的時期。農村是何等困難?這點苞谷糝,對一個學生是多麼重要。沒有它,這個學生就要捱餓。你把它大肆渲染,說是“有人叫我們吃土”,又要處分這個學生,你可知對他將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可能因為這件事,使他覺得面子上過不去而喪失再上學的勇氣而輟學,葬送了他的一生。我們處理超齡生已奪取了許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受教育機會,難道我們還要這個好不容易才留下來的同學再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嗎?

我再問你,如果這件事出在你身上,你是對撒在地上的糧食理也不理揚長而去,還是想辦法把他弄起來,收拾乾淨再吃掉?劉貴賢回答,收拾好,篩一篩搞得差不多幹淨能吃就吃掉。趙校長說,這就對了,你都知道愛惜糧食,卻怎麼就要求學生把它倒掉呢?糧食撒在了地上,是他故意的嗎?不是!是他願意的嗎?也不是!既然都不是,唯一補救的方法就是把它攬起來,處理淨,吃了。

一席話直說得劉貴賢啞口無言,只得承認自己處理欠妥。

趙校長看到劉貴賢認錯了,語氣也緩和了下來,對劉貴賢說,

此事到此為止。回去後立即將通告撕掉,糧食收了,灶上想辦法處理乾淨,不給學生任何處分,不許再提起這件事情。

一個棘手的“吃土”事件就這樣圓滿地處理到頭,極大的保護了自己的學生。從這裡我學到了趙玉璣校長對學生大愛無疆的品德。

有這樣的校長掌舵,我們感到周身暖哄哄的。有這樣的校長帶路,誓奪全國第一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第二件事“偷饃”

事情是這樣的,那時候糧食不夠吃,學校要學生利用週末回家到地裡挖白菜收穫後的白菜根,交到學校學生食堂充當糧食吃。

有一個星期天,我們每人都帶來了挖的白菜根,放在宿舍準備第二天交學校。誰知半夜藉著明亮的月光發現竟有一個人躡手躡腳地進了我們的宿舍門,徑直朝著掛在牆上的一袋白菜根伸出了手。正當要卸下布袋時,一個同學喊了一聲“攆賊!”,大家一哄而上將那人追到了大禮堂的舞臺下面。那人藏在舞臺下面用“浙大長”蘿蔔壘起的長牆後面,裡面黑黑的根本看不見。

這時我們的班長王世忠喊“牛 X 林,你還不出來!”

原來在追趕的過程中,藉助於明亮的月光,王世忠認出了這個人是我們上一級的一個學生牛 X 林。

裡面的人一聽自己名字都被人叫了出來,知道不出來也沒有用了,就走出來被學生們束手就擒。這件事報到了校長趙玉璣那兒,大家都以為校長會對“偷盜”的學生予以嚴懲。

可校長對我們講,“偷東西”肯定不對,可是大家往深裡想想,如有吃的誰不知晚上舒舒服服地睡覺而願意當賊去偷別人的饃?況且要偷的是白菜根也不是糧食。這個學生肯定是餓得受不了了,才出此下策做出這個錯事。這件事到此為止誰也不能再提起,而給他一個反思改正的機會,相信通過這件事,他會終生受益。他又一次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自己的學生。

這件事又一次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有這樣的好校長,我們怎麼能不熱愛他呢?他使我懂得了嚴格要求與從寬處理的辯證關係;懂得了大愛無疆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體現在平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每一個細小事件中;懂得了假如以後如果自己教書,就要像他一樣永遠熱愛、教育和呵護自己的學生,使他們能健康成長,成人成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