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基金:借鉴外资思维前瞻布局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

“基于A股本身的估值吸引力以及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开放,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本市场。今年已有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的外资流入A股,彰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站在外资流入的早期阶段,应坚定做多中国,并借鉴外资思维进行前瞻布局,把握核心资产投资机会。”在2019雪球嘉年华上,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王大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王大智有超过15年金融服务业经验,曾在汇丰环球投资管理、渣打银行及英国保诚资产管理等机构任职。他表示,作为业内首批成立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上投摩根基金将在发挥权益投资以及海外投资优势的同时完善产品布局,借助外资股东在成熟市场中的丰富经验发展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指数化投资,拓展多元化、国际化的领先产品线。

与海外资金一起做多中国

中国基金报记者: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外资缘何青睐中国资产?

王大智: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加速流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其一,中国市场规模很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及债券市场,中国为外资做长期投资提供了足够大体量的市场。其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构成具有竞争力回报的资本市场。其三,A股估值目前仍于低位,这也是A股投资吸引力上升重要因素。其四,A股与其他资产联动性较低,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你看来,当前A股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王大智:从估值看,我们看好权益类资产未来3到5年的投资价值。无论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与其他资本市场对比,A股均处于估值洼地。今年A股走出一波行情,三大主要指数都上涨超30%,但总体来讲,目前A股市场仍处于对估值的修复阶段。未来,随着全社会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行,权益市场的估值优势更明显,投资者也会增加风险资产的配置,预计权益性资产上涨趋势仍会延续。

中国基金报记者:核心资产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你如何看待近期核心资产集体回调?

王大智:从外资的视角看,它对于投资不太熟悉的新兴市场有很多考量,很难一开始就买入中小盘股,倾向于为具有较深护城河的龙头企业支付溢价,这些医药、消费、科技等板块的优质企业其实就是“核心资产”,同时也是国内机构的主流投资品种。由于A股散户占比高,市场波动较大,近期核心资产的回调或是获利资金的阶段性的防御策略,并不改其向上趋势。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身处大资管行业变革时代,基金公司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上投摩根基金如何应对?

王大智:上投摩根基金是一家在中国扎实地做了15年本土投资的公司,同时,在海外,摩根集团也有很多国内没有的投资方法。我们必须把两个平台结合在一起,让好的策略、好的风控发挥作用。

上投摩根基金以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产品扎根行业。一方面,公司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突出。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公司旗下股票基金今年以来取得51.3%的平均收益,4只基金产品年内涨超60%,另外,多达11只产品斩获了50%以上的收益率。从中长期业绩来看,上投摩根基金权益投研实力同样不俗。

另一方面,上投摩根基金深耕国际业务已超过10年,从港股到美股,从天然资源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从高股息产品到基金中基金(FOF),还有品种日渐丰富的互认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均有布局且取得较好业绩。上投摩根旗下海外产品类别超过10种,投资标的涵盖海外市场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等各类资产。

与此同时,外资的持续流入正在重塑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等零售客户的比例发生变化,A股市场逐渐成熟。由于摩根资产在成熟市场拥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A股投资者结构改变后,上投摩根基金在ETF投资方面也具备独特优势。上投摩根基金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填补ETF及Smart Beta类指数化基金产品的空白,丰富投资者资产选择,继续践行资产多元化的国际化配置理念。

中国基金报记者:按照监管要求,明年4月份之前外资的持股比例会完全放开。作为一家合资公司的管理者,你如何看待外资控股的优势和挑战?

王大智:外资控股公募的出现可能带来“鲇鱼效应”,外资机构在投资流程、风控体系、业务布局方面确实比较精细,投资眼界也比较开阔。此外,海外资管行业在市场定价能力、交易能力、管理与治理体系方面优势也较突出。

国内公募更了解A股市场和投资者,擅长国内股债等基础性资产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走出一批综合实力强劲、投研实力较强的国内公募,有实力应对海外资管机构的挑战。总之,哪一类公司能够胜出,归根结底仍取决于谁更能满足客户需要,更能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