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優化教育資源 吸引學生返鄉上學

武岡:優化教育資源 吸引學生返鄉上學

學校外景。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朱永華 羅建峰)武岡市鄧家鋪鎮黃塘中學7年級的教室裡,郭雨鷺和她40多個小夥伴們一起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一年前,這個恬靜的女孩從深圳轉學回到家鄉的這所中學就讀。

近日,筆者踏訪了這所距離武岡市市區最遠的普通鄉村中學。初冬的暖陽下,氣派的教學樓、漂亮的圖書室,加上孩子們追逐嬉鬧的場景,讓人感覺一股明亮而活潑的氣息迎面而來。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標準的學校運動場還配置了一個規範的五人制足球場。

在郭雨鷺同學看來,“家裡的學校與深圳的學校基本上差不多,該有的設施都有,老師能講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據黃塘中學校長肖旭東介紹,最近一年時間裡,學校有10多名學生從深圳、長沙等地返鄉上學。

武冈:优化教育资源 吸引学生返乡上学

學校課堂。

學生“迴流”現象的背後,是當地政府“撬動槓桿”的魄力,武岡在全省率先啟動“新薄改”,累計投入5.6億元,全面完成了農村163所薄弱學校工程改造,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123所,每個學校建有圖書室、實驗室、計算機室、音美書法教室,每個鄉鎮建成一個標準足球場;採取特崗招聘、免費師範生選拔等方式,引進教師900餘名,其中有超過八成以上的教師被分配到農村薄弱學校任教;從2018年9月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增加1271元/月,真正做到了教師工資水平高於公務員工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