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勇擔當】以真心化堅冰——記九龍鎮黨委副書記郭小東


【攻堅克難勇擔當】以真心化堅冰——記九龍鎮黨委副書記郭小東

郭小東近照

3年內,他風雨無休地奔走在矛盾化解的途中,駕車裡程數比過去三年多出了一倍多,回老家看父母的次數屈指可數。鎮內12公里的路基,印下了他數不清的腳步。經過不懈努力,他妥善化解矛盾糾紛200多起。為此,浩吉鐵路施工方特意送來感謝信和錦旗。他就是九龍鎮黨委副書記郭小東。

近日,記者來到九龍鎮見到了正在忙碌的郭小東。自2016年6月起,郭小東就主抓浩吉鐵路九龍鎮段的協調推進工作。遇到的問題不勝枚舉。

“2017年6月浩吉鐵路修建到王坡村,需要穿村而過,該村耕地要重新劃分。這看似簡單的佔地補償,卻牽扯出王坡村幾十年來兩個大家族之間的積怨。”談起修建鐵路遇到的困難郭小東說,“在耕地劃分和人口認定等問題上群眾爭執不下,導致賠償款分配方案難以確定。雖然矛盾糾紛多,事情千頭萬緒,但是我們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須確保每一位群眾的利益。所以我採取逐戶走訪與群眾座談相結合的方式,找到村民代表王業偉等人分別召開座談會,公開商議,民主討論。首先做好人口認定工作,又和村民一起多次丈量土地,確定分地方案。經常是忙到天黑才回去,最終歷時近兩個月確定了分地和佔地補償款分配方案。”

在協調工作推進中,只要有矛盾糾紛郭小東一定第一個到場化解。

2017年秋,因鐵路路基佔壓了舟陂村前鄭組原有的排水渠,導致幾十戶群眾花生被淹。得知消息郭小東到達現場,個別群眾卻想趁機多報補償面積。郭小東不顧天氣陰冷,脫掉鞋子和施工方代表、村民代表一起走進入被淹的花生地,蹚著寒冷的水,踩著泥濘,逐戶登記受損面積,確定補償方案。隨後又協調機械,帶著村民們一起在地裡開挖排水溝,最終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2017年鐵路修建到王衝村,村民張振娟的房屋也在紅線內,需要拆遷。但是張振娟極力反對,理由是這塊地是世代祖宅所在地,蓋房子的錢都是借的,外面欠的賬還沒還完。郭小東多次到張振娟家,都找不到他的人影。最後,郭小東在張振娟打工的公司找到他,苦口婆心地做其思想工作,把浩吉鐵路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性等耐心地進行講解。又多次登門看望張振娟的老父親,與他促膝長談,講明瞭政策,也幫助他打開了心結。

連續一週的思想工作後,張振娟終於被郭小東的誠意感動,表示願意為國家大義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遷出祖宅地。郭小東迅速找到村組協商給張振娟尋找合適的重建地,並親自帶人幫助張振娟搬運傢俱,房屋拆除後第3天就將補償款發放到張振娟的手裡。

“女兒是2016年底出生的,當時我正忙於浩吉鐵路的建設,錯過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時刻,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沒時間陪她。現在孩子跟我很生疏,一到晚上就說:‘我們要睡覺了,你回去吧。’”提起女兒,郭小東言語之間充滿愧疚。

在拆遷過程中,半店村少數民族遷墳,沙場拆遷,王營、王坡、舟陂、白廟等村的苗木移栽等糾紛,不管遇到再難啃的硬骨頭,郭小東都是第一個衝上去,耐心細緻聽取意見,並解決所有問題。

當記者問起有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時,郭小東動情地說:“守好國家利益的底線,帶著感情和群眾溝通,真心為百姓著想,以真心化堅冰,群眾都會理解的。”

記者瞭解到,在浩吉鐵路拆遷項目推進中,正是有了郭小東的勇於擔當,無數個矛盾糾紛在他手裡得到及時、妥善解決,為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使得鐵路施工方很少為矛盾糾紛操心,專心施工建設,進度比預計提前將近5個月,為國家財政節省許多資金。

2016年8月,中鐵八局一工區項目指揮部敲鑼打鼓,給九龍鎮黨委政府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感謝他們對浩吉鐵路建設工作的支持。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不僅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還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在群眾中去,勇於擔當、顧全大局, 努力推動全市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採訪結束時郭小東說。(鄧州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