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網成立 油氣體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天然氣價改還需“啃下”硬骨頭

國家管網成立 油氣體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天然氣價改還需“啃下”硬骨頭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9日,因“保供”而被耽擱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管網”)終於掛牌成立,標誌著深化油氣體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

據新華社消息,國家管網公司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國油氣幹線管道、部分儲氣調峰設施的投資建設,負責幹線管道互聯互通及與社會管道聯通,形成“全國一張網”,負責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管道輸送,並統一負責全國油氣幹線管網運行調度,定期向社會公開剩餘管輸和儲存能力,實現基礎設施向所有符合條件的用戶公平開放等。

幾經波折

事實上,國家管網的成立醞釀已久。

早在201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幹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

隨著中國油氣消費穩步攀升,但受到中國資源稟賦不足的限制,中國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推動油氣改革的速度。據《2018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為4.4億噸,同比增長11%,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9.8%;天然氣進口量125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1.7%,對外依存度升至45.3%,繼2017年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之後,又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今年3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8份文件,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會議指出,要推動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

而在國家管網成立勢在必行情況下,“三桶油”尤其是老大哥中石油也改變了此前“不情不願”的態度。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廣彬曾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中石油的影響短期內肯定是存在的,中石油的天然氣業務,整體不是特別樂觀,處於虧損的狀態,但管道運營板塊是其天然氣業務中最為盈利的板塊,每年的盈利水平在100-200億元左右。“將管道從中石油剝離出來,對於中石油而言,相當於割肉,如果將這部分拿走,中石油天然氣板塊虧損可能更為嚴重。”劉廣彬認為。

“管網剝離出來後,中石油上市公司還會控制部分股權,產生的收入還會進入上市公司,此外,沒有中游限制,中石油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上游勘探開發,中國對外依存度高,也有投入不足的原因,如今就可以專心致志進行上游勘探開發。”就剝離管網對於中石油的影響,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如是說。

在中石油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石油董事長王宜林表示,“2019年的投資安排向上遊傾斜,今年國內勘探開發投資運行方案同比增長25%,其中風險勘探投資增長4倍。”

加速推進天然氣市場化

天然氣價格改革的重點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國家管網成立,天然氣行業產業鏈結構有望形成“X+1+X”的格局,在多氣源、多參與主體,上下游形成充分競爭的條件下,天然氣市場化推進有望加速。

“運營機制改革和價格機制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作為管住中間環節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在運營機制改革方面的一個重要的進步,對於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價格機制改革會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推動作用。”劉廣彬認為。

11月底,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公開認為,成立管網公司就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改革目的不是為改革而改革,最終降低終端用戶用氣的成本,這可能是最終的目的,把天然氣成本降下來,這樣有利於市場的開發,比如天然氣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速度是正相關,GDP增長快天然氣增長速度也快,但是天然氣增長速度和氣價增長呈負相關的,氣價低了增幅就上來了。”張玉清說。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就是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天然氣市場格局面臨諸多改變。

“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價格機制的改變,應該有三步走戰略,每個步驟分不同的環節,”上述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人士繼續說,第一步油氣管網公司成立之初需要一定的調整和磨合期,不希望價格機制大的改變,繼續沿用現有價格管理機制,適當調整基準門站價的地區升貼水,管理輸費開始剝離,延用“一部制”,按照合同約定計算;第二步試點放開進口管道氣價格,逐步放開終端非居民用氣價格,管輸費試點“兩部制”,並試行剩餘管容市場化交易,門站價由政府指導價變為政府參考價;第三步為試點放開國產氣的價格,建立零售環節居氣價與上游聯動機制,管輸費實行“兩部制”,取消門站價。

韓曉平則認為,未來最難啃的骨頭在需求側,也是落實上游改革的重點。“天然氣價格改革必須同步推進實施,將氣價和管輸費用分離。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早已為此次改革奠定了價格改革的基礎,管輸價格核定辦法早已落實並已經實施,現在是要在用戶側進一步落實,未來用戶價格將包含四個方面。”韓曉平說。

韓曉平分析,“第一是氣源費用,氣源企業為提高氣田採收率會逐步推進照付不議協議,反映出天然氣的商品屬性;第二是管輸費用,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給出的管網收益為輸氣效率75%,全資收益8%,所以管網公司會將管道利用率向下遊傳導,用氣越持續穩定價格越低;第三是儲氣調峰等將逐步成為第三方輔助服務,使用相關服務的用戶將支付效果成本;第四是下游城市燃氣企業和大用戶需要消納中上游變化,制定更加靈活多樣的氣價政策,比如季節性氣價,可中斷氣價,發展可響應用戶,自調峰用戶,逆調峰用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