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才正式开创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制,而秦始皇为了象征自己天子的地位,就下令工匠大师采用上等美玉铸造了一枚印章,名字为“传国玉玺”。

自从该玉玺诞生以来就充满了传奇色彩,秦朝灭亡之后,传国玉玺开始流落人间,成为各方势力君主抢夺得的天子宝物。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因为他们都以持有传国玉玺自豪,认为只有拿到传国玉玺,才算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因此传国玉玺在历代战火里,都被君主们抢的死去活来。

随着岁月的变迁,传国玉玺几经流连,忽隐忽现,如今因此成为一个传说,不知道沦落去哪里了。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然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在历史上一直非常神秘,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传国玉玺去向的说法。

根据《后汉书·徐璆传》记载,当年秦始皇征服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令工匠大师取蓝田山脉的上等美玉锻造成玉玺,上刻龙凤鸟鱼纹理。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当朝大丞相还亲自写了8个大篆书字体,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成之后,昭告天下,此物为传国玺,赋予了超强的权力跟象征意义。

自秦朝的这枚玉玺造成后,就成为天子只重要的信物,而秦始皇为了彰显传国玺的霸气跟重要性,还专门下令少傅开设一个负责管理印章制度的官职,称为符节令丞。

而古人卫宏写的《汉书议》也描述过,秦朝之前百姓们都习惯佩授,通过会采用白银、黄金、青铜以及犀、象等铸造方寸形的玺,以此来代替信物。

后来,秦始皇时期,唯独只有皇帝能称玺,其玺由美玉雕刻而成,因此百官从此都不敢用玉石来造玺,以便冒犯了圣上。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关于传国玉玺的传承,从《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我们发现当初嬴政在快驾崩的时候,立下遗嘱把传国玺传给了儿子扶苏,因此扶苏是传国玉玺的第二代拥有者。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刘邦成势后,在项羽之前抢先进入秦朝国都咸阳,并且很快控制了那里,此时的秦朝后帝子婴求助无望,逐带着传国玺前来投降刘邦。

书写:“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因此传国玉玺在经历秦朝数代皇帝传承之后,最终落入了刘邦手中,这正是这一刻象征了秦朝的灭亡。

之后,刘邦手持“传国玉玺”号令天下,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并且建立了大汉王朝。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汉朝兴衰数百年之后,到了西汉末期,思想前卫的王莽跳出来预谋夺位,其首先打得就是传国玺的主意,因为只有得到传国玉玺才能获得天下人的认同,才承认他这个新皇帝。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当时汉室小皇帝年仅2岁,宝贵的传国玉玺交由汉孝太后负责掌管,巧的是这汉孝太后刚好是王莽的姑母。

为此王莽就利用这层关系,叫他弟弟王舜直往太后寝宫,劝说汉孝太后把传国玉玺交出来,太后不愿意。

王舜开始逼宫,因此老太后一怒,就把传国玺狠狠的摔在了地板上,故此导致传国玺摔破了一个角。

事后,王莽夺得该玉玺后,心痛其破损,就命工匠用黄金把缺角修补完整,因此传国玉玺从此留下了一个黄金补角。

西汉维持不了多久,被汉室宗亲刘秀带兵光复,之后传国玉玺流入了刘秀手中。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之后一直风平浪静,直到东汉末期,群雄逐鹿中原,刘关张曹操跟豪杰组建盟军对董卓讨伐,盟军又推举了袁绍当盟主,之后袁绍抢先杀入皇宫,把一大批太监乱臣贼子给斩首,吓得人心惶惶,传国玺也在此刻被众豪杰虎视眈眈。

不久后董卓趁机找借口入主朝廷,挟天子令诸侯,东吴孙坚一举攻破洛阳,很快就命士兵去翻找传国玺。

在经过一番查找讯问之后,最终在皇宫南面的甄宫的水井里发现了一具宫女遗体,把其打捞上来后,见宫女脖子下挂着一个深红色小木盒,打开后就看到了传国玉玺。

此象征真命天子的圣物显世后,立马遭到三国各路势力人马的疯狂抢夺,孙坚获得此玉玺后,认为自己有当天子之命,所以更加的自信心爆棚。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想要独吞天下,可惜他没这种命,很快就英年早逝了,之后传国玉玺几经失传,此处出现一段空白,到了三国鼎立结束后,司马懿的后人创立晋朝,因此传国玺就落入了晋朝皇帝的手中。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之后传国玉玺就开始了一连串各种易主命运,先是从西晋晚期,各野心大人物对玉玺互相抢夺,流入东晋。

然后经过五代十国,齐、宋、梁、陈的纷乱争抢,流落隋朝皇帝手里,接着唐朝建立,传国玺成为李世民皇族子孙的手中宝。

直到武则天号令天下,她觉得玺跟死字是谐音字(注古代讲的不是普通话,而是类似粤语的古语),听着不吉祥,于是就下令把传国玺成为“传国宝”,因此唐朝自武则天之后,一直叫这个名字。

唐朝晚期,末期皇帝李从坷万念俱灰,沮丧之下就抱着传国宝跑到玄武楼上放火自杀了,经这场大火之后,传国玉玺就从此消失在人世间。

后有人觉得,传国玺是陪伴着李从坷一起烧毁了,之后出现的所谓传国玉玺都是赝品。

另外还有一说是,传国玉玺在嬴政时期就已经弄丢了,称是有一天,秦始皇乘龙舟游洞庭湖,突然狂风大作,下起暴风雨,看见龙舟快要被揭翻,秦始皇就急忙把传国玉玺丢入了洞庭湖中,因此才镇压住这些暴风雨,换回了性命。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事后,秦始皇只能重新下令铸造了第二个“传国玉玺”,因此最早的传国玉玺也有可能真的沉埋在洞庭湖底。

1975年时,据说有个军官找到了传国玉玺,在澳门出售,香港一位爱国人士得知后,愿意以9亿港币购买,并赠送给祖国,然而最终却不了了之,毕竟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很有可能是假的。

目前传国玉玺去向也是历史谜团,可以肯定的是还在人间某处,专家称和氏璧能耐1300度的高温,倘若他日被找到,自然会引起轰动,在文物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其实文物代表的是国家文化底蕴,而如今的人们越发的喜欢了解文物、了解历史。

正因为文物有这样的特殊性,也引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目光,他们喜欢珍藏各类文物,甚至到各个博物馆观看。

从古至今,世人对于文物的观赏从未停止,尤其是参加文物展览时,总会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何以创造出如此极具欣赏力的作品!

尤其是现在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开阔眼界,除了带他们去旅游之外,更多的是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当然学校组织的更多,这些做法无非就是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国家文物,提高自身对历史的认知。

也有人会选择看文物展览,不过文物展览并非时刻都有,有时候想看一件文物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国宝级的文物。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这也是一些文物爱好者以及学生孩子们的遗憾,倒是近几年的《国家宝藏》收视率奇高,里面科普各类文物古件的曲折经历,让世人了解文物、了解这段历史,增强国人的凝聚力。

但毕竟是电视节目,很多人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看。

记得2018年,陕西博物馆出的《大唐长安·陕博日历》,可谓是让人们眼前一新,还能这样了解文物?

2019年,国家博物馆同样出了《国家宝藏》2020年日历。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这样的目的无非是让国人更加了解文物的过往,将它当成日历一样看,每日都能看到新的文物故事。

《国家宝藏》2020日历里面的文物都是精挑细选,有366件,正好对应了一年的时间。

这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与古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了解文物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专家:尚在人间某处,可耐1300度高温

一年共计12个月份,《国家宝藏日历》每一个月份都有不同的主题。

学习之时,工作之余,闲暇时翻看文物,自然可以陶冶情操。

了解文物,增强国宝知识、从《国家宝藏日历》开始。

下面是购买链接,书不贵,49元,把国宝摆在自己桌面一整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