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削藩政策。对于这个政策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并以清君侧为由向建文帝发起进攻。

战争初期燕王在纸面上的实力是远不如朝廷的,但由于建文帝缺乏军事谋略,并且用人不当,而朱棣又是作战的好手,此消彼长之下朝廷主力不断被歼,大量将领投降。最终朱棣赢得了这场战争成功夺位,史称靖难之变。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而靖难之变的结局是建文帝“被烧死在火海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最终朱棣成功即位。对于建文帝被烧死的说法很多人都是不认同的,因为若建文帝未死,朱棣就没有足够的理由成为皇帝,毕竟古人对于名号是非常看重的。

而从明史中也找到了大量的蛛丝马迹证明建文帝确实未死在火海中。《明史》记载:

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只要建文帝一天不死,朱棣的皇帝位置就一天做不安稳。但是此刻他已经宣布了建文帝死在火中,因此只好委派大臣胡濙暗地里去搜查,并且以寻找仙人张邋遢(张三丰)的名号去的。朱棣寻找建文的心情是很急切的,胡濙在寻找建文帝途中,就连家中老母去世后想要守孝,朱棣都不应允,为了安慰胡濙朱棣就给他升了官职。《明史》: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猜测朱棣不惜耗费重资开展郑和下西洋活动,或许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棣在国内和海外都铺开一张大网,就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朱允炆,可见朱棣对于朱允炆是多么重视。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不过在寻找建文帝21年后,也就是朱棣63岁时,有一天夜里,胡濙紧急求见,而这次的深夜密谈,彻底打消了朱棣心中的疑虑。《明史·胡濙传》: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还朝后就前去求见朱棣,而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入寝,听闻胡濙前来就紧急将其召入。至于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两人一直谈到四鼓(四更)时才散去。而这次相见之后,朱棣就派遣郑和率领众人下西洋去了,之后心中再无疑虑,因此朱棣极可能是找到了建文帝。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胡濙很可能是找到了建文帝的藏身之处就是在海外某地,因此朱棣就派遣郑和前去处理。至于如何处理,这就要看朱棣的心情了。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而笔者认为建文帝的下场绝不会好到哪里,因为朱棣可是一个狠角色,他在成为皇帝后对于原本忠诚于建文帝的大臣以及建文帝的妃子后代等都展开了残酷无比的报复,画面比较血腥,笔者在这里就不过多描述。

当然,仅仅通过上面的这段史料是无法确认朱棣究竟是否找到了建文帝,不确定的史料只能成为我们参考猜想的依据罢了。而建文帝的下落或许在今后会发现更多线索。

总而言之,历史就是这般跌宕起伏充满未知,深深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当然,我们再了解历史的时候不仅仅是知道这件事,而是要从这件事中寻找到启发,这才是读史的关键。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古人的很多行为对于如今的我们依旧有很多启发。就比如说春秋时期的“礼”;战国时期的“谋”,古人的权谋之道到了如今依旧能够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当然,我们读史书也要读对,《资治通鉴》就是一本非常适合常人读的一本史书,它不仅能够让人“通史”,还能让人“解史”,让人能够学会其中的权谋,这才是根本,因为《资治通鉴》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书。只要能够学好里面的权谋之术,不管是在为人处世上,还是学习工作上,都能够得心应手。

当然,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引导大家与人“耍心机”,而是要让大家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更多的道理,有句话叫做“见多识广”你懂得多了,了解的多了,别人的伎俩一眼就能看穿。人生在世,少不了人情世故,你可以不主动刁难别人,但阻止不了别人找你麻烦,懂一些权谋对自己将是一生的财富。读权谋之书就是增长这方面知识最快的方式,毕竟《资治通鉴》是提高人们各方面素质的书,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读完这本书,岂不是等于比常人多体会了1300年的人生?

《资治通鉴》是历史上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书,之所以说《资治通鉴》是一本帝王之书,因此自宋朝之后这本书就是帝王们的必读书籍,张居中作为万历皇帝老师的时候,还专门以《资治通鉴》为蓝本,教授万历皇帝帝王权术。可见《资治通鉴》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经历过验证的,越读你的脑子就越清醒。

如今我们的阅读方式与古人已经不同,若再研读文言文版的《资治通鉴》实属吃力,因此史书古今在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套良心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这本书是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以及《资治通鉴》研究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因为编纂这本书的都是国学大师,他的准确度、流畅度绝对远超市面上哪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书籍。并且黄锦鋐教授在编纂时严格要求要遵守原著,逐字注释,以求贴近、还原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做过多解释,更不平添枝叶混淆视听。

这本书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朱棣找了建文帝20多年,与一大臣深夜密谈后,从此不再寻找建文帝

另外,多看书也能给家中营造出一种书香氛围,给家中的小孩子或者小孙子树立起读书的兴趣,而不是看到长辈们整天抱着一个手机。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史书古今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2000多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