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月销量下滑,补贴退坡之后的新能源车还撑得住吗?

曾经被认为是车市淡季一盏“明灯”的新能源,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渺的十足路口。

1

日前,11月份车市销量数据出炉,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 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9.3万辆和245.7万辆。销量同比下降3.6%。


低迷的行情之下,车市销量下滑已是正常结果。不过,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新能源车在这个月的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下滑43.7%!截至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


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3%。也就是说,如果12月份继续下滑的话,那么今年新能源市场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要知道,去年国内车市遭遇拐点之时,新能源车的销量表现一直坚挺。直到今年年初,新能源车市的走势一直明显高于车市整体大盘。所以,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车市整体行情遇冷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是车市难得的“明灯”。


如今看来,这盏“明灯”也自身难保了。

连续五月销量下滑,补贴退坡之后的新能源车还撑得住吗?

2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根据去年新能源市场的坚挺走势,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达到160万辆。


在今年车市行情仍然下滑的情况下,考虑到新能源补贴退坡,中期协曾在年中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调整为150万辆。


如今看来,这个数字绝难达到。


也就是说,哪怕中汽协最悲观的估计,都没有预料到今年新能源车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覆巢之下无完卵,整个国内新能源车市的低迷,直接导致新能源车企的日子不好过。


作为国内新能源巨头,比亚迪首当其冲。


近日,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报告,报告显示,11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型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当月仅完成销量11220辆,同比下降了62.7%。其中11月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销量8000辆,同比减少4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只有2675辆,同比减少80%。


可见,新能源市场遇冷,对头部企业比亚迪影响极大。不过,好消息是,在新一代车型全面发力的情况下,比亚迪燃油车型市场表现出色。


数据显示,比亚迪燃油车型11月份完成销量30075辆,同比增长143.85%。

连续五月销量下滑,补贴退坡之后的新能源车还撑得住吗?

3

不过,和“多条腿”走路的比亚迪相比,另一家新能源头部车企北汽新能源,就没那么幸运了。


数据显示,1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仅为7005辆,同比暴跌62.6%。要知道,在10月份,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为8601辆,已经同比暴跌70%。


也就是说,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北汽新能源已经暴跌超过六成。


而在此前的三季报财报中,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上市公司)已经亏损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盈利1.33亿元相比,同比大跌303.55%。对此,北汽蓝谷称,主要受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退坡幅度较大的影响。


此番,面对第四季度更为惨烈的巨幅下滑,不知北汽新能源还有何话说。

连续五月销量下滑,补贴退坡之后的新能源车还撑得住吗?

4

事实上,此前国内新能源市场连续多月出现同比下跌,已经有分析人士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新能源车在这几年之所以势头良好,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与政府补贴。而如今政府补贴逐渐退坡,恐怕让新能源车无法面对市场的寒冬。


这个说法,在车险上险量方面得到了印证。


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险量为71.3万辆,其中37.1万辆上险量的所有权为“个人”,占总量的52%。意味着,运营车辆及其他用途的新能源车,占比已高达48%。


这意味着,在目前的国内市场,新能源车在很大程度上是运营市场在消化。而运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指导性规定。而相对来说更为市场化的个人消费方面,新能源车并没有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而以出租车、网约车为代表的运营车辆,其市场保有量是有限的。一旦运营车辆因政策要求完成对新能源车的转换,那么市场需求会出现快速下降,这对销量的影响相当大。


可见,尽管已经历过年的政府主导的政策扶植期,但是如今国内新能源车仍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在政策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单以市场需求驱动,难以维持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连续五月销量下滑,补贴退坡之后的新能源车还撑得住吗?


写在最后:


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针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性补贴逐渐退坡,一方面相关部门对新能源车却有强烈的信心。


12月3日,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为: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运行,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也就是说,在五年之后,中国车市每卖出四辆车,就要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和产业发展程度来看,希望渺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