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佘北大居居民“看病难”问题:临时卫生服务站10月已开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明年6月启用

居民已经入住,配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没有建好,看病难成了困扰佘北大居居民的“老大难”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这一问题被松江区列入“急难愁”问题清单。经过一个月时间深入走访调研,区卫健委、佘山镇、城投集团、交投集团等形成合力,于今年10月1日在大居内临时建设开放茗雅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临时卫生服务站运营如何?


回应佘北大居居民“看病难”问题:临时卫生服务站10月已开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明年6月启用


一个月启用临时卫生服务站


回应佘北大居居民“看病难”问题:临时卫生服务站10月已开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明年6月启用


走进茗雅社区卫生服务站,约300平方米的空间内,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心电图室、检验抽血室、治疗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据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唐刚介绍,该服务站从着手配备到正式开放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卫生健康事业是民生之需,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建设与群众健康密不可分。今年8月30日,在佘北大居现场指挥部召开的专题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座谈会上,区委书记程向民明确指出,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试金石,要求城投集团牵头做好佘北大居临时卫生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加紧规划建设、拿出方案,兑现对老百姓的承诺。而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区委常委、副区长于宁,副区长龙婉丽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佘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次装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先行开办佘北大居临时卫生点,满足现阶段大居居民看病需求。


“这里原本是一幢环卫绿化管理用房。”据唐刚介绍,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充分考虑到停车和排污等因素后,城投集团将临时卫生站的位置选在了位于大居中心位置的马家浜路,协调原净达、凯盛、凯达公司人员暂时搬离,腾出了300平方米面积用于设置临时医疗点茗雅社区卫生服务站,并确定了局部改造工程承建方为城投集团所属的方松公司。


9月2日,在卫生服务站局部改造工程开工的同时,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张罗起了人员调配、科室设置、设备采购、网络接通、医保申请等系列准备工作。9月24日,局部改造工程竣工,交付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工程竣工后,我们留出了试运行时间,根据居民反馈对卫生站内部的设置和看病流程进行了完善。” 试运行时便驻守茗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陈伟医生说。


此外,佘北大居区域环线松江104、105路也于9月29日开通。每条线路配置两部公交车,起止站点位于青城山路业锦路,方便了周边居民。


回应佘北大居居民“看病难”问题:临时卫生服务站10月已开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明年6月启用


临时卫生站服务全而周


“过来看病的多为老年人,周一人最多。”全科医生陈伟是临时卫生站的负责人,他和他的同事每天要接待70多名患者,

截至12月9日,卫生站共诊治患者2796人次。此外,作为家庭医生,他名下的1282名签约病人中还有6名是家庭病床服务对象。据陈伟介绍,家庭病床病人多为腿脚不便的老人,对于这部分人,家庭医生还要提供上门抽血、导尿、换药、送药、随访等服务。


今年75岁的陈鸿卿老人是陈伟签约的家庭病床服务对象。去年11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陈老伯从闸北区动迁到佘北大居丽雅苑。老人说,刚搬过来时,看病十分不方便,每个月需要配药的他腿脚不便,只得托朋友从原家庭病床关系所在地帮忙送到松江来。而今,临时卫生站开出后,老人不仅不需要再麻烦朋友,还能享受到上门医疗服务。“身体不舒服了,电话、微信跟陈医生说一声,他都及时抽空到家里来帮我检查。”陈鸿卿说。


茗雅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让不少居民感到惊喜。从静安区动迁到佘北大居的王老伯说,卫生服务站启用以后,自己骑自行车看病拿药只要10分钟,还新开了直达公交线路,确实方便多了。“这个卫生服务站虽小,但是配备很齐全,医生护士服务态度特别好,每月都会上门服务,很温暖。”王老伯直言,一开始他还担心药品不齐,谁知临时服务站不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还有中医药服务、预防保健服务、预约抽血服务及上门服务。


据唐刚介绍,为了满足大居入住居民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服务站目前配备了8名医务人员,常用药物有220余种,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用药需求。接下来,卫生站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为大居居民提供舒心的医疗卫生服务。


值得期待的是,除了运行好临时卫生服务站,佘北大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次装修工程今年年底也将完成施工招投标手续,预计明年6月可以正式启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