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升格國家戰略,長三角能否誕生我國第五個一線城市?

編者按:北、上、深、廣是當前中國內地最受認可的四個一線城市,從區域分佈來看,京津冀都市圈有一個一線城市;長三角都市圈有一個一線城市;而珠三角都市圈算上香港,則有三個一線城市!在長三角洲區域一體化升格為國家戰略後,區域內能否誕生第五個一線城市?

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對標

(1)長三角經濟體量排名第一。2018年,京津冀GDP達到8.5萬億、長三角GDP達到17.8萬億、粵港澳大灣區GDP達到10.9萬億,分別佔全國經濟總量的9.5%、19.8%和12.1%;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約等於2個京津冀、1.5個粵港澳大灣區,是當之無愧的經濟體量冠軍。

長三角升格國家戰略,長三角能否誕生我國第五個一線城市?

三大經濟圈主要指標對標

(2)人均效能,長三角優於粵港澳大灣區。2018年,京津冀人口1.1億、長三角1.5億、粵港澳大灣區1.1億,從人均經濟效能看,長三角119000元/人,粵港澳大灣區為99000元/人,長三角高出粵港澳大灣區20%

(3)城市能級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二線斷層、一線城市多餘長三角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一線城市3個(深圳、香港、廣州),二線城市2個(佛山、東莞);

長三角區域一線城市1個(上海),二線城市7個(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寧波、常州、合肥);

京津冀區域一線城市1個(北京),二線城市3個(天津、唐山、石家莊)

二、從能級和區域縱深看,長三角仍有機會再孕育出至少1個一線城市

目前長三角區域範圍內破萬億城市共有6個,分別是:

1、上海,32679億元,比去年的30134淨增加了2545億元。

2、蘇州(江蘇1)18564億元,比去年的17319淨增加了1245億元。

3、杭州(浙江1)13468億元,比去年的12556淨增加了911億元。

4、南京(江蘇2)12730億元,比去年的11715淨增加了1050億元。

5、無錫(江蘇3)11426億元,比去年的10511淨增加了915億元。

6、寧波(浙江2)10579.51億元,比去年的9846.9淨增加了732.61億元。

可以看到,未來如果長三角有機會孕育第5個一線城市,那麼必定在這除上海以外的5個城市中出現

從行政等級看,上海之外的5座城市中,南京、杭州、寧波三市為副省級城市,在資源獲取和政策支持上效能更高,從這一點考慮,未來南京、杭州、寧波最有可能成為一線城市。

從經濟體量看,杭州目前以13468億元暫時領先,但是南京的12730億元、寧波的10579億元與之相去不遠。近期杭州市GDP增速為6.7%,寧波市GDP增速為7.0%,南京市增速為9.43%,杭州增速最低,未來有被南京、寧波反超的風險。可以認為在目前環境下,南京、杭州、寧波三者在經濟體量和發展上不分伯仲,杭州略處於領先優勢

三、從樓市發展和人口流入看一線城市潛能

商品房價格是市場定價的集中體現,有人流入的地方、有經濟發展的地方、生活宜居的地方,樓市價格必定受市場供需影響,走出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獨立行情”。

(1)人口

2018年,南京市常住人口為843.62萬人,較2017年淨流入10.12萬人0.012

2018年,杭州市常住人口為980.6萬人,較2017年淨流入33.8萬人0.0345

2018年,寧波市常住人口為820.2萬人,較2017年淨流入19.7萬人0.024

從人口水平看,杭州常住人口第一,南京第二,寧波第三,其中南京和寧波差距較小

從人口流入量看,杭州人口流入量第一,至2019年或將全面超1千萬人口大關。寧波第二,南京第三。保持此勢頭,未來寧波和南京人口差距或繼續減小,南京人口有被寧波反超可能。南京高校眾多,每年有大量大學新生人口遷入,該指標或反向證明當下南京留住人才能力偏弱,不及杭州、寧波。未來南京若能在人才吸引方面補齊短板,或能如西安一樣出現人口爆發。

(2)樓市發展

南京和杭州均屬於限價、限購城市,市場處於抑制狀態,若放開限購和限價,相信市場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寧波同樣有限購圈、限價政策,但相比南京、杭州限價,寧波限價政策偏松。2019年以來,在全國樓市經歷4月“小陽春”之後出現震盪下跌行情下,寧波樓市反而出現了一波獨立小行情(較其他地區購房量、價均有優勢),拒絕調整,意味著寧波樓市,市場給予的定位偏積極。

可以認為南京、杭州、寧波三市樓市定位基本相同。

四、基於比較法計算權重和勝率

按照當前勢頭髮展,第5個一線城市在南京和杭州之間產生概率最高,寧波再次之。

按人口、市場、經濟水平、發展速度、政策支持五項分權重打分,其中人口以杭州為基點、經濟以杭州為基點、增速以南京為基點,市場和政策支持三市表現一致按等權重劃分,則:

南京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35%

杭州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34%

寧波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31%

若認為南京和杭州作為副省級和省會城市雙重身份比單一的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待遇獲得的政策支持更大,則:

南京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36%

杭州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35%

寧波成為下一個一線城市的勝率為:29%

南京、杭州、寧波三市中,南京和杭州不分伯仲,寧波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寧波作為與深圳同等級的計劃單列市,未嘗不存在像深圳一樣逆襲廣州(寧波和杭州)的可能。

在長三角一體化升格國家戰略大背景下,長三角能否誕生我國第五個一線城市,還需要看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下引領和帶動情況。

2019年或許是不平凡的一年,甚至不亞於1979年。2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12月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就像是在南海和東海邊畫的兩個圈,2050年建國一百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或許將在這兩個圈裡開始衝刺。

長三角升格國家戰略,長三角能否誕生我國第五個一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