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協議利好能源等五大行業,中外商界點贊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消息公佈後,中外企業家對此給出了積極肯定的回應。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兼如家酒店集團董事長、CEO孫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覺得雙方可以達成第一階段的協議,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如果一直都存在爭端,對於雙方都不好,而能夠達成合作,去促進經濟的發展肯定是一個好事情。而且在我看來,貿易爭端並不涉及所有的行業,我們也不必要去放大爭端對於所有產業的影響。”

中美四大主要產業獲利好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統一市場,擁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消費升級帶來的商業機會覆蓋了很多領域,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為中外企業在中國眾多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想象空間。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萬億元,2030年將超過16萬億,這對於有關企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

開拓藥業CEO童友之認為,中美貿易第一階段達成的協議對創新藥企的影響,主要是在知識產權上,未來中國可能會更加註重於知識產權保護。國家會更加重視技術上的創新,專利的保護力度可能也會參照國際的標準,創新藥企的專利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中美經貿關係的改善,美國一些主要產業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增添了希望。

美國石油儲量較為豐富。根據2018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美國2017年底探明石油儲量達到500億桶,佔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的2.9%。隨著採油技術特別是頁岩油氣技術的不斷進步,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進程的持續加快,2008年以來,美國原油產量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後,美國頁岩油持續大量增產,美國未來原油產量將持續上漲,尋找新的市場是當務之急。

新潮能源目前在美國已經投資了多處油氣生產設施,新潮能源董事長劉珂對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深表振奮,劉珂提到:“正如寧吉喆副主任在新聞發佈會中的講話:通過頁岩油氣革命,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大幅提高,也需要開拓國際能源市場、增加能源產品出口,擴大中美能源領域合作也是美國的現實選擇。新潮能源美國子公司作為美國境內唯一成規模獨立決策、獨立作業的中資石油公司,是這場技術革命的見證者和親歷者。而此次中美所達成的共識,讓我們有機會走回來,成為雙邊貿易的紐帶,這正是我們當初揚帆出海時的美好憧憬。”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會長、創維集團總裁劉棠枝認為,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是好事,對明年經濟環境改善有一定的幫助。他對明年彩電業的內銷和出口形勢,表示謹慎樂觀。

劉棠枝預計,明年彩電業將觸底反彈,2020年國內彩電銷量將超過5000萬臺,銷售額將比今年略有增長。隨著廣州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投產,預計明年全球OLED電視銷量將達400萬臺,比今年增加120萬臺。

新文化董事長楊震華認為貿易爭端第一階段協議達成,摩擦暫緩有利於整個經濟及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國內文創企業可以學習國外的技術,在文化創作理念、資本運作、宣發資源等方面開展合作,引進優質影視作品,豐富作品選題及內容;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國內優質文化產品“走出去”,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同時增加海外市場收入來源。受貿易爭端影響而停擺的影視技術及裝備購買、影視人才交流及培訓、合拍計劃等亦有望重啟,增強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

美資汽車鋁材企業諾貝麗斯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亞洲汽車業務副總裁劉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認為圍繞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陰霾”消除,值得所有外資企業受到鼓舞,並表示加大對華投資的初衷依然不改。

劉清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諾貝麗斯在亞洲的最重要投資目的地,尤其是中國汽車行業逐步加快節能減排的目標,而該公司生產的再生鋁材,也成為汽車減重、減少排放的重要手段。

“作為美中交流合作的一分子,我們呼籲接下來美中繼續保持溝通與協作,使經貿摩擦早日解決,加快對外開放,讓包括在華美資企業在內的廣大中外企業重拾穩定發展信心。”劉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5月,諾貝麗斯就曾宣佈將增資1.8億美元,在江蘇常州設立二期項目,並在上海佈局上海的研發中心,這也是公司借力長三角一體化與中國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所做出的舉措,而公司自身成長已與中國發展密不可分,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違。

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常務柳昌昇認為,中美兩國能夠在貿易爭端達成共識,值得所有企業鼓舞,並認為一個穩定、自由、開放的貿易環境將有利於所有的外資企業與中美兩國消費者。

“目前汽車行業正在面臨著重大挑戰,為此全球汽車行業也正在尋找解決方案,這些挑戰從來不能依靠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實現,而是需要集結多方的力量和智慧進行解決,因此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降低不穩定性的貿易環境非常重要,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進博會開幕時所述的自由貿易主義精神,也使現代汽車等外企備受鼓舞。” 柳昌昇表示。

韓國貿易協會駐上海首席代表沈準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長期以來“貿易立國”的韓國和韓企來講,中美兩國的貿易爭端,尤其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的背景成為影響國際貿易信心的重大因素,不利於韓國乃至地區的經濟合作與共同繁榮。

同時,沈準碩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在維護對外開放及貿易自由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表示中國的對外開放措施,不僅惠及中國消費者,也將惠及韓國乃至地區的經濟合作與共同繁榮,並提出中韓應當通過合作,共同擔負起維護貿易自由、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練好內功,不懼動盪

中美經貿關係走向正常化,接受採訪的中國企業家也提出不應該過度樂觀,中國企業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打好業務基礎。

孫堅說:“從各個產業和各個企業來說,還是應該去練好自己的內功,做好商業本質的東西,包括做好產品、運營、研發和策略發展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未來充滿挑戰的市場。”

童友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短期內也有一些挑戰,就是可能跨國藥企的藥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和藥企本身會更加強勢。當然我覺得隨著中國的科技的進步,這方面也應該能夠有更好體現,畢竟創新是全球化的。中國藥企未來也能進入世界市場。我們也不畏懼跨國藥企的挑戰。第一階段的協議達成對大家都是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