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一刷后,这些梗都抓到了吗

《误杀》是柯汶利执导,陈思诚担任监制,由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领衔主演的剧情悬疑片。该电影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保护女儿,用电影里学到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看了电影之后,总体感觉此次翻拍是非常成功的,把这个紧张刺激、一波三折的经典故事演绎得生动精彩、扣人心弦。影片以常规性叙事的方式向前推进,间或地穿插少许回忆叙事片段进行说明,把整个故事从发生、发展到高潮、结尾,一气呵成,十分流畅。“我没有什么本事,但我要保护好我的家人”,这个普通父亲所表现出的果敢决绝让人泪目,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翻拍无好片,然而这部电影成功打破了这一谬论,让人摘掉了有色眼镜。

01

情节推进有序,逻辑清晰。

影片的主要矛盾冲突围绕肖央为代表的弱势家庭和陈冲为代表的强势家庭展开,一方为护女儿欲掩盖真相,一方为儿报仇想揭开谜底,一方守一方攻。影片的开始肖央饰演的李维杰和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拉韫分别露了一手,并隔空放狠话,从而正式拉开了双方攻防对决的序幕。

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这世界上压根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当你破过1000个以上的案件,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案件!


肖央在影片中描述泰拳比赛时提到:“五个回合,蓝方四胜一负”,不管是暗示也好、巧合也罢,两个家庭共进行了五次正面的交锋,弱势家庭四胜一负。也正是这五次交锋构成了整个影片的主干:

第一回合,李维杰家仓库内。

面对拉韫独子素察的侮辱,李维杰的妻女进行反抗。过程中,看到妈妈被用手机不停地砸头,大女儿鼓起勇气用手中的锄头将素察击倒在地。

“误杀”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心之杀,大女儿攻击时并有杀人之意,只是情急救母;二是素察此时也并未死去,只是暂时没了呼吸。

这里,影片中双方打斗的镜头与泰拳比赛的镜头交叉剪辑,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心理紧张感。

第二回合,警局审讯室。经过李维杰模拟训练的家人面对警察的审讯,从容镇定,应对自如。在走出警局的时候家人问:结束了吗?李维杰答到:才刚刚开始。

第三回合,警局办公室。警察对证人进行问话,由于李维杰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充分,警察并未发现疑点。这里女老板的硬怼是亮点:记忆好有罪吗?

第四回合,警局办公室。气急败坏的拉韫对小女儿下手了,粗暴地拉扯到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内,面目狰狞地对着安安大吼,镜头中一个巨大的阴影将安安吞噬(据说小演员真的被陈冲给吓哭了),安安屈服了。

暴雨中,随着安安哭着说了一声,“爸爸,对不起”,一家人被关进囚车。让人深深地感到无力和绝望,不禁心生无限的遗憾和怜悯。

第五回合,李维杰家后院。当警察挖出的并非素察,而只是一只羊时。“警察冤枉李维杰”随着一声喊叫,围观群众压抑的怒火终于爆发,群情激愤怒打恶警。这里是影片的高潮,一个多小时里,观众紧张压抑的情绪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渲泄和释放,畅快淋漓。

慢镜头在这里应用的恰到好处,缓慢下落的雨滴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质感,对视觉更具冲击力;另一方面拉长了挖掘的时间, 使观众内心的焦虑感不断累积,与此相对应,反转的一刻,观众情绪的释放也就更加热烈奔放。

02

演员表演到位,角色塑造饱满丰盈。

肖央饰演的父亲李维杰是一个不愿意惹事、甚至有些胆小的小人物,从给两个女儿所起的名字“平平”、“安安”就可以看得出来。影片开头部分当遭受恶警桑坤威胁时,他的下巴因为紧张而不停的颤抖。但在保护家人时,他表现得竟是如此坚决冷静、光环顿生。“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影片中肖央用自己的精湛的表演把这句话诠释的十分到位。

谭卓曾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刘思慧,一位患了慢粒白血病女孩的母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谭卓在《误杀》中饰演李维杰的妻子,是一个性格柔弱的家庭主妇,在警察问话时她会显得非常的局促不安。但是她的内心是强大的,看到桑坤对自己女儿进行侮辱时,她不顾一切的冲了上去进行阻拦。在警局里,和陈冲飙戏的一段,护在女儿面前,双目含泪,表情坚定地说出了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让人深感母爱伟大的同时,对谭卓的演技也给予了高度认同。

陈冲在影片中饰演警察局长拉韫,气场强大、充满自信,言谈举止间都给人掌控全局的感觉。但是在长久问不出儿子下落时,她又表现得气急败坏、竭斯底理。最后,感觉到儿子已不再人世时,身为人母的那种崩溃和无助感让观众都为之动容。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反差巨大的角色,陈冲把握得非常精准到位,展示了强大的表演功力。

电影中的小女儿安安,无疑是一大亮点。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聪颖灵动。影片中,审讯室内坐着个一本正经的警察,突然镜头一转,对面那个勉强能在桌子上露出头来、一脸无辜的安安出现了,这种强烈的对比成了全剧为数不多的笑点之一。在模拟警察问话时,由于答不上来,被李维杰凶了两句,安安那欲哭无泪的样子让人十分的心疼。暴雨中,随着那一声“爸爸,对不起”,相信一定戳中了不少人的泪点。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香港老戏骨的表现,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姜皓文饰演议员都彭,无论形象和气质都与角色非常的切合。而秦沛饰演的杂货店老板颂恩,白毛巾一搭,话说和气,既接地气又令人心生好感。

03

影片中增加了许多象征性的细节镜头,对影片内容进行了拓展,给了观众无限有想象空间,即使走出影院还会探讨和思考,让电影不再局限于电影院内、不再局限于1个多小时之内,这也是影片成功所在。

一是反复出现的羊。李维杰第一次布施时,有羊跟随着僧人;湖边抛车时,羊群经过,李维杰掩埋真相的过程被羊凝视(紧接着第二次布施,僧人没有接受,并说出“无相布施,才能无限功德”。);李维杰和警察发生争执时,警察本想开枪打他,最后却打死了羊;警察去学校找大女儿时,老师正在讲“羊视力不好,很容易离群,被大型动物吃掉。”;李维杰的后院挖出的不是素察,而是那只被打死的羊;第三次布施时,镜头中又出现一只羊。​羊象征善良。影片中通过羊的生死轮回,隐喻了李维杰内心的转变,从善到不善,再通过自我救赎回归到善。

二是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素察的事情,小女儿安安在饭桌上用叉子在桌子划出一道道划痕。意指看似平静的氛围中人物内心的纠结与不安。

三是揭开的棺盖背面有明显的带着红色印迹的抓痕。意指素察当时没有真正死亡。

四是影片结尾,小女儿安安偷偷涂改了试卷的分数,把70分改成了100分。意指事情看似圆满解决,但实际上却留下了隐忧。

五是记者采访杂货店老板,你认为李维杰是怎样一个人,颂恩没有说话,但影片色调却由黑白转成了温暖的彩色。暗示了影片对李维杰的认可态度。

六是结尾彩蛋,与影片开局相呼应。不过这次不再是故事,李维杰真的进了监狱。与片头完全一致的画面,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他会越狱吗?是走下水道吗?

此外,影片中用到了一些暗示性的语言,也有专门的用意。

一是素察将人打伤,恶警想用6000块与受害人私了,而后面台词交代拉韫其实给了他十万块。揭示了恶警的卑劣品行,为后面的痛殴埋下伏笔。

二是记者街头采访那段,群演们一痛牢骚性的言语,用黑白影像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既构成了剧情的一部分,又象是通过电影发声对现实中社会问题的一种控诉。

三是影片中提到“李维杰是个孤儿”。这对李维杰非常看重和珍惜自己的家庭,以及后面一系列的行为都做了很好的铺垫。

关于剧中提到的电影

电影开始,李维杰讲述的监狱下水道越狱是致敬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棺材中点火是致敬电影《活埋》;影片中李维杰“完美犯罪“的构思主要受韩国悬疑犯罪电影《蒙太奇》启发;“制造不在场证据”则是受到《控方证人》的启发;李维杰一家人去看的是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李维杰观影清单中提到的电影《狩猎》、《白夜行》也都与影片主题相关。

这些电影的提及,也完美地契合李维杰从电影中学习的人设。

04

既然是翻拍片,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印度影片《误杀瞒天记》做一下对比。影片在尊重原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个人认为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造不在场证据方面,影片没有下《误杀瞒天记》那么大的功夫,减少了一家人外出的次数,使条理更加清晰易懂。

对大女儿的伤害方面,由原来单纯的拍照片,升级为实实在在的侮辱;与此相对应,也升级了对恶少的处理,由原来的真死,改为了假死和活埋。

男主的结局方面,《误杀瞒天记》中男主踩着印度特有的表示胜利和成功的音乐,带感地走出了警局。而《误杀》中男主则选择了自首。对这样的设计也有些争议,但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是男主的父母是因为暴乱而死,所以想通过自首停止暴乱;二是安安因为此事件纯洁的心灵也受到影响,男主也想挽回和改变;三是基于宗教层面的意义,男主也希望实现自我救赎;最后,男主的行为与情而言无可指责,却与法不合,法不容情。这样的安排也考虑到了影片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变,比如听经改为了看拳,这与泰国的大环境相吻合。增加了议员打儿子的情节,对社会普遍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增加了男主三次布施的情节,从而说明了法律之外宗教教人向善的意义所在。

结语:这是一部有温度有张力的影片,有如山的父爱、有紧张的情节;这是一部有内涵有深度的影片,有善恶的思考、有自我的救赎;这更是一部精彩的翻拍片,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