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巴尔喀什湖,为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位于亚洲中部,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总入水量的75%至80%。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湖北岸建有巴尔喀什城,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巴尔喀什是重要的炼铜中心,主要湖港有布鲁尔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萨雷伊希科特劳半岛乌泽纳拉尔水道把巴尔喀什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巴尔喀什湖为咸水湖,西巴尔喀什湖为淡水湖。巴尔喀什湖流域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东部和南部是天山山系的阿拉套山、婆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哈尔克山、克特绵山、昆格阿拉套山和外伊犁山,西南部是楚伊犁山,西部地形较低,是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北方则为哈萨克斯坦丘陵,中央是冲洪积、湖沼平原和沙漠,流域最高为汗腾汗格里峰(海拔6995米),最低处巴尔喀什湖,是诸河尾闾。

下面我们从巴尔喀什湖出发去乌鲁木齐,一路向东,经阿拉山口、博乐、奎屯、乌苏、石河子、昌吉、最后到达省会乌鲁木齐。(为了观看效果和突出城市地理环境,图片方向和比例不统一)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曾经的故土,巴尔喀什湖,向东到乌鲁木齐有多近

看完图,再恶补下历史吧,史地不分家,回顾历史更加让我们珍惜眼前。

西汉时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设有汉朝政府的行政机构。西汉时,居住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地区的是乌孙、大宛、无雷等。根据 《汉书》 记载,武帝元狩年间,张骞作为中央政权代表到达了乌孙 。宜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王朝在乌垒 ( 今轮台县 )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包括上述广大地区在内,有效地推行西汉中央政府政令。

东汉末年,中原对于西域的控制日渐松弛,该地区曾经臣服于中央王朝的西域各国和部落首领开始了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隋朝时期,该地区主要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

唐朝建立后,在该地区设立了最高军政机关安西都护府。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由高仙芝和李嗣业率领的唐军在中亚的怛罗斯被阿拉伯联军歼灭,唐朝在西域的势力消失,中原王朝再次无力控制该地区,这一时期来自西亚中东的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势力和部落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元明时代成为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突厥部落的领地。16世纪初,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属哈萨克汗国统治。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被杀后,清朝政府再次正式接管这一区域,1762年,重新设立军政机构伊犁将军管理上述区域。

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共达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占为己有。

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变成哈萨克斯坦领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