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在西北,有一条颇为有名的国际性河流——伊犁河,其发源于天山北侧,干流一路向西流淌,进入哈萨克斯坦后,一路继续向西,最终汇入中亚第一长湖巴尔喀什湖。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伊犁河流域。

伊犁河全程1236公里,流域面积达15.1万平方公里,这其中在我国境内流长有442公里,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

实际上,用传统词汇来表述,那么就是伊犁河向西,经伊犁河谷后,进入伊犁盆地,然后再从伊犁盆地注入边缘的巴尔喀什湖。

之所以强调伊犁河,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伊犁河流经区域,恰好也是我国传统的活动区域,比伊犁河谷和伊犁盆地两地更西的巴尔喀什湖,是传统意义上的界湖。

所以从赛里木湖一直到巴尔喀什湖这一块广袤的伊犁河流域,是西北之外的西北。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伊犁河谷和伊犁盆地。

外西北的起点——伊犁河谷,位于南北天山之间,西端宽而低,东段窄而高,于是就像一个口边朝西的喇叭,镶嵌在南北天山(北边是博罗科努山、南边则是天山中脉)之间。

前文说过,伊犁河谷喇叭口,挨着的就是伊犁盆地,该盆地也是伊犁河的中游阶段,盆地南边挨着天山中脉;在伊犁盆地南部边缘、伊犁河南岸,有一座城市,叫阿拉图木,这也是当前中亚地区最大的一个城市,也是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阿拉木图位于伊犁盆地南部边缘。

在清朝时,阿拉木图叫古尔班阿里玛图,归伊犁将军(行政机构名称)管辖,1854年,沙俄淘金部队抵达该地,在此地建立了一个城堡,作为继续东进的前沿阵地,随后沙俄便以阿拉木图为基础,沿着伊犁河逆流而上,先控制伊犁盆地,随后进入伊犁盆地。

有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867年,仅距离第一支沙俄淘金部队抵达阿拉图木13年之后,沙俄就将阿拉图木设立为中亚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

由于地理原因,伊犁河谷在大西洋的暖流和三侧山地地形的作用下,降雨量颇高,气温也适宜,成为了西北一道独特的现象,既典型的“塞上江南”。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伊犁河谷。

在伊犁河谷东段,也就是伊犁地区;1762年,清王朝在平定了准部和回部之乱后,在整个河西走廊以西地区设立了伊犁将军,驻地为惠远城,并修筑了伊犁九城,以此互为犄角,相互联纵,作为防区;伊犁也自此成为了西到葱岭和碎叶河(楚河)、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到河西走廊以西这近400多万平方公里边陲疆域的神经中枢。

需要指出的是,伊犁将军辖区虽然在10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丢失了西部、北部等诸多治地,但却直到1912年,该行政机构才正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伊犁河谷东段——伊犁九城地区。

让人唏嘘的是,自1854年沙俄第一批军队抵达阿拉图木,到1864年沙俄与清朝确定边境,短短的十年时间,从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碎叶河流域,再到中部伊犁盆地、在到东部伊犁河谷,这一块近50万平方公里的西北之外的西北,这块有主之地,就被吞并和割走;也是在左宗棠出兵西北,在收复伊犁的时候,才勉强收复了伊犁河谷东段部分。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伊犁河谷、伊犁盆地区域。

而随后,伊犁将军所在的伊犁九城,也因为多年战事,已经残破不堪,于是在1884年,河西走廊以西,原伊犁将军所辖地区,则被升级成为了行省,而由于原先是腹地的惠远城,在楚河(碎叶水)、巴尔喀什湖、伊犁盆地、伊犁河谷西端和中段相继被剥离之后,则成为了边陲门户,为了避免西陲指挥中枢再次被一举击溃,也是升级为行省后的治地,也从惠远城,迁到了腹地迪化;而原伊犁将军,则辖区也演变为仅负责收复的伊犁河谷东段和塔尔巴哈台(塔城地区)的防务和军政。

西北之外,还有西北;故地伊犁河谷回眸


如今,惠远古城已经演变为霍城,伊犁将军治地府邸旧地也被当做旅游项目被重新修缮,只是当年存放反叛的大小和卓尸首的景象却再也不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