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反思:《周公解夢》準嗎,做夢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古人花心思研究,嘗試破解“夢”,就有了《周公解夢》。如果把做夢的境界大體提煉一下,可分為三層,不知讀者朋友在哪一層呢。


經典反思:《周公解夢》準嗎,做夢的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第一種境界:被夢擺佈,墮入夢中無法突破。

做夢的人在夢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夢,醒來後或歡喜或失魂落魄。可以說做夢者像被扔進夢中,從高處墮落一樣身不由已。各種白天的不愉快讓做夢者在夢中無比緊張,各種身體的外在刺激比如被子壓得人喘不氣來還可能造成惡夢。

總體上來說,被夢擺佈的人是很無奈的,不管吉凶都讓做夢者信馬由韁,被夢境之馬拖來拖去。也有一些人會做一些有“預兆”的夢境,嘗試在後來對證,這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這樣的做夢者在夢中徘徊無助,直到被夢踢出來,只能算是墮入夢鄉無法自拔。

做夢的人心中就產生各種疑問和猜想,迷信者就翻看《周公解夢》,企圖解開夢境之謎。其實《周公解夢》從來沒有用繁雜的理論來論證夢,只是列舉各種夢的現象,需要解夢者查詞典一樣從《周公解夢》中找到相應的解夢詞,這個可信度實在是不高,但周公確實是很厲害的,一會會告訴大家。

第二種境界:夢中若有所思,試圖駕馭夢境。

如果在夢中經常進入反思的境界,在夢中質疑自己可能是在做夢,若有所思產生夢中自悟,有一天也許會在夢中如魚得水,不想離開夢境。

他們嘗試駕馭夢境。雖然還無法完全左右夢境,但也偶有成功機會,醒來後微笑為自己喝彩。

《周公解夢》為什麼用周公命名?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們一起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去世後,周公就幫著周武王的兒子治理天下,制定了很多影響後世的規章制度,曹操吟詩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春秋時代,孔子很嚮往周朝禮樂文化,恨不能回到周朝,他在夢中穿越時空障礙,遇到了他的偶像周公。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孔子一生多次夢到周公,直到孔子老年感嘆再也夢不到周公。

這意味著什麼?

孔子很可能是一個控夢者,能有意識地調整潛意識進入特定的夢境,多次向周公討教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二種做夢境界。周公真的很厲害,《周禮》相傳是周公所作。除了記載政事以外,《周禮》還講了一些有趣的占卜,在書中告訴我們後人當年占卜者要掌握三種“易”書,就是《連山》、《歸藏》、《周易》,這記載真的太重要了,讓我們後人知道除了《周易》以外還有兩種易經書籍。

《周禮》記載,當年占卜不只是用龜甲和蓍草,還有夢佔。占夢者根據每一年的天象變化、四季交替來分析陰陽兩氣,也就是依據日月星辰天象來占斷夢境。在周朝人看來,夢無非就是六種:正夢、噩夢、惡夢、思夢、寤夢、懼夢。占夢者主要是為君王解夢,周王年終的夢做為重點解夢來判斷來年的吉凶,周王再祭祀四方送走可怕的惡夢。

原文: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佔六夢之吉凶。一曰正夢,二曰惡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季冬,聘王夢,獻吉夢於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於四方,以贈惡夢,遂令始難,驅疫。看來周朝的人正式開始進軍夢境,嘗試左右夢境與現實的結局。

第三種境界:嘗試造夢,潛入夢境。

嘗試造夢者,意志堅定,能不為虛幻左右,風花雪月的夢鄉也不能讓他上當。造夢者在多次經歷各種夢境之後已經達到進出夢境的自由境界,有時在睡前經過各種暗示就讓自己進入特定的夢境中。更厲害的人甚至潛入別人的夢境中,與別人的夢同步,甚至左右他人的夢。

從《周禮》中有關夢的記載可以看出一些規律,中國人早已正視夢對人的影響,讓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人比弗洛伊德更早關注並解讀夢境,比《盜夢空間》更早破解夢的不良後果。

我查了一下史學大作《資治通鑑》,有很多關於夢的記載,比如漢武帝母親夢到紅日入懷生下漢武帝,漢武帝夢到宮中埋的小木人鬧出巫盅事件,三國時易學大咖管輅為何宴解夢斷其必死,隋煬帝夢醒後要殺李姓功臣防止天下暴亂等等,這其中有很多誇張傳說,也有一些可資借鑑之處。

我們尋常人不大願意對夢做過多的劃分,一般只以好夢惡夢來區分,而《周公解夢》嘗試給夢詳細分類。

在《周公解夢》中,一般分幾種,1、與人本身相關的夢比如夢見掉牙事件什麼的,有夢見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有在夢中看到別人身上發生的事。2、自然天象,如山川地理、日月星辰、雷電雨雪、森林花草等等。3、各種動物,有家養牛羊豬狗,也有野生的毒蛇猛獸、龜鱉魚蝦等。4、鬼神奇特事,無法理解的現象。好夢經常用這樣的詞來稱讚:大貴、大喜、富貴大吉、吉昌、大吉利、萬事成、名利顯揚、百事成、有名聲、得財喜、通達、福助、榮貴、病去、福助等。兇夢常用詞:大凶、財散、百事散、失財、家道兇、失位、凶事、兇惡、死亡等等。

其實仔細推敲這些夢的詞彙,有很多世俗的需要在裡面,人們關注的富貴吉凶盡在其中。

除此之外,在《周公解夢》字裡行間又有易理的思想,讓人認識到很多夢都是反的,夢中失去現實中反而有收穫,夢中不得勢現實中卻榮耀。這不就是易經所說的“居安思危”“窮則變,變則通”嗎,陰陽變化得不得位等理念也與《易經》爻卦相應,脫不開古老的易理文化。

反過來說,看明白《周公解夢》就會明白人性,會洞察自然之道,明白人不應該為夢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