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初期勢如破竹,為什麼沒打了2年情況就急轉直下?

冷雨夜宵


我認為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日本為了這場戰爭準備了很久,而美國還在想著和日本談判。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正在和美國進行談判,原因是美國限制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美國本以為日本會乖乖就範的,但是日本軍方當時已經下定決心了,要將英國和美國一塊打了,所以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正在和日本代表談判的美國國務卿大罵日本無恥,背信棄義。而且日本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在將近一年之前,就已經開始計劃進攻珍珠港了。

第二,日本偷襲珍珠港,佔據了主動地位

之所以說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是因為美國高層還不知道日本宣戰,就先得到了珍珠港被日本炸了的消息。珍珠港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島的基地,裡面停泊的都是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艇,結果日軍的一番轟炸過去,美軍的戰列艦基本上都報廢了,雖然有兩艘航母組成的特混艦隊逃過一劫,但美軍太平洋艦隊確實是短時間內喪失了戰鬥力,沒有辦法和日本海軍抗衡了。

第三,美國在東南亞的實力不強

雖然美國在菲律賓有十幾萬部隊,但美國本土士兵很少,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士兵組成的,戰鬥力並不強。同樣,英國在馬來半島的部隊也是如此,這才被日本輕易地奪取了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群島。而且美軍和英軍的指揮也有問題,對日本太過於大意了。英國的Z艦隊覆滅,以及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空軍沒有升空就被日軍飛機炸廢了的情況,實際上都不應該出現的,是指揮者很大的失誤。

第四,美國的歐洲優先策略

在當時,美國對於二戰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歐洲優先策略,一種是亞洲優先策略。而當時佔據優勢的是歐洲優先策略,也就是先解決了納粹德國,然後再集中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爭中,這也是日本在戰爭初期佔據優勢的一個重要原因。

(接下來我們說下後來日本為什麼不行了)

第五,日軍滋生了大意輕敵的情緒

因為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海軍和陸軍確實有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這就讓日軍產生了狂妄自大,傲慢輕敵的思想。比如在中途島戰役中,美軍處於絕對的劣勢,可因為日本海軍的偵查疏忽,竟然沒能第一時間發現美國的航母艦隊在靠近,這也就導致了後來日軍中途島海戰的失敗。

第六,美國的綜合實力比日本強

在戰爭初期的時候,日本憑藉著偷襲珍珠島,確實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日本畢竟是一個島國,在戰爭潛力方面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的戰爭機器全力運轉之後,日本更沒法和美國比了。在當時,日本建造一艘航母都要用舉國之力,而美國最快的時候,70多天就能建造出一艘輕型航母來,所以日本後期打不過美國也是正常的。


呵筆尋史


為了和美軍開戰的問題,日本的當時的首相近衛文麿,曾經兩次找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諮詢。山本五十六的回答基本都是一樣的。

1940年,山本五十六說,“如果非打不可的話,在開始的半年或一年中,可以奮戰一番,並有信心爭取打勝。戰爭如果持續下去,以至拖到二年三年,那我就毫無辦法了。”

1941年,山本五十六說,“如果說非讓我打不可的話,那我就盡力闖它一年到一年半看,但時間再長,我就毫無把握了。”

這些回答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日本海軍在戰爭初期可以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一戰,但是,如果戰爭時間延長的話,日本海軍必敗。但是,日本內閣只是採納了山本五十六的初期必勝的理念,採取了賭博的方式,把日本拉入了失敗的深淵。

山本五十六之所以會說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來自他對自己艦隊的認知,還有他在美國任職時,對美國的考察。他深知,美國和日本的實力差距,深知日本是不可能與美國長期對抗的。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通過偷襲珍珠港,獲得了戰爭初期的勝利,並藉此,席捲東南亞,瘋狂一時。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日本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沒有戰時轉換的環節。而美國在開戰的時候,還處於和平時期,在軍事上處於劣勢。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已經在中國戰場上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在戰爭中,它取得了實戰經驗,並擁有了一支由戰爭老兵組成的精銳軍隊,戰鬥力極強。

而且,日本的國內生活、工業都一直處在戰爭運轉狀態,完全適應戰爭的需要。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對日本的影響不大。

而相對於日本,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不再有過戰爭。完全處於一種和平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軍隊無論是在實戰經驗、訓練、士氣等方面,還是在裝備、技戰術上,都不如日本。

而美國的國內機制還是和平狀態,要把它轉到戰爭軌道上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訓練新的軍隊,補充新的武器裝備,這都需要時間。而且,美國還有歐洲戰區需要兼顧。

這樣一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總實力是美國海軍百分之七十的日本聯合艦隊,其實力反而超過了美太平洋艦隊。這是日本海軍在戰爭初期取勝的最大的原因。

2、戰術上的創新,在戰爭初期發揮了威力。

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帶領下,開始了在航空母艦應用方面的探索。在大炮鉅艦主義還在流行的情況下,已經開始把航空母艦的作用,從護航轉向攻擊的方向上。

在山本五十六的倡導下,日本的航空母艦戰隊成為了當時全世界最有攻擊性的戰隊。他以此為基礎,空襲了珍珠港,摧毀了以戰列艦為主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使得美太平洋艦隊在半年多時間不能動彈,給了日本在南洋的行動自由。

但是,好景不長。正如山本五十六所預料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經濟開始走上戰爭軌道。美國強大的國力開始發揮他的作用。大批的武器裝備,大批的軍隊開始補充進美國陸海軍。隨著日本的消耗,此消彼長,美國開始漸漸佔了上風。

以海軍為例,在開戰之初,美日的實力對比如下(單位千噸):

日本 美國 英國

戰列艦 357 534 433

航空母艦 178 135 161

巡洋艦 299 329 471

驅逐艦 154 237 268

潛艇 107 117 55

合計 1095 1352 1388

而海戰的主戰武器航空母艦,日本更是強過對方,開戰的時候,日本擁有航空母艦8艘,美國6艘,英國7艘,日本還擁有著名的零式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和實戰經驗日本更是技高一籌。

但是,在戰爭中,美國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後,日本就無法和美國相比了。在造艦方面,可以看下錶,(單位艘)

航空母艦 護航航空母艦 戰列艦 重巡洋艦 輕巡洋艦

日本 7 7 2 0 6

美國 26 110 8 15 32

僅僅從這一個方面,我們就可以看到,日本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可能。日本能夠打沉一艘美國的軍艦,可是馬上會有美國幾艘、幾十艘軍艦補充進來。

最終,美國靠著強大的實力,壓垮了日本。日本最終被迫投降,宣告了失敗。

我是歷史笑春風,喜交往,愛朋友,希望能夠和大家共享歷史的樂趣。歡迎您關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寶貴意見。


歷史笑春風


應該是山本五十六和當時的日本首相近衛文磨說的,如果和美國開戰,聯合艦隊將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馳騁疆場,戰無不勝。但是以後••••••,山本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山本五十六做過日本駐美海軍武官,對於美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除了上邊的一年半以外,還有一句,美國工廠的煙囪比日本的樹都多,這怎麼打仗?

舊日本海軍一直是在準備對美作戰,當然美國人也沒閒著,在美國製定的彩色計劃中的橙色計劃中,就是準備對日作戰。日本的計劃是利用太平洋的距離,在美國海軍長途跋涉開赴西太平洋的時候,在沿途不斷髮動騷擾攻擊,不斷消耗美國海軍的實力,等到美國海軍快到西太平洋的時候,在日本本土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出擊,再來一次對馬海戰。後來這個計劃被簡化稱為九段擊,但是沒有那麼簡單,而且比較複雜的。

而美軍的計劃則是針鋒相對,美海軍計劃一旦美日開戰,首先要守住一些從美國西海岸到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作為前進基地,包括菲律賓,關島等地區,美國海軍從夏威夷出發在沿途這些基地的掩護下,到達菲律賓以後,在對日作戰。

而後來的戰爭過程大體上還是按照美軍的設計計劃進行的,不過戰爭的規模遠遠超過了當年的計劃。



日本的兩個王牌飛行員,左邊的是板井三郎,右邊的是西澤廣義。在板井三郎的回憶錄裡邊,介紹了當時他們受到的嚴格訓練,並且也提到在戰前被淘汰的日軍飛行員中,其實雖然沒有他們那麼強,但是要比戰爭中補充上來的那些飛行員要好得多。


日本的零戰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稱雄一時,前幾年,日本還有一部電影叫永遠的零。

舊日本海軍在確定了主要的敵人和作戰模式以後,就開始全力備戰,在通過超強度的訓練後,日軍訓練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而且這支艦隊的的水兵素質極高,特別是日軍的海軍航空兵,可以說是當時超一流的海軍航空兵,在當時可以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航空兵。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包括後來日本陸軍航空兵擊沉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後,海戰空戰化已經成為了現實,在以後的海戰中,海戰的主要力量已經從戰列艦變成了航空母艦,而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來源就是飛機,組成飛機的戰鬥力有兩個要素一個是飛機,還有就是飛行員。在二戰初期,這兩個方面,日本都佔有優勢,當時日本海航的零戰和陸航的中島戰鬥機對盟國在亞洲的戰鬥機都有優勢,而日本當時的飛行員更是超一流的。




在美軍的新式飛機諸如海盜還有惡婦投入使用以後,日軍在飛機性能上的優勢變成了劣勢,但是憑藉著飛行員的優秀,零式和惡婦還有海盜都是能夠一戰的。
但是日軍的這些優秀飛行員經過珊瑚海,中途島,瓜島幾場大的海戰中的消耗,到了瓜島戰役後期就已經被消耗殆盡了。


美國的航母下餃子。雖說是護航航母居多,但是30多艘埃塞克斯級重型艦隊航母無論是質還是量都要超過日本航母。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後,全力轉入戰爭狀態,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這期間中途島,瓜島幾場戰役美軍也是打的十分艱難,好在這些戰役的規模不大,這樣就為美國進入戰爭狀態贏得了時間,當美國完全轉入戰爭狀態以後,巨大的生產能力開始轉化為戰場上的優勢。




下邊的是P-38閃電,就是P-38後來要了山本五十六的命,除了飛機,美國的飛行員受到的訓練要比日本新飛行員嚴格的多,受訓時間長達一年七個月,這些飛行員可能不如開始那些超一流的日本飛行員,但是要比後來日本補充的飛行員要強得多。

但是日本海軍準備的是一場短期戰爭,無論是偷襲珍珠港還是佔領東南亞,最終都是希望能夠迫使美國承認日本的勢力範圍,從而結束戰爭,為了這個目的,日本幾乎是把所有的精兵集中在一線,包括那些超一流的飛行員。但是在戰爭的時間拖長以後,這種精兵主義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問題,一方面是這些精兵的不斷損失,還有就是日本培訓新飛行員無論是質還是量都無法和美國相比,而且美國的新式飛機投入使用以後,使美國方面無論在飛行員的水平還是飛機的性能都超過了日本,而日本則是正好相反,而當美國在航空兵力佔有優勢以後,太平洋海戰的局勢就向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了。而這個時間差不多就是2年的時間。


有痰


日軍在中途島海戰被美軍打斷了肋骨就再也接不上了!只能怪南雲中將就是一頭豬,不懂得指揮部隊,他得為日本海軍的衰弱負全責。

實際上當時的日本海軍內部也分成兩個派系,一個是以山本五十六為主的新興派海軍統帥,山本五十六的作戰指揮思想十分先進,他就是第一個提出把航母變成主力戰艦的人,利用航母艦載機來發動進攻,他給日本聯合艦隊注入了新的指戰思想。而另外一派則仍是堅守大艦巨炮理論的人,這類人在日本海軍裡還有相當的實力,比如下令建造大和號戰列艦的日本防務大臣,而南雲中將也是這類人之一。

中途島海戰的時候,美軍派出了3艘航空母艦組成航空母艦中途島海戰艦群,共搭載艦載機230多架,40多艘艦艇;日本則派出了8艘航空母艦組成艦隊,搭載艦載機400多架,120多艘艦艇,從兵力上看日軍佔絕對優勢。但是在爆發海戰的時候,美軍採用的是航母作戰編隊(把三艘航母呈品字型排開),而日軍則採用戰列艦作戰編隊(南雲中將指揮),把所有航母戰列艦巡航艦等集結起來使用(列戰陣)。結果我們也就可以猜到了,由於美軍航母艦隊是分開部署作戰的,美艦的目標面積小,難以被攻擊到;而日軍由於把戰艦集中起來,這使得日艦目標增大,隨便投彈也可以炸到日軍戰艦。

中途島海戰結束,美國海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日本方面則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幾千名艦員。


優己


日本彈丸之地,號稱“大日本帝國”。然而戰場上急轉彎的原因,一是盲目自信,二則沒人沒資源能打仗了。

日本的迅速失敗,首先在於他過於低估了中國的實力,或者說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抵抗決心。以至於口出狂言到三個月滅亡中國,整整一個淞滬會戰況且打了三個多月,日軍野心和實力並不匹配,其次是在南洋諸島爭奪資源,不得已而和美國開戰,巨大的工業軍事經濟實力的差距,讓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中迅速失敗,最後在二戰末期蘇聯殲滅了關東軍後全面失敗。

日本的急轉直下也在於41年決定珍珠島事件,美日戰爭開始後,日本戰場逐漸失利,可以說中日戰爭中日本一直是取得了絕對優勢,且不斷獲勝,到了40年中國的東南沿海全部被日本人佔領中國的經濟減少了百分之95,此時日軍然後佔領中國指日可待,但日本在中國戰線拉的太長,加上日軍在中日戰爭中侵害英美的利益,英美對日本實行了廢鋼鐵和石油的禁運,這對日本的打擊極大,所以日本想自己出手在南洋諸島奪取資源,同時還有可能在中亞與納粹德國會師,不過日本陸軍的絕大多數都陷在中國大陸無法抽調,中國雖然戰役連連失利,卻沒有喪失把敵人趕出中國的決心,日本在陸軍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把自己最精銳的海空軍用在了太平洋戰爭。



直到現在很多日本人都覺得在珍珠港事變之前美國是提前知道了的,中國的軍統局破獲了日本的全部陸海軍作戰密碼,並且告訴了羅斯福,在事變前兩天,珍珠港的航母突然離港,附近的醫院收到大量的血漿,準備接收傷員,日本不出所料在珍珠港投下炸彈,美國國內參戰的輿論空前高漲,美國本來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不直接參加戰爭,而日本直接進攻了美國本土,讓美國人民無法接受,美國參加到了二戰中去。


有人這樣調侃美國,說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是在球賽的最後一分鐘,踢出了最關鍵的一球。美國的加入都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美國參戰後,不出半年中途島海戰,讓日本和美國本來實力懸殊的戰爭,更加毫無希望,日本本來打算把天皇遷到長春,但是蘇軍全殲了日本關東軍也讓這一切不在可能,日本遂走向了全面失敗,在1945年的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頒佈了停戰詔書,日本在二戰中以失敗告終。


無花臺


這個沒有什麼意外的,早在開戰之前,日本人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山本五十六就曾經說過,只能可以保證6~12個月的優勢,在此之後就無法保證。

日本所具備的優勢實際上長期積累的成果,日本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自己的實力,沒有那個戰爭潛力,應該說戰爭潛力發揮早已出,佔領東南亞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實際上消耗了日本的大量兵力、裝備等等,在戰爭早期,日本經過精心準備確實取得勝利,但在鞏固和擴大戰果方面卻遇到了難題,沒有能力再組織這樣的進攻行動了。

簡單一點說就是日本的國力相差太大了,不具備發動一場世界大戰的資格,只能說在,早期的勝利是依靠於積累,很快就消耗的完,後期力量補充不上來,只能轉勝為敗。


麥田軍事觀察


經過初期的攻勢作戰,日軍的戰線已經延伸到驚人的長度,從地圖上來看,日軍的戰線呈現出一個巨大的突出部,它的底部從緬甸延伸到千島群島,它的頂點位於埃利斯群島,指向東南方的斐濟和薩摩亞。這個巨大的突出部同時控制著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這原本是一個戰略優勢,日軍可以發揮內線的優勢集中力量對付某一方向的進攻,但是實際情況卻並沒有如日軍所預想的那樣發展。



日軍的所謂內線優勢只有在敵人較為弱小隻能選擇突出部中的一側發動進攻的情況才能體現出巨大的戰略優勢。一旦敵人強大到足以從多個方向上施加威脅時,日軍的海上和空中力量不足以同時在多個戰場上展開激戰,而且還要守住漫長的外圍防線的其餘部分。也就是說日軍的擴張嚴重的超過了日軍的承受範圍,日軍的力量都分散在了這漫長的防線上,等到盟軍發起反攻時,日軍已經無法佔據兵力上的優勢,尤其是空軍力量的分散。所以日軍建立的“國防圈”反而讓日軍喪失了優勢,主動權落入了盟軍之手。


那麼日軍為何要將戰線如此的深入呢?按照日軍原本的計劃,之所以這麼深入西太平洋就是為了切斷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聯繫,即切斷美國和英國的聯繫,使得美國的兵力和物資無法運往澳大利亞和印度,至少運輸難度要大大增加。這樣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就被日軍分割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戰場,如此日軍就可以各個擊破。但是日軍最大的失誤就是切斷的不夠徹底,日軍沒能將澳大利亞東面的群島予以全部佔領,這裡是太平洋的船隊通往澳大利亞進入印度洋的中轉站,佔領這裡則意味著美國龐大的作戰物資無法進入澳大利亞和印度,印度洋方向將無法發起大規模的反攻,日軍這個突出部的右翼將大大安全,如此便能集中力量應付來自左翼西太平洋上美軍的威脅。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日軍所犯的一個巨大戰略失誤,那就是發起中途島戰役,這個中途島的作用非常有限,充其量是作為東面的一個警戒基地,當然,如果日軍下一步的進攻目標是夏威夷群島,那麼中途島就非常重要了,這裡將成為日軍的前進基地。但是如果日軍不發起中途島戰役,而是轉向西南太平洋上的那些群島,從而徹底切斷同樣印度洋的航線會不會更加具有戰略意義。

盟軍同時在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上發起了強大的反攻,使得日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只能來回奔波應付,兵力上的分散使日軍在哪一方向上也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而盟軍的工業和資源又超過日本太多,隨著時間的延續,日軍在數量上的劣勢越來越大,自然也就失敗的越來越快了。


戰略論


先來看看日軍二戰初期的勢如破竹是什麼樣的吧!


從1931年到1937年,日軍的侵華戰爭斷斷續續,並且基本上屢戰屢勝,主要原因是蔣介石在保存實力,沒有積極地對抗日本。

從1937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段時間,日軍開始了全面侵華,進展也算是順利,侵佔了大片土地,並且以較小的損失有效削弱了國軍的戰鬥力。

在1941年襲擊珍珠港開始,日軍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發動進攻。


進攻珍珠港可謂勢如破竹,因為日軍達成了突然性,準備充分,美軍損失慘重。在東南亞的進攻也是異常順利。日軍在東南亞的對手主要是美軍和英軍。

美軍彼時沒有進行戰爭動員,裝備落後,空軍戰機難敵日軍,單兵甚至在使用一戰時期的武器,加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損失慘重,制海權毫無疑問地落入日軍手中,日軍海陸空全面進攻,美軍沒有海軍支援,陸軍倉促應戰,失敗是必然的,菲律賓失守也在意料之中。對於馬來半島,英軍那時候被歐戰拖累,無暇顧及東亞,遠東艦隊又被日軍消滅,所以也難逃淪陷的厄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軍初期的勢如破竹主要是靠海上力量的優勢實現的。日本人的海軍家底可謂雄厚,其海軍建設始於甲午海戰之前,中間經歷甲午海戰、對馬海戰等戰爭,經驗豐富,士氣高昂!且日本重視海軍力量發展,在二戰初期,日軍航母和戰艦的數量和質量在東亞處於領先優勢,士兵訓練有素,又在使用海軍航空兵方面有獨到之處,所以進展順利。

而美軍的失敗主要在於猝不及防。


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人的工業基礎薄弱,人力物力貧乏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攢了多年的戰艦打一艘少一艘,兵員素質逐漸下降,而美軍卻恰恰想法,驚人的戰爭潛力被動員,坦克飛機大炮軍艦源源不斷,兵員訓練亦有條不紊,美日力量對比隨即發生轉折,這種差距隨後越拉越大,導致日軍最終慘敗。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日本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區區四島之土,就妄圖征服世界,結局是必然的!


不求權威、詳細,只願能成一家之言!


用戶105933878864


日本通過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然後採用蠶食的方法入侵了中國的華北地區,日本當時經濟是亞洲第一位,比當時的國民政府強很多,其次日軍的陸海空三軍不論從人員作戰水平和武器裝備上都比國軍強很多。

日本實力強悍且準備充分,國民政府實力偏弱且倉促應戰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僅僅用時半年就佔領中國東北全境,為進一步侵略中國,日本開始積極的擴充兵力。

此時的日本國內由軍部控制的內閣上臺後製定了全面侵華的計劃,並把國內開啟戰爭狀態。

反觀國民政府:在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和地方派系之間的中原大戰進行正酣,為爭奪權力的各派系軍閥混戰數年。中原大戰蔣介石最終取勝,但國內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蔣介石為剿滅蘇區進行了數年的內戰,搞得國家疲憊不堪,國力的消耗十分的嚴重。

七七事變蓄謀已久,實力不濟國土大面積淪陷

日軍憑藉了制空權的優勢,在陸軍裝甲部隊的掩護下一舉突破二十九軍的防線,北平天津相繼淪陷。由於韓復榘臨陣脫逃導致山東大部分地區淪陷,於此同時在上海登陸的日軍已經相繼佔領上海南京並沿長江向武漢一線集結。

而山西的閻錫山部也是不敵日軍,山西也不幸淪陷。由於花園口的大堤被炸開,河南安徽成為了黃泛區,雖然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但也讓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國內資源緊張導致日軍的後勁不足

武漢戰役結束後,日軍佔領武漢。由於國內資源的匱乏導致日軍的行動開始變得遲緩,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展的敵後游擊戰爭的效果顯著使得日軍不得不增加防守的兵力,使得自己的機動兵力越來越少。

在中國戰場的巨大消耗讓日軍不得不改變原計劃,不再攻打蘇聯而是向物產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進軍。

偷襲珍珠港是二戰的重要事件,日本的突襲戰術只是短期有效

1941年12月日軍突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由於美軍的重點在歐洲這就導致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裡喪失了戰鬥力。

得勝後的日本加快了侵略腳步,在東南亞也是所向披靡,將英軍的海軍擊潰並把英國的陸軍趕回了印度。

此時的日本在軍事上已經是達到了頂峰。

對比美國日本的實力還是相差甚遠,戰爭比的還是國力

日軍的一時成功刺激了美國人,隨後美軍發起了中途島戰役,戰役的勝利的也是起到了穩定整個戰局的巨大作用。

美國參戰後在其強大的國力支撐下,美國的海空軍以及陸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反觀日軍由於國內資源的匱乏導致戰爭所需物質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

隨著戰役的深入,美軍逐步佔據了主動並將日軍壓制回本土。在東南亞戰場上中國遠征軍也是打出了自己的特點,將日軍最終全部驅趕。

而縱觀二戰各國最終取勝的關鍵還是國力,日本就輸在了實力不濟,而美國也贏在了國力的超級強大!


秋雨魯北說歷史


二戰初期,日本在戰場上出盡風頭。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有多強大,只是對手太弱。

在前期他們已做好了充足的戰爭準備,而面對的是軍事實力並不強大的中國。中國在當時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軍事實力與之差距太大,我們的部隊5個人才能擁有一支槍,剩下的都是長矛大刀,這怎麼可能和堅船利炮的日本抗衡?所以在中國戰場他打的是順風順水。

但是日本的狂妄貫穿整個戰爭,讓他們處處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中國雖然侵佔了很多領土,但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快速解決支那問題。但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意志如此強大。

都知道日本是個彈丸小國,資源極度匱乏。在中國以戰養戰,掠奪了很多資源,但同時他們的很多部隊也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脫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多點開花。又把矛頭指向亞洲其他國家,打得英法荷等殖民國也是毫無招架之力。這讓他們狂妄的自信又上升了不少。

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珍珠港。他們想的是挺美,以為美國的主要戰場在歐洲,所以偷襲了珍珠港美國也能隱忍不發,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在日本狂妄至極,風光無限,佔領了整個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很多重要島嶼,甚至差點登陸澳大利亞。

但是美夢沒做多久,形勢就急轉而下。

首先戰線拉的太長,供給很快就跟不上。雖然日本很早完成了工業化進程,但畢竟只是個彈丸小國,規模太小,人口太少。工業總產值不及德國的1/3,人口只有7000萬,跟同盟國沒法相比。

他們到處佔領地盤。兵力分散,很快就捉襟見肘,到最後連十幾歲的孩子都拉上了戰場。

其次,挑釁美國就相當於虎口拔牙。美國的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能全面碾壓日本。戰爭初期,美國是沒有全力投入的。

在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後。美國才全力開動了戰爭機器。你打掉一個太平洋艦隊,就有無數的艦隊冒出來,這個工業實力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日本自不量力,很快被美國打得滿地找牙。借用袁騰飛的話講,美國在業餘時間就把日本給辦了。


日本雖然有攢了幾十年的老底子,但在美國現代化全立體式的攻擊下,很快就被打的找不著北了。

第三。狂妄的日本錯誤地估計了當時的形勢。

戰爭初期,美英蘇的重點確實都在歐洲戰場。主要對付德國,沒騰出手來打日本,這讓日本有點飄了。

他們的技術兵種確實強大,優質的飛行員,比美國的飛行員都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覺得他這點兒家底足夠挑釁同盟國。沒想到美英蘇三國主力齊聚亞洲時,很快他們的優質兵種消耗殆盡,後續根本無法補充。

等到在太平洋讓美國打得暈頭轉向,在內地被中國抗衡的無法脫身,在東北被蘇聯揍得鬼哭狼嚎,在東南亞被英國虐的狗一般時,日本除了哭爹喊孃的投降,還能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