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到菩提寺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寺庙不大,去的时候有几间大殿正在装修,装修废料胡乱的堆在殿外,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装饰材料散发的甲醛味道。正殿有僧人在做功课,准确来说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女尼。偶尔有几个女尼来到殿外聊天,很小声,脸上都挂着笑,她们对我在殿外变换着角度拍照一点也不感冒。那个下午,菩提禅寺里只有我一个游客,我注意到在大殿装修的工人对我投来的异样眼光。

等我离开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走在来时的路上,悄悄瞄了几眼新加坡国际城,那是菩提禅寺几十个大的建筑群,不远处还能看到很多塔吊,还有一块已经场平的空地。我想,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灰尘就会前来跳舞……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图一般,但文字是我喜欢的)荆州菩提禅寺·荆南寺是一个奇怪的搭配体:他是千年古刹,如果地标竞逐古老奖,无疑能入围,但因几次迁址又显得年轻而突兀。他是佛门圣地,却坐落在商家云集,楼盘酒楼包围着的繁华街道,但能默默独守一隅,晨钟暮鼓、香火不绝。

佛说,众生平等。生得如此突兀的菩提寺,或许有他存在的道理——欲海沉浮的世界里,也许比他处更需要一个能安抚信众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它的厚重已经化为无形的香火代代传承。五代时期,公主出家始建赶马台。西起武德路,东至太岳路,不过两、三公里的首辅路是商贩、酒楼云集之地,人流拥堵,绝非清静之处。

记者在寻访中,提起新加坡城楼盘,几乎人尽皆知,而与张居正墓园一墙之隔的的“菩提禅寺”,却难住了不少路人。与荆州的章华寺、铁女寺相比,菩提禅寺的知晓率不太高。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在唐朝,荆州是全国很重要的一个政治中心。唐朝先在这里设立荆南节度使。政治地位的重要,也带来了宗教文化的繁盛。当时的寺庙、道观颇为兴盛,兴建了菩提寺、庄严寺、龙光寺、铁女寺、金枝寺和开元观、玄妙观、大崇福观等建筑。

菩提寺曾是沙市仅有的两座女尼静修之所。是五代南平王高季兴五女出家各陪五寺之一,建于唐代沙市段堤赶马台附近(今解放路天桥附近),初名段堤寺。

寺院肇建于李唐,鼎盛于北宋,历代高僧辈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曾与章华寺、天王寺、灵祇寺并称为荆州四大丛林。

乾隆江陵县志:“菩提寺在城东五里,荆寺虽广,而此刹较为静僻,其人傲视多有息矣。”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菩提禅寺碑记:“菩提禅寺荆南古刹为李唐穆宗朝宰相段文昌所建,太和四年,段曾出任荆南节度使,故斯寺建于公元830—832年,历经1100年,相传后唐南王高季兴令其五女俱出家,各止一寺,以其公主之入住,遂成荆南丛林圣地。”

2003年,发现历史碎片。因为采访一起轰动全国的袭警案,2003年,我才知晓菩提寺。疑犯在除夕夜袭警后,躲进寺庙的塔林,在度过极寒的一夜后被抓获。那时的菩提寺,搬迁至首辅路仅11年时间。那时的张居正街,寺庙门口一段土路,夹杂着2个副食品商店,偶尔有自行车踏脚声和挑担子的吆喝声,极为静谧安宁。那年的张居正墓园还没有修葺,菩提禅寺还隆起在时令菜蔬的碧青与粪臭中,丝毫“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的景象。

荆州菩提禅寺,与章华寺相比,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走在菩提寺里,我们依然听到东边的震天的鞭炮,西边刺耳的汽笛,但是,为什么会感到它的清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