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暈眩,這些知識不可不知丨臨床必備

暈眩與眩暈,傻傻分不清楚?本文就暈眩相關知識進行介紹。

要點

●儘管明確區分眩暈和非特異性暈眩或頭暈目眩在確定診斷方面是有用的,但許多患者不能準確地描述他們自身的感覺。

●患者的描述對於確定暈眩的病因至關重要,體格檢查一般可以證實,但不能做出診斷。

●頭暈目眩症狀通常更兇險,更接近於暈厥或暈厥前兆。

●第一次接觸患者時,確保患者沒有如下所述顯著的威脅生命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1.缺血性心臟病,如急性冠脈綜合徵。

2.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

4.卒中/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BI)。

5.多種來源的低血容量,如消化道出血。

6.婦科問題,如異位妊娠/陰道出血。

7.低血糖。

●對老年人的評估更為複雜,因為諸如視力障礙和步態不穩等慢性病可以用暈眩來解釋。

暈眩的類型

●眩暈:一種運動的錯覺,通常是旋轉的,但也可能是搖擺、晃動或直線運動的感覺,伴有不同程度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表明前庭功能障礙,不管是周圍性的還是中樞性的。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用生動的術語來描述眩暈。

●暈厥前兆:一種即將要發生暈厥的感覺。在發作時,患者通常感到眼前發黑。可出現噁心、嘔吐、乏力、呼吸困難和焦慮。通常很短暫。

●非特異性暈眩:上述描述之外的模糊的暈眩。

暈眩的原因及診斷

眩暈往往指向耳源性或腦幹問題,而非特異性暈眩有許多其他的原因。

有关晕眩,这些知识不可不知丨临床必备
有关晕眩,这些知识不可不知丨临床必备
有关晕眩,这些知识不可不知丨临床必备有关晕眩,这些知识不可不知丨临床必备

處理

●具有顯著暈眩和不穩定的患者應安置在中級護理區。

●應記錄患者的ABC(氣道、呼吸、循環)等方面情況。

●應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

●應給予患者心臟監測。

●應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徵,一旦發現異常,應將患者轉移至重症監護區。

●應測量體位參數。直立性低血壓的定義:站立時收縮壓降低>20mmHg,站立時脈率增加>20次/分,可表明有顯著的容量減少。此與體位性症狀相結合更有意義。這也可能是高達30%的老年患者暈眩的原因。多種藥物服用史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和抗抑鬱藥物。

檢查

●應測量毛細血管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必須檢查)。

●下列患者行心電圖檢查

1.危險因素

(1)年齡>40歲。

(2)冠狀動脈疾病史。

(3)糖尿病病史。

(4)高血壓病史。

(5)血脂異常病史。

(6)吸菸。

2.生命體徵不穩定。

●應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1.存在貧血。

2.存在低血容量:失血或脫水。

3.心血管系統:心律失常、心臟雜音,如主動脈瓣狹窄。

4.神經系統:眼球震顫、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小腦體徵。

5.腹部:膿毒症或出血。如果有直立性低血壓,進行直腸檢查。

●除上述情況外,醫師應使用圖1-3所示的診斷流程圖來評估暈眩的原因。

● 每一位有暈眩症狀的老年患者都應考慮心臟性暈厥。

● 老年人中樞性前庭性眩暈的發病率較高。

● 測量體位性生命體徵。如果存在直立性低血壓,進行直腸檢查以排除消化道

出血。

● 所有非眩暈性暈眩患者,應進行毛細血管血糖水平測定和 ECG 檢查。

有关晕眩,这些知识不可不知丨临床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