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喜歡的臺灣歌星和歌曲(二)

最近,出道46年的“歌壇常青樹”費玉清也正式封麥退隱了,惹得我一陣惆悵。

喜歡“小哥”西裝革履清俊斯文的樣子,喜歡他細細的聲線,很輕很柔,純淨的歌喉,如玉如清流,正像他的名字。不過,2010年我在臺灣旅遊時,大巴車上播放費玉清主持的節目,卻完全顛覆了他文質彬彬的一貫形象,講起葷段子黃色笑話來,一點兒都不含糊。我瞬間疑惑:真的是那個唱著“雪花飄飄,北風蕭蕭……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的謙謙君子嗎?難怪有人說,他是費玉清,也是費玉汙。不過,“小哥”有次談論人生,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人生就像花園,慢慢逛吧!”我瞬間就被這個文藝金句驚豔到了。

讀大三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兩集音樂專題片《潮——來自臺灣的歌聲》。正是從這個片子,我看到了聽到了——清冷的黃鶯鶯;憂鬱的王傑;滄桑的姜育恆;青澀的小虎隊;陽光的張雨生……亂花迷眼的歌壇新人,五光十色的曲調曲風,使得被浩瀚的東海、南海、蔚藍的太平洋和臺灣海峽環繞的這座寶島,成為流行音樂奼紫嫣紅的百花園。

那個專題片裡,每首歌都堪稱經典,而《我的未來不是夢》則是經典中的經典。

有誰不喜歡燦爛陽光的大男孩張雨生呢?碩大的黑框眼鏡後面閃動著明亮的雙眸,流露出的是善良、是熱情和真誠。張雨生的嗓音乾淨清澈,不帶一絲雜質,有種穿雲裂帛的穿透力,他又高又亮的水晶歌喉,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高音,輕易就能攀上音域的珠穆朗瑪。真的,他的歌聲能直上雲霄,天上的流雲都會為之停止飄動。

多年之後偶爾還聽他的歌,喜悅卻變成了濃濃的悲傷: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多麼希望回到1997年10月21日的凌晨,我要想盡辦法告訴雨生——不要疲勞駕車!不要超速行駛!

1991年,我在首體看過趙傳的演唱會。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件事:在某個高音區,趙傳的嗓子唱劈了;由於情緒太過於亢奮,他一度扛起戳在地上的長長的立式麥克風,在舞臺上跑來跑去;演唱會結束後,面對著場館外茫茫的自行車海洋,我幾乎找不到自己的座駕。不過,很醜很溫柔的趙傳,把《我是一隻小小鳥》演繹得太好了,非常有激情,非常正能量。

後來,漸漸步入中年的我越來越少聽流行歌曲了。

似水流年。我的青春歲月,是一段與歌曲結伴同行的歲月,有紛紛飄墜的音符縈繞著的閃亮的日子。那是多麼美好的年華啊,有一顆純潔而透明的心,眼中有憧憬,胸中有熱情,心裡有夢想,渾身有力量,血管裡澎湃著奔騰的熱血。

年輕的歲月,歲月如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